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
【摘 要】 有人直言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教授的内容和教法与中学基本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备受学生冷落,学校开课的热情也不高。面对这样悲惨的现状,《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为中心两个观点对比中,探讨其新的教学方法与措施,以确定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以生为本,这条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情况其实可以从教学用书上看出,正在使用的课本中,一大半都是中外优秀古典文学,再看教师的配合讲解,也基本上都绕不开文学鉴赏。但是大学是主要培养学生实际技术能力的教学场所,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点结合学生的需求,在学习文学课的进程中通过学生对课文角色的整体理解,要求学生按照文中人物的思想来进行拓展对话,做到在实践的过程中,观世间百态。在此过程中完成从思想的理解到身体的体会,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阶层人民的思想状态。教师还可在教学计划中抽出几节课时,把从备课到讲课再到课堂总结,完全交给学生去准备,真正地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从全方位的角度锻炼其思维能力及行动能力。《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趣、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等多项任务。她既可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也可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和延续民族文化的桥梁。可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却不乐观,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探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大学语文》现有的状态
有人直言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教授的内容和教法与中学基本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备受学生冷落,学校开课的热情也不高。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小张就表示,他大一时上的大学语文课就是老师满堂灌。上课面无表情,语调平淡,课堂死气沉沉,后来上课的人越来越少。老师无可奈何只有用考勤栓柱学生,可第一节课点名第二节课学生溜之大吉,第二节课点名第一节课学生迟到,即使去上课要么就是不带书看着黑板发呆、要么就是玩手机、睡懒觉。老师教的苦闷,学生学的辛苦,往往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表示,上大学语文有很多收获,如增强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和修养等,由此现状只能说明大学语文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通常都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方法进行,不管学生听与否,老师都“津津有味”地“陶醉着”。教师往往注重通过语言的讲述和行为的灌输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倾向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被习惯性地忽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死板,教师搞“一言堂”,学生的学习地位得不到充分地体现和尊重,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也往往不敢表达。
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1.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怎样把教学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应常常思考为什么歌词容易记住?诗词却较难记住?教师要关注的不是这节课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要从大学生理想人格建立、人文精神养成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出发。成功的一堂课教师应在课前思考:1. 为什么教? 2. 教什么內容?3. 怎样教?4. 教到什么程度?5. 掌握哪些技能?6. 怎样来考核?7. 学生提交什么成果。8. 准备哪些教具?9. 准备哪些问题?学生应思考:1. 为什么学?2. 学习什么内容?3. 怎样学?4. 老师能提供什么参考资料?5. 自己应准备什么资料?6. 提交什么成果?7. 怎样考核?8. 达到怎样的目标?9. 自己的短板在哪里?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课堂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导演是教师。教师要想把一堂课上好,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所以,在上课之前应提前给学生分配好任务,教师备课时设计好教学环节。并选择可操作有意义的检测方法,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例如学习课文时,女生往往会对儿女情长或母性类的课文有着深刻的体会,而这种题材的课文刚好是男生的短板,这时组内就可以通过仔细沟通来建立男生思维与课文之间的理解。相反,在遇到英雄主义的题材时,女生很少能对家国大业有深层次的理解,这时就需要组内男生成为小组行动的主力。
并且,大学生在课堂中都是以学号为行动指令的,这就意味着课堂互动存在着变相的强制性,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自主解答问题,那些腼腆的学生可能就一学年都得不到锻炼。但在小组活动按参与程度打分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层面去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短板。
2. 建立严格科学的考核机制
严格科学的考核机制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每学期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老师在根据计划的考核标准在第一次课时建立学生档案、机构打分表、打分表展示,然后根据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团队合作具体打分,老师清楚详细地记录下来,用来对学生的考评,以能力测试为主,以对知识掌握的测试为辅,并提高平时考核和作业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占比。毕竟学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学习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自己一生的成功,都是极其重要的。?
3. 分层教学,追求个性发展
母语教育并不能单靠一门课程来强化,未来应创新母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许多专家已经看到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一些院校也决意革大学语文之“命”,力图从根本上扭转大学语文教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大学人文素养培养的不力现状。在教学中我发现有学生对文学赏析有灵感、有的学生对古文颇有研究、有的喜欢品味诗歌的韵味、还有的对写作感兴趣。试想下如果新生入校以来就按系部或者专业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来选课,在配备对应的老师,第一次课前老师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的愿望,个人兴趣爱好与特长,教师采用大部分学生的意见,做好教学设计。平时教学中,要利用课前课间课后时间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4. 保持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很多,为了达到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教师们通常会采用以学生为主角的讨论法、朗读法、演讲法、角色扮演等。如“角色扮演”活动,我在上鲁迅《示众》一文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主要内容与情节,提前了解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扮演秃头、胖小孩、工人、学生、白背心等人物,然后围成一个圈,尽力还原作品现场的模样让他们你看我,我看你,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看客的无聊,从而受到震撼,从震撼中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以此约束自己。这样既增加了课堂的活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趣。
5. 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
“以教人者教己。为教而学。”抓住现在大学生、教师人手一部手机的有利条件,开发大学语文网络教学系统,建立网上教室、利用QQ群、微信平台,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能随时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传递给学生感兴趣、课内课外更多更新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教室里在线交流、答疑,及时了解学生的要求,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学生可以在网上提交作业,教师在网上批阅作业,避免纸张的浪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把握的两个“度”
1. 多媒體教学的“度”
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度”的把握:一味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视力疲劳、走马观花、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中心。
2. 讲与学之间的“度”
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教师讲与学生活动之间的互动。由于学生基础与性格的不同,导致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要恰当把握好课堂教师精讲与学生活动的“度”。尤其在刚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激发兴趣,以弥补互动带来的教学内容深度上的不足,关注并满足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对深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施常州.大学语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4(8):38-39.
[2] 刘文菊.关于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48-49.
[3] 张玉寒.网络信息时代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15(9):109-111.
[4] 叶红生.网络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