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万兆彬 徐荣民
摘要:现阶段民族地区乡村发展面临村寨空心化、文化空壳化等问题,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复兴提供了新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探讨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本、生态资本及人力资本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参考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资本;生态资本;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164-03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赖以保护与传承的文化空间,承载其中的民族文化既是乡土文化的基本单元,也是凝聚乡村成员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在城镇化浪潮中,乡村的自适应能力和自生存能力逐渐弱化,出现村寨空心化、文化空壳化等现象,可以说民族群众的精神家园因乡村没落受到严重威胁和挑战。正当乡村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时,十九大报告既表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心,同时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1],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包括经济发展、文化复兴、社会重构、生态建设、空间优化等内容。其中经济发展主要是指立足乡村特色文化与生态资源,以“产业兴旺”提高乡村内生发展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民族群众的综合收入;文化复兴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表征,也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以文化重构的方式既可以整
合乡村各类资源,又可以凝聚乡村力量,同时还可以提高村民的乡村自觉意识;社会重构是
“治理有效”的重要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把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实现民族群众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增加村寨社会资本积累,增强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集体行动能力;乡村是中国的生态腹地与生态屏障,在充分挖掘生态价值的同时,更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把乡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养身福地。
综上,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是把乡村建设成留住乡人的活化家园、人地和谐的生态家园、产业发展的富裕家园、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式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利用各类政策条件,积极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的乡村复兴之路显得尤为紧迫。基于此,提出了民族地區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本、
生态资本与人力资本之路。
1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文化资本之路
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乡村经济的比较优势,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开发
与转化,即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不仅可以解决民族群众的基本生计,而且还可以提
高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无比热爱,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实践,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征[2]。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因此,在民族文化资源(如民族饮食、民族建筑、民族医药、民族习俗等)中政府或企业搭建一系列的参与平台,并设计一套健全的利益分享机制,村民以就业、创业、入股等方式从中获益,把民族群众的文化利益统筹到整个文化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中,把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自身的基本生计结合起来,就可以把民族文化融入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并成为其生活“核心”和“活态”的文化要素,从而留住村民在乡村中继
续生产生活。乡村振兴,既包括经济振兴,更包括文化振兴,只有留住了人,才能留住民族
文化的根和魂,因为这些乡民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符号,以文化生计的形式留住村民继续在村寨内生产生活,原有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原有的文化空间得以重构,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村民依托文化资本获得文化生计的基本途径如下:
其一,凭借文化资本入股获得文化生计。民族文化资源因其价值属性的多样性难以明晰产权,而且具有公共资源的特性,但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可以采用政府、公司、集体、村民合作的方式,将整个村寨或乡村中的文化资源打包入股,如林地、土地、村寨建筑、民风习俗等方面,估算出文化资本在整个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将村民变成股民,年底按照相应的股份分红,这样村民就可以凭借自身的文化资源获得相应的文化收入采用股份制的优点是通过文化资源入股不仅可以解决村民的基本生计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村民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例如西江苗寨、龙脊平安寨都采取了该种方式。其二,依托文化产业就业获得文化生计。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主要有民族旅游、民族演艺、民族工艺、民族医药等,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可以吸纳大量具有文化技能或文化专长的文化匠人就业,村民有了稳定的工作,就有相对固定的收入来源,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生计问题,因文化获得更好的生计在无形中生成了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在市场机制运作下,村民为保持现有的就业状态或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就会不断强化自己的文化技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客观上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其三,通过产业关联效应获得文化生计。由于个体能力、位置条件、客观机遇的差异,并非所有民族成员都能直接参与到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中,但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外溢效应获得相应的文化生计。民族文化产业作为新型产业,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与带动能力,即通过产业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村民参与到相关产业发展链条中,使其成为整个大产业链运行的某一细小环节,从而获得经济收入解决生计问题。
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生态资本之路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乡村是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的载体,是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空间场域,既是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建设的内核所在,失去了文化特色的乡村,也就失去了民族性,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化将不复存在。生态环境是乡村发展与文化生存的土壤。一方面各种环境构成乡村外围整体,乡村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环境是一定时期各种文化活动产生的本源,文化与环境构成复杂的依附关系[3]。可以说生态环境是文化变迁的外在因子,因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民族文化变异甚至消亡,所谓的乡土文化将失去原本的价值和意义。环境人类学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是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正如《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提供给他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的“改造”作用相对较小,因此也保育了相对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随着社会发展“城市病”(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的恶化,更多的都市人愿意到乡村生活,客观上有助于乡村生态价值向生态资本转化。为此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养生旅游与生态田园旅游彰显生态资源的独特价值。
