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芬
摘要:小学低年级教育是学生重要的基础阶段,其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要基础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的班级管理是学生开始接受规范化思想的初期,而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引路者自然责任重大,不但担负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还要规范学生的行为与良好的习惯养成。因此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与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极为特殊的作用。本篇文章就依据目前小学班级的班规管理进行简要的论述,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级 班级管理 班规管理 分析与研究
在小学的教育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班级管理非常重要,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的发展初期,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浓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心智上的不成熟,还无法理解对规范的概念,这就需要班主任加以引导并制定科学规范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小学的班级管理不但需要班主任教师的风险精神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还需要教师应用科学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合理的班级管理。
1.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
目前学校的小学班级管理中,通常所采用的是按照既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学生班级的管理,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让现代家庭的教育也出现了更快的信息交换,孩子通过家庭信息的耳濡目染,对外界的接触与认知也更加丰富,由此也使孩子对外界的规则与一些事物的看法都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潜在的意识。其二是当前的家庭大多为独生子女或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孩子大都具有一些娇宠出的个性,不受管束。这也是当前小学班级管理所面临的重点难题。
2.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班规的实施中所出现的问题
2.1当前小学班级管理所采用的班规过于老旧,无法形成约束
目前,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所采用的班规管理范式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其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能够进行褒奖,而对于触犯班规的学生要进行惩罚。表面的效果来讲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但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是小学班级的学生众多,班主任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从而在班级的管理效果上形成了不利的情况。其从侧面上讲,部分学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躲避班规的管理,这就使班级的管理难度一度上升。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思维上的形成。因此必须要将班规管理作出一定的转变与创新。
2.2家庭原因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当前我国的家庭因为独生子女的情况较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程度直线上升。而且一些家庭的双亲由于外出工作的时间较长,孩子都是由家中老人抚养,这就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家庭教育缺失,使小学生时期的孩子更加难以管理,班级管理中的班规也难以对其形成足够的约束力,特别是过分溺爱的孩子严重缺乏对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建立。班级的班规管理就更加的困难。而且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其严重的缺乏爱心,随心所欲,具体的表现为在为人处世极为自私,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让着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对纪律的管制也极为抵触[1]。但独生子女身上的活泼性格、开朗的个性以及敏捷的思维都是可取之处,这些相互矛盾的优缺点对班规的制度与实施形成了阻碍。
2.3班级规章制度不具备灵活性
对于小学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一二年级来讲,学校生活才刚刚开始,很多新鲜的知识与新奇的事物等着他们去发掘与学习,但严格的班级管理却与他们的幼儿园生活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严格的程度要远超学前教育,学生一时间难以接受班规管理的形式,无法做到很快的适应,学习方式、校园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上都会存在不适应的情况。而且由于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的迥异,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使得学生在性格上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道德水平与个性发展都显得参差不齐。所以在行为习惯上也会对班级的管理产生很大的阻碍。班级的班规管理方式多数是采取统一的管理,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也无法做到合理的考虑,且这种固定的管理制度也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一些学生在生活习惯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虽然在学习上能够表现突出,但在卫生行为上却并不在意,对于班级的卫生管理便也显得并不关心,这也就使班级的卫生值日轮流表成为了一张白纸。从长远的教育与生活发展的眼光来看,是完全不理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的。所以班规要做到灵活的运用。
3.如何提高小学班级管理中班规管理的效果以及优化策略分析
3.1首先班主任要从教学观念于管理理念上做出转变
要想提高小學班级管理的班规管理效果,首先班主任教师要进行管理理念上的转变,在进行学生的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班主任首先要走进班级的学生中,对每一个学生对做到详细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状况进行班级班规的制定[2]。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对学生的奖罚情况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的差异进行考虑,例如对于一些内心敏感的学生,所采取奖励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其一是为了给其他学生做出标杆作用的榜样,其二是鼓励其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和规范自己。
3.2要强调对学生纪律的重要管理
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纪律上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与概念上的了解,并且由于家庭教育水平的差异而无法做到有效的统一,同时也就对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产生了阻碍。因此,要想做好班级的班规管理首先要在纪律上做出统一的要求,针对学生日常的课堂学习生活中的纪律问题必须要引起班主任的重视,首先就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班级规章制度的约束性以及重要性[3]。另外,在进行班级班规的制定时,在制定相应奖罚制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对班规内容的认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班规内容的制定,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意见上的表达,例如鼓励学生制定一些小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约束性行为的阐述,如怎样才能够获得奖励的小红花,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让学生自觉去遵守,并帮助其他同学去改正不良行为。如此也就为班规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具体的内容素材。
3.3要做到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视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中,班级规范是其中较为常用且极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但在具体的班级规范实施过程中,需要保持长期的遵守与实行却是一个困难的考验,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无法做到长期的集中,需要在学生和生活中进行不断的纠正,这也就要求班主任与学生必须对班级规章制度做到足够的重视,其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严格要求。而对于学生而言,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奖励与惩罚,合理的奖罚制度能够引起学生对班级规范制度的重视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守的惯性,自认而然的形成一种对班规管理的思维,潜意识的不去触犯,由此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4]。
3.4要不断的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班规内容上的创新
班级的管理主体是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学生,而且也是班级规范制度的主要实施者,而班主任教师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保护者。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思想与思维,在进行班级规范制度的内容时要充分的利用学生的想象力与其对班级的认知,结合学生的所思所想,考虑学生的想法与看法,班主任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使学生能够自发的去遵守其自己进行制定的行为规范,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有效的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4.结束语
小学班级的班规管理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在其中存在着很多难题。面对这些问题,小学班级管理所采用的班规管理不能过于墨守成规,总是以传统的规章制度管理学生显然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其不但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也为班级的管理带来更多的困难,且现代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及娇宠的个性都会为班级的规章制度执行带来阻碍。因此,班级的班规管理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结合这些要求再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同时要对班级的纪律进行严格的约束,如此才能夠确保班级规章管理制度得到顺利和实施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教育效果和德育与知识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丛蕾. 基于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班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丰莲. 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3]王杰,赵伟.小学班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7(12):115+117.
[4]谭应波. 小学班规制订与实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