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井娟 张守杰
摘 要:语文知识是各级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展开各个科目学习的基础,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整体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阐述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其原则,并探讨有效开展课前预习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课前预习 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见凡事做好事先准备才能有所收获,否则便会失败。这一句话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十分贴切的,能够凸显课前预习的作用。只有加强课前预习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课前预习,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高效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预习用于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是一项指导行为。第一,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了解并熟悉下一堂课要学的知识,从而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信息、文章主题有一定的掌握,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第二,课前预习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后续学习的开展夯实基础。第二,课前预习期间,学生还可以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科学合理的搜集资料,拓宽自身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含量,从而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架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前预习原则
1.趣味性
教师在设置课前预习作业时,可以贴合学生学习需求、发展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预习内容,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获得视觉享受,能够更加专注的预习课文知识,在愉悦的学习体验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古诗二首《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的学习中,诗句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预习作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句展现的画面画出来或者用语言表达出来,由此吸引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从兴趣出发感受诗中表达的意境与韵律[1]。
2.层次性
课前预习作业的设置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现状,明确教学目标,由浅至深,逐渐增加难度。根据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同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给予每位学生最适合的预习任务,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得到进行,高效掌握知识。
3.实践性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设置具有实践性的课前预习作业。教师必须将问题具体化,促使学生能够浅显易懂的掌握知识。例如,通过预习,引导学生自主标注段落并概括每一段的中心;再者,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找出文章中的疑难字词,并鼓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掌握读音和含义;最后,针对文章提及的术语、典故,也可以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不断丰富知识储备;而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标注出来课上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2]。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前预习的策略
1.科学设置预习方案,明确预习目标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展开学习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经验、学习能力有限,无法合理掌握学习的深度与方向,对此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着手,联系不同课文的文体,然后从学生学习需求、发展特点出发科学合理的设置预习方案,促使学生能够明确预习目标。
例如:针对《日月潭》一課展开课前预习时,文章描绘了不同时间段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展现了作者对于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在预习方案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按照如下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其一,熟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其二,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生词,如点点灯光、隐隐约约、清晰、朦胧、仙境等,让学生通过字典等工具了解它们的含义,然后再次通读课文大致掌握文章内容,体会作文表达的情感;其二,鼓励学生自主收集与日月潭相关的资料,更多地了解宝岛台湾。
2.注重预习方法的渗透
小学生由于学习经验偏少,课前预习会存在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预习指导课程。联系学生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利用课文内容针对性的展开预习指导,每一次的指导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裁进行,促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有效预习的方法。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以鲁迅先生为主题展开的教学,第一篇《少年闰土》是鲁迅的作品,其余三篇使其他人笔下的鲁迅。在该单元预习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查找鲁迅的资料,了解鲁迅的为人处事、所处社会背景及其平生的追求,由此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文章,同时能够让学生掌握该类文章的预习方法[3]。
再者,针对古诗的预习,如:《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工具进行注释,从而流畅朗读诗词,并感受古诗中描绘的情境,从而实现对诗词大意的掌握,感受古诗表达的思想情感。由此通过具体内容讲述具体预习方法,促使学生通过模仿学习展开有效预习,循序渐进从而形成自己的预习策略。
结语
“练习阅读的核心在于预习。”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不仅要科学合理的设置预习作业,还要重视预习方法的传授,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完成课前预习,由此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针对学生课前预习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和指导学生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促使学生高效理解文章内容,丰富知识结构,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润晶.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5):124-124.
[2]张爱芳.探究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7).
[3]孙金丽.提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