其一,发展生态养生旅游。城市中老年群体退休后向往生态、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按照恩格尔定律,老年人物质财富相对丰裕,在食物支出方面投入较少,而在健康养生方面投入较大,其目的在于追求“长寿”,可以说国内老年群体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人群。因此,民族地区在乡村振兴路径选择时要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突出乡村的养老养生功能,为老年群体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养老空间。而民族地区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一系列条件:一是从文化资源视角看,众多的民族村寨 “人走楼空”,村寨面貌日益式微,在原有村寨基础上稍加改善就可以投入使用,例如贵州镇远古镇、湖北利川兰田利用村寨发展民宿旅游;二是从生态视角看,西南民族地区拥有自然美、生态美、田园美等优势条件,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对老年群体有较大的吸引力;三是自成一体的民族医药体系。例如贵州是我国传统四大药材主产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医药资源,其他诸如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都有本民族自成体系的传统医疗体系,这些丰富的医药资源有利于开展“下乡养老”服务。其二,发展生态田园旅游。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生态符号,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庄,这种新型农庄不再是单一的农业或休闲业,而是一个复合型的生态产业园,即特色生态农业、特色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业融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农业具有一般农产品的价值功能,更具有旅游服务功能。这样的综合体具有多个经济增长点,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基本经济增长点,而农业园形成的生态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吸引物,这又是其经济增长点;同时游客来到农庄休闲度假产生的其他消费行为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生态田园旅游与特色农庄的结合产生了经济叠加效应,把旅游、农业与生态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多重利用。总之,西南民族地区气候优势、生态优势与文化优势明显,依托这些优势打造出一批特色生态农庄大有可为,把养殖、种植、观光、度假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
3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之路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能力,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4]。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对中国农村教育问题进行长达37年的深入研究,指出中国长期处在“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问题在于农村受过高中以上教育占比太低——约占37%走进高中校园。可以说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脱贫的重要选择,乡村学校是乡村活力的外在表征,乡村既需要学校方便学生上学,更需要教育机构培育新型农民。现阶段的乡村振兴更需要培养大批爱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使其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打赢脱贫攻坚战,振兴传统乡村,发展教育才是治本之策。反观现实,乡村教育资源缺乏与乡村经济发展落后陷入相互交织的因果循环中。教育资本积累不足致使乡村缺乏人才支撑导致乡村经济发展落后;而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各类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乡村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支撑不足。因此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供城乡均等化的基础教育服务,同时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增加乡村各类人力资本积累。
首先,提供城乡均等的教育服务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现阶段,民族地区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均等,撤校并点现象严重,部分适龄儿童被迫辍学。朱启臻认为,撤点的初衷在于乡村儿童数量减少,较少的村落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儿童,难以撑起一座像样的学校,为了让乡村儿童接受更好的优质教育,只能让他们离开乡村到镇里或中心村就读。乡村衰败成为撤点并校的理由,而撤点并校进一步成为乡村衰败的原因。撤点并校的直接后果加重农户孩子获得教育机会的成本(即使国家已经免除义务教育学费),包括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成本、摩托车油费成本、租房成本、随父母外出学费成本等等,而无法支付这些费用的家庭必然导致适龄儿童被迫辍学,这些儿童成人后将重复父辈的生活轨迹,继续陷入代际恶性贫困循环中。因此,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就是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应当为农村适龄儿童提供城乡均等的基础教育服务,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送教进村,送学上门,保障偏远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从根本上阻断乡村发展中的教育代际贫困。
其次,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在于留住农民在乡村生产生活。民族地区的乡村是各类资源的聚宝盆,如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气候资源等,这些资源是支撑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但由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乡民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能力有限,不能把“自然”资源纳入维持自身发展的生产体系中。一方面农民对现代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和技术掌握较少,无法转化相应的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从乡民主体视角看,乡村发展落后的根源在于乡民对乡村资源的利用能力不足,以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另一方面农业技术培训流于形式无法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笔者调研发现,虽然民族地区的乡镇设有农技站,但限于人少无法为村民提供相应的农技服务,更无法覆盖所有的乡村,更让人担忧的是大部分农技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农民真正需要的农技服务不匹配,无法通过培训途径提升农民对乡村资源的利用能力。为此,现阶段的精准扶贫主体尤其是第一书记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乡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加乡村人力资本积累,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农民对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真正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生产技术体系的新型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城乡共生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可以说乡村与城市是共生互补的。乡村为城市提供资源支撑,而城市则为乡村提供市场空间;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摇篮。反观现实,在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浪潮中,乡村式微已成为既定事实,民族地区的乡村(村落)空心化、文化空壳化更为明显;同时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关乎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生态安全、社会稳定,可以说振兴民族地区的传统乡村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如各类资源优势(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气候资本等)、政策优势(如脱贫攻坚政策、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特色村寨保护政策等);同时也要认清在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社会资本等方面存在积累不足的问题。只有将自身的文化资本、生态资本与外来资本进行优化重组,才能实现不同资本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
[2] 陈曙光,杨杰.论文化自信[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6(3).
[3] 李忠斌,李军,文晓国.固本扩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探討[J].民族研究,2016(1).
[4] 王文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思想举要(1969-2010[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