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参与式”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9-10-21 12:03谢立清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参与式有效策略体育教学

谢立清

摘  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无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体育兴趣,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参与体育学习,增强自信心,提高运动成绩,促进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初中体育“参与式”课堂呢?

关键词:体育教学;参与学习;有效策略

当前的中学校园,难以看见学生在足球场上的飞奔,即使在篮球场上也只能看到寥寥无几跳跃的身影。初中学生受到中考的压力,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以至于很多学生不愿意自主地融入到体育活动之中。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认为一周两节的体育课程对于强健身体并没有多大的用处。

一、革新观念,正确认识,科学设置体育课堂项目

体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们体育老师不能让学生产生体育就是跑步、打球、踢球这样的观念,这些是很片面的。所以,在上课之前,老师们应该给学生讲一讲基本的体育知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知道学好体育的重要性。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体育小故事,燃起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心和希望。

当然,最重要的是,体育课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体育课的兴趣。首先,体育老师要尽可能了解自己执教的班级情况,比如,学生都喜欢的运动是什么;男生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女生喜欢什么样的活动……有了这些基础认识,老师就可以因材施教了。在初中阶段,男生和女生在生理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基于这些存在于男女生之间的生理差异,老师们可以让几个班级在同一时间段上课,而课堂是男女生分开的,因为这样可以让男生和女生分别学习到不同的东西。例如,男生天性比较好斗,喜欢竞争性强一些的运动项目,短跑、篮球、足球……那么我们就可以让不同班级的男生们来一场比赛,比赛的获胜方可以获得一些小奖励;而女生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一般不太喜欢过于剧烈的体育活动,反而,她们喜欢一些轻柔的有氧运动,艺术体操、瑜伽、游泳……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女生的这一特点让女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一些她们喜欢的,并且觉得有用的运动。这种教学的好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生理特点,科学地对他们进行适当训练,不仅有益于他们的身体健康,还能迎合他们对于自身塑造的合理需求,这是一举两得。当然,这样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不爱运动的学生没有了在体育课上呆坐、聊天的机会。

二、巧妙导入,动态调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1.多导入策略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较流行的导入策略主要有9种5大类,即“看、听、说、想、体五类,例如看类(插图导入法、视频导入法等)主要是利用了学生视觉效应完成教学导入”笔者认为导入设计的好与坏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时间进行灵活变通,不能太死,必要时可以同时采用多个导入车路。

2.多技巧性导入

知道了这么多的导入策略,那么如何运用好导入策略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笔者认为要掌握这样几个技巧,即因材施策、以变应变、不变应万变。所谓因材施策就是根据对象选择导入策略,以变应变是通过导入策略的变化来应付学生课堂上的变化,不变应万变是指以不变的导入目的应对课堂上学生的一切变化。

三、目标导向,分层设置,切合学生现实能力

1.分层设置法

教学目标分层,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选择分层的依据。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层次不是静止的、变化的、可变的观念对学生技能和掌握知识的水平定期的检测,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调整,以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递进。例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可以将能够原地运球的学生分为一组(基本层次);能够走一步运一次或走、停结合的学生分为一组(掌握层次);把能够跑动中运球或运球中可以变向的学生分为一组(熟练应用层次)。

2.自助式设置法

所谓自助式设置教学目标设置法就是在将多个教学目标转换成学生的学习目标并进行编号,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这种方式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将教师让学生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例如,在篮球运球练习的教学目标中,自助式教学目标可以是这样:A:通过练习,自己能掌握2-3种运球方法;B:能说出1中运动方式的注意事项;C:能准确完成1-2种运球技术动作;D:能说出运球经常犯的错误并说出解决措施等。

四、强化互动、科学评价,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体育教学法层出不穷,有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动机迁移法、成功教学法、创造思维法、兴趣教学法等,从而改变单一的传授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此外,分层评价因为其特点是评价者承认了学生的差异性,并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了不同标准的评价。该方法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下学生的自学、锻炼情况,方法注重了学生平时的评价内容加大了综合评价的力度。从而使评价更为合理、公平。经过试验尝试和总结分层评价得到了完善和补充,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标准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得到了公平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快乐,树立了信心,增强了练习、尝试的勇气。经过实践尝试又将评价方式的调整为学生自评、组评和师评三个评价途径。同时加以“课堂学生行为记录卡”和“学生体育成长记录袋”两种课堂管理策略,保证了评价的公正、公平性,两种方法的应用改变了学生的课堂行为和上课的动机,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总之,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室内教学课程,它大多数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初中体育老师们也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对课程管理进行适当调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的初中体育课堂也不应该是禁锢学生的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  柳娟.延安市宝塔区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

[2]  苏利.乡镇初中體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参与式有效策略体育教学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