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2019-10-21 15:06王贺龙
科学大众 2019年11期
关键词:师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王贺龙

摘   要:文章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并对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师资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办学基础薄弱、思想观念保守等原因,导致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无法达到当前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1    校企合作背景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作为学校主体、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的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所以,除了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精深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等教师基本素质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1  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知工艺、懂管理的技能型人才,重视职业技能技术的应用和提高,这就要求任课的高职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必须了解相关专业所涉及的企业的生产管理情况,掌握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工艺标准以及各生产设备的操作技巧及规程,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时刻保持技术、技能的更新,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的基层进修学习,让教师对企业的了解保持先进性,这样才可以保证在课堂上准确地传授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

1.2  快速适应教学任务的调整

当今社会,企业技术日新月异、快速更新,为跟上企业技术更新的步伐,高职教师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学任务,培养技能型人才,以适应企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此外,这有可能导致某些长期教授的课程被削减或撤销,教师要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尽快从旧专业的教学中转移到相近或新开设专业的教学中去。年轻教师更容易适应,老教师适应起来则需要克服一些困难。

1.3  快速将企业岗位需求融入课程

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时刻关注企业动态,尤其是技术动态,熟练掌握职业课程开发技巧,当出现新技术、新信息的时候,要快速敏锐地将其完美地融入课程当中,通过问卷、企业调研等多途径多手段,分析工作岗位能力,得出其对知识、能力甚至职业素养的要求。并且能够针对上述能力修改教材及讲义,甚至编写新的教材,从而使课程教学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1.4  较强协调能力和推广技术能力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平台。开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需要高职教师主动、频繁地同企业保持长期的、紧密的联系。高职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处理校企合作相关事宜的能力,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从企业获取对课程开发、专业发展有用的资源,推进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取得企业高层的信任,获得企业骨干的技术支持等。此外,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肩负技术服务社会的责任,致力于多学技术并应用于解决企业技术难关,致力于将所研究的技术成果如新技术、新方法、专利等及时、有效地推广,有效地为企业提高生产率。所以,毫无疑问,高职教师需具备较高的技术推广和市场营销能力。

1.5  指导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一直未得到彻底的解决,2019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高达830万,如此规模的就业大军,使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高职教师在传授技能的同时还要担任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指导老师,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开发学生潜在的就业能力。

2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产业转型升级等,对学校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面临挑战的便是起着根本作用的师资队伍。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面临以下一些问题。

2.1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各高职院校纷纷扩招,学生数量持续增加,教师数量也在增加,速度却有所不及,师资结构也不合理。为适应企业需求,许多高职开设新专业,招聘新教师,但新教师多数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的技能型人才,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不能统一,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职称也无法形成合理比例。比如某学校某专业开设以来,由于年轻教师较多,专业教师没有高级职称,即使做了很多工作却仍然无法参评优秀教学团队。

2.2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高職教师教学水平强弱不均。近几年,很多学校都引进硕士生作为专业教师,学历层次提高,但是这些高学历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这些教师多数刚走出校门,未经历过企业生产实践过程的锻炼,所以现场经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此外,教师多数接受的是学术型教育,对高职教育了解甚少,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容就显得更为陌生,教育教学能力普遍较低。

2.3  企业兼职教师素质不高、数量不足

兼职教师的聘用对高职院校不是新鲜事,但多数高职聘用的是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课兼职教师,尤其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少之又少。原因如下:高职院校外聘兼职教师制度不健全,兼职教师待遇、鼓励机制、奖惩政策几乎为零,多数外聘教师担任临时工角色;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不愿意将其优秀的技术人员派往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这样不仅影响企业生产,还承担着优秀人才流失的风险;兼职教师自我要求不高,只懂技术、不懂教育,尤其不懂职业教育,有些兼职教师技术优秀,但表达不清,并不具备科学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能力。

3    结语

师资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强大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成功教学的标配,文章对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对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承小贤.校企合作视阈下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265-267.

[2]赵军.协同创新视角下的优质高职院校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61-263.

猜你喜欢
师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美国加强数据共享促进师资培育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