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9-10-21 15:12姚祯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问题和对策初中班主任新课程改革

姚祯媛

摘 要:班主任工作质量关系到学生与学校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情况,还要关注班级内部的学生关系及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个人心理变化等,这些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这样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这种成长包含了成绩的增长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问题和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各个领域需要大量的人才推动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教育领域需要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问题。基础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工作责任重大,不仅承担了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管理和引导,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进行培养和塑造,班主任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日常沟通氛围,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新课改环境下对班主任的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也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所以,有必要深入分析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从而更好地推动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1]

一、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的关键作用

1.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初中班主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需要班主任进行良好的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最终实现个性化发展。在初中阶段,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在积极的引导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并通过主观意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班主任也需要帮助学生,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理性对待自己。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素质修养和学习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并最终得到提高。[2]

2.在班风形成中有重要的组织作用

班主任应首先观察全体学生,提拔有管理能力的学生,选拔他们为班级学生干部,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协助班主任管理工作。当然,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参考老师和学生的意见,最后进行总结。对具有一定服务精神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应将其作为选拔班干部的标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必须培养班干部管理班级。班会由学生和班干部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由班干部直接管理,班主任辅助,促进班级的良好发展。

3.与学生成为朋友

班主任要注意觀察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多与学生交流,与学生成为平等的朋友。现在,大多数初中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被束缚。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交流最多的是班主任,但由于沟通方式上的问题,很多学生不愿意和班主任交朋友,甚至故意疏远,一些班主任想和学生交朋友,因为面子问题,做得不好,班主任应该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主任,可以管理他们也是他们的好朋友,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困难。[3]

4.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管理工作也应使学生活泼起来。然而,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成为学生的向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了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多做练习,让学生体验,带学生做更多的课外活动,多看看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等,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写下来,让学生思考和成长。尤其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学习和心理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快乐、健康地学习和成长,成为学生学习、思想和生活的引导者,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具体解决对策

1.班主任应增强自身管理意识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仅仅需要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还要严格律己,强化自身的管理意识,提高自己的工作主动性,然后积极的根据班级情况制定出各种引导性措施,让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班主任在平时要主动的学习各种全新的理念,利用更先进的知识理论来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进而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动态管理。可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达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统一,让学生担任主持人和讲解人,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班主任担任听讲者。

2.缓解心理压力

班主任需要及时释放和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才能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的实施,为学生性,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也就是自主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习者可以与老师商讨对自己有效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多角度考虑问题,积极发展多种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改变了过去学生简单地接受知识,学习形式只是“听、记、背、练”的被动状态。

3.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

近些年来,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逐渐从文化教学转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意识形态发展时期,因此,我们班主任必须加强对其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整体得到提高。以我自己的教学为例,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与自己的家长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为了缓解两者矛盾,使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感激之情,我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引起学生的反思,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提高。

结语

班主任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改革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的可能和手段。旧有的师生关系瓦解,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老师的角色由独奏者变为伴奏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这一切都有赖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期间,老师们可以不断学习和交流经验,这不仅能更好地促进教改的实施,也能进一步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元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44+46.

[2]陈成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7(14):70.

[3]张来芳,余小江.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43.

猜你喜欢
问题和对策初中班主任新课程改革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连带责任在民商法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