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2019-10-21 15:57钱建仁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高中生培养

钱建仁

摘 要: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就需“问”。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进行探究性学习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生;培养;提问能力

引言

目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的现状是,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更有甚者,一堂课教师提问过多,学生疲于应付,形成“满堂问”的误区。课堂提问演变成一种教学手段,而非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变成应试教育回答问题的“机器”,而应该教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学会提问,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究性学习中,从而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一、了解目前农村中学语文课堂现状

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对课堂提问存在认识偏差,理解不深,也不够重视,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提问偏而难,教师提问更多地是依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有教师在讲解《蜀道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有何不同?他们二人的创作风格各是什么?请分析。果不其然,问题提出后,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还有一些教师只关注教学进度,急于获得问题的答案,不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经常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简单的问题学生能够回答,而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当学生难以回答时,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多数时是自问自答,而不是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答题的角度或切入点。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也正是目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师生需要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课堂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很少关注学生有何疑惑?学生真的没有问题吗?当然不是。这种现象源于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大多数教师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事先拟定好的,上课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偶尔发出的“不同之声”,教师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置若罔闻。有些教师甚至怕学生提问题,一方面迫于教学任务紧,怕学生提问题会耽误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担心学生的问题自己难以回答,会有损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这些都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会再提问了。

基于以上种种,我个人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学生是课堂主体,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就一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及时地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同时问题也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和核心。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进行探究性学习。第三,要明白学生提问的必要性。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三、探求让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

首先.树立信心,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主要是怕老师或同学们笑话。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励学生“放胆”,勇敢地提问。首先,教师要用平等、宽容和友善的心态对待学生。平时我们要深入学生,具体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真正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乐意与你分享他们的疑问和奇思妙想,视你为朋友。其次,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下思想包袱,让学生意识到在语文课堂上不论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老师都不会责怪你,批评你。一旦学生放下心理压力,就能够容易进入教师预设的情境,积极思考,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最后,尊重并照顾到每位学生。高中生有很强的自尊心。在课堂上,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其次.学会质疑,让学生学会提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会提问之前必须学会质疑。只有有“疑”才会“问”。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质疑呢?质疑的核心就是怀疑精神。学生只有具备了怀疑精神,才能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从而产生认知困惑及认知欲望,强烈的欲望会促使学生向老师或同学提出疑问。然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使得学生盲目地相信老师,认为老师所讲的都是对的。我们必须要帮助学生打破这一固有思维。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形象,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王熙鳳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结果刚下课,有位学生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觉得王熙凤也是一个可怜人。我问她为什么这样认为?她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二天上课我把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了出来,并且充分肯定了这位同学勤于思考的行为。就此机会,我告诉我的学生: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三.培养习惯,让学生坚持提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教师必须要能沉住气,积极营造氛围,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记得有一次去铜陵一中听课——“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尤立增),那节课上尤老师就强调我们教师的课堂必须以“学情”为基础,要了解哪些内容学生不能理解?要详讲;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可以略讲或不讲。为此,他设计了一张表格:

表格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质疑问难。学生可以就文本提出任何问题。如果我们每篇课文都能坚持这样做,相信经过三年的努力,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就养成了。

最后.评价公正,让学生善待提问

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随时公开公正,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做出回答。当学生做出回答后,教师要及时地作出评价,既要肯定提问题的学生,又要表扬积极回答的学生;对于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提示或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进而做出回答。此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充分的讨论中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当然,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但我坚信,只要师生转变观念,积极探求改变的方法,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提问的能力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澜、朱冰:《一问一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

[2]康瑛:《教师发问艺术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高中生培养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