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科新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完善,顺应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有了改变。在尤其针对落后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育教学中起着推动作用。信息技术深入到农村教育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教育效率和质量。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育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也使其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不断地深入应用到农村教学教育中。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教育 数学 应用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教育模式的不断转型。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其课堂教学相互融合是现如今教学模式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学模式转型的枢纽。这对于教育模式的改变和教学质量提升均有一定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深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使得教学知识内容更加的丰富、清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氛围
1.有效施教 乐于好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有效地将刻板的图形、文字转化成有效的动图,利用音频的解读让其学生了解数学知识,通过动图的形式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字产生兴趣。根据其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将有效的图文通过其有效的信息手段设计学生所感兴趣的图文,让其学生在教学中感知兴趣,对所学的知识形成肌肉记忆[1]。提起兴趣便可想起所学的知识。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为教师有效的教学创造了条件,让其利用便捷的信息教学手段创造高效的教学质量,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提升,更是一种课堂氛围的改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够有效地提升其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解决疑难 提升质量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在教学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辅助创造新颖的课堂,让其学生对学科产生兴趣,对课堂产生兴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就课堂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可以有效地应变和解决[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将其有效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才能优化课堂氛围。
3.有效的知识拓展 突破常规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能更好地对课堂知识进行有效地吸收。因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有效地转化其刻板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绵遂课堂教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其学生了解其所教的知识[3]。可以通过ppt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可通过有效的图文及音频的方式让其学生进行有效的了解。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相关知识进行有序的延伸,使学生通过教学的方式了解趣味知识,不仅可以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4.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协同能力
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序的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利用有利的资源,侧面的对学生的协同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可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不同的活动内容,针对性地进行学生的协同能力。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然后针对组内各学生的不同优势布置组间作业。让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对于优先完成的作业的同学,可让其为同学讲解自己的心得,以及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终如何有效地将其问题进行解决,这些都可以通过课堂沟通来提升,在有效分享的过程中分享的学生学到了如何讲出自己所做的东西,倾听的同学可以通过有效的倾听了解相关的知识,两者之间均是一个好的提升。有效的组间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能进了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此外,可以针对性地找一些开发智力的游戏,教师同学生共同参与,让其在整个过程中产生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其每个学生的优势,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利的开展教学,优化课堂气氛。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面对信息技术的深入,部分教师过分地依赖与信息教学,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信息刻板式的教学。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深入课堂,部分教师出现懒散的思想,教学不再备课,而是通过相关的课件进行刻板的教育。学生对于枯燥的数学教学本就存在厌恶的心理,加之老师刻板的信息教学模式更是无法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的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相互结合,在二者之间选择较为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其学生进行有序的施教。
2.教学中教师未能做好引导工作
学生与教师之间本来就有代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的沟通只能使得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导致二者的关系进一步僵化。有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教师的影响较为严重,因为合理的沟通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会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4]。除去教学的沟通,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不起相应的话题,这也是导致各类教学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面对有效的信息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无法有效的与其学生进行沟通,根本无法了解其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而就不会了解其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中的利弊。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深入教育教学中利弊均有。作为新型的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提升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转变刻板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身价值。但是如果教师不能更好地利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降低其教学质量。当然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若有效的结合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均是有一定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易荷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2):212-213.
[2]王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8,13(13):151-152.
[3]李季鸿.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10(8):50-50.
[4]谭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8,20(z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