刘进科 谭瑞苗
摘 要:中职学校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影响也很大。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限制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如何适应职业教育以“提升职业技能,服务就业、创业,做新时代的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成为职业学校每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努力探究的课题,下面本人就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0 引言
中職的语文教学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既是基础课,又是工具课,但是,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工具性的作用,导致有的学生毕业后会议通知、申请书格式都不会,应聘的时候自我介绍都文不通语不顺。基于此,我们要重视培养中职生一般的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要着重把语文教学和专业紧密结合,注重时效性,加强听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书写能力的培养。
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正确舆论导向,语文学科不受重视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学生的傍身之能、一技之长,“学专业”就是“学做事”。而文化基础知识,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处世之策,“学文化”就是“学做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许多学校出现这样的现象: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会若有若无地表现出让学生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公共课的倾向性,给学生以错误的引导。二中职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办学特色,树立学校品牌与口碑时会更加重视专业学科建设,这在无形中强化了“重专业轻文化”的观念。
1.2 学校生源质量偏低,使语文课教学处于尴尬境地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在“上不了高中,就业年龄又小”、“混大岁数”、“学点技术好就业”的情况下选择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机不纯,致使他们一步步丧失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他们对语文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彻底失去了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另外,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低,学校为招生迁就学生基础而降低了要求。也降低了对语文课成绩的要求。有的职业学校严重压缩文化基础课程,为专业技能课让课时,相对专业课程而言,语文课教学情景很是尴尬。
2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优化措施
2.1 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
落后的教育理念使得中职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教育,而忽视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这一现象的存在,从而导致语文教学陷入了一个误区。这就要求中职教育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的领导要革新教学理念,把过去只注重技能的培养人才目标向培养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这一方向转变,把基础文化课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同抓并举。要让中职学校的学生明白将来的社会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对技能学习的一个有力补充,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就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人生的大赢家。总之,教育相关部门、中职学校、教师、学生等须加强对语文学科的重视。
2.2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学会更好的与他人相处。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到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如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富有同情心、能够自律,礼貌待人、独立自主,大到让学生拥有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很好地实现。为了让中职学生更容易接受语文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措施来激发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可以将课本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主旨结合生活实际案例进行类比,让学生将自己完全带入到角色当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从而产生对生活的感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虽然中职学校较其他普通中学来说,没有繁重的学业压力、不用面对高考带来的烦恼,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教师才能有更加广泛和自由的发挥空间,教师不用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给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去创设出更多丰富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自主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同时也能练习自己的专业技能,体验社会实践等。
2.3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
根据课程特点,改变单纯使用讲授法和问答法等,综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等,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学习曹禺的《雷雨》和《烛之武退秦师》,可以通过学生编演课本剧来加深对文章思想的理解。讲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请学生课下搜集苏轼及其他豪放派词人的词,进行朗诵比赛,深入体会豪放派词的特点。鲁迅的《药》中讲到夏瑜这个人物形象时,可以请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写一写夏瑜的故事,不仅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和思想,也进行了一次小练笔,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3 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课程中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好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技术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从遵循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把语文教学和不同的专业课有机整合,提高语文的时效性,使语文成为中职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为学生“上岗有优势,转岗有可能,晋升有能力,学习有基础”打下夯实的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孙敬东.浅谈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08):125.
[2]耿国福.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3):74.
[3]倪文锦,于黔勋.基础模块(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刘进科(1979-),男,山东诸城人,本科,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