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芬
摘 要: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相较于枯燥的讲解,生动的讲述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故事无疑是复述历史事件,探究历史人物的最佳形式。因此,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灵活运用故事教学法,实现“讲故事”与“听故事”之间的双向切换,是一个优秀历史教师的基本功。基于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具体阐述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故事教学法,历史事件
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当今社会是从历史中走来的,每一历史时代的生产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结构,构成了当今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历史基础。正是由于这种历史延续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知识结构和社会认知。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到唐太宗“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学好历史的重要意义。就目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而言,由于历史知识本身的枯燥性,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学习更多的在于自身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程度,而挖掘教材中的故事元素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另外,历史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一个历史现象的产生是由几个历史事件构筑而成的,而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将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这就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不高,传统教授法虽能够将完整的历史事件全盘托出,但学生实际接收的知识少之又少。因此,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是当前历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这点来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不仅是提高教学趣味性的一剂良方,更是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客观要求。
一、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门师生共同参与的艺术,巧妙的导入则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首要前提,能否抓住学生心理,做到“先声夺人”,就必须做好导入这项工作。而故事教学法生动性与形象性与学生心理不谋而合。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故事进行导入,把握好课堂节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以故事教学法作为导入。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日甲午海战的地图,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辨别,为接下来的故事讲述做好铺垫。之后,我会为学生播放“甲午海战”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到甲午海战爆发的原因,经过以及结果,让学生对此次战役有更加直观且深刻的认知。进而,我会为学生讲述甲午战败后的故事,如,李鸿章带着一百多号人,泛海东渡,来到了日本关门海峡北岸的下关,而将与李鸿章面对面的,则是伊藤博文,以及外相陆奥宗光。在李鸿章来之前,日本就定好了向中国勒索的调子。当时日本的要价是3亿两!除了要求清朝割让东南大岛和辽东外,还要向日本开放7个通商口岸,以及长江内河的航行权。但谈判过程中遭到了日本极端分子的暗杀......通过故事讲解,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我还会引导学生在课下搜集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加深理解。
二、加深理解,串联历史事件
要想完整的了解的一个历史事件,必然绕不开对其中历史人物的研究。历史人物既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入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而人物的背后往往有着或多或少的故事。从这点来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人物这一历史元素,精心设计教案,通过一些特殊的历史人物能更好地讲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吸引学生对于历史的关注度。
例如:在教学“中华民国的创建”这一课内容时,我会以“孙中山和袁世凯”这两个歷史人物为话题进行导入,让学生说一说对他们的了解。之后,我会让学生串联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让学生合作探究“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窃取胜利果实,复辟帝制的?”进而,我会结合真实的史料故事,让学生从史料中揣摩当时的历史事件,比如“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谈一谈当时孙中山思想的局限性。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对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事件有清晰的认识,有助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
三、作为结尾,巩固历史认知
一堂课的结尾不可谓之不重要,结尾往往是知识沉淀和升华的地方。以故事作为课堂的结尾,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一次全新尝试。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主动讲历史故事,巩固对历史的认知,从而提高自身历史素养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除了为学生讲述基本的内容外,还会在课堂的结尾开展“讲故事”活动,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讲一讲关于伟大的历史人物“邓小平”的故事。从而让学生能够学习人物精神,提高历史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故事是理解历史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学生混淆历史真相的工具,因此,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以史料为根据,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历史真相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从而培养自身一定的历史眼光,发展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金尤红.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2):69-70.
[2] 王惠.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