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传统文化的解读

2019-10-21 18:28张佳惠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新课标传统文化

张佳惠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育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结合起来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育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语文教学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学的现象,因此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旨在高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

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根和魂

传统文化推进了语文教育的进程。本次2017版新课标的修改依据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十九大核心精神,重在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培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在高中阶段,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南怀瑾先生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忘了,这样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不翻身。”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先人的智慧和才华,在潜移默化种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然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学生优秀的品质。中华大地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各种学术思想纷纷流传,学生不断的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最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陶冶情操。中国人自古以来擅长吟诗作赋,撫琴对唱,学生在感受古人洒脱和自由心境中,感悟他们在这种优雅的意境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作品,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缓解高中阶段紧张学习状态的压力。

(二)语文教育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文教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正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一代代传承。语文教育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有的优势。语文教育能够让学生直观的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甚至很多古文的原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比如《诗经》《楚辞》《论语》《孟子》等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通过语文教育这个载体得以传播,使得学生真正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容易进行创新。这就将教育的继承和创新两大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整个文化的繁荣。

二、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概况的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而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也在逐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高中语文教育主要还是为了达成知识目标,因此在形式上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其次,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生没有业余时间静下心来去阅读传统名篇,对教材中的选篇的把握只是停留在教师讲授以及参考课外辅导书的层面上。最后,教材编写“碎片化”,以人教版为例,高中语文教材课文编写杂乱并且传统名篇数量不多,传统的语文教材是有专门的文言文单元,将一些传统名篇堆积成一个单元。

(二)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要求

1.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视

2017版新课标发布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增加,背诵篇目甚至增加到72篇。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强调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增强文化自信,以“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及“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个学习任务群。

2.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

新课标提出:“教材编写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明确的具体要求,为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在选材和选篇上明确了方向和要求。

三、将传统文化贯彻到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传统文化贯彻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实施策略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将传统文化贯彻到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中,首先要符合新课标中对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第一手资料,在编写的过程中,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引领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把握更加深刻。

我们注意到新课标在教材编写上主要有三大改变,一是分量增加了,“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二是内容全面了,在课内外读物部分,既保留了原有的《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等经典名篇。三是要求更高了,设置了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引领学生去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第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应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新课标针对传统文化设置了两个任务群,分别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及“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均为36课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具有时代意义的专题,有充足的时间对专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第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应将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在互联网时代的大环境下,可选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应局限在文字和语言上,而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来授课,带学生更直观具体的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余军奇.基于媒介教育视角下的语文新课标解读[D].深圳市:语文高级教师,2018.

[2]陈玉华.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D].湖北省:襄阳三中,2018.

[3]王秀枝.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初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4]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徐新伟.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第四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6]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新课标传统文化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