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乌拉
摘 要:在艺术教育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述,还需要承担美育的重任,要对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影响。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美术思想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术思想 小学教育 美术课程
美育需要引导学生注入自己的情感,一个优秀的作品往往注入了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在我国很早之前,就将美学思想用于美育之中,这些传统的美学思想也可以适当引入到现代美术课堂之中,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一、利用传统美学思想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在艺术创作中一定要符合“仁”的要求,也就是在艺术创作中包含道德的内容。故此,孔子强调了“美”与“善”的统一性,这说明艺术在情感方面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不能够仅重视绘画技巧的培养,还需要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需要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并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过程之中,使之体验创造的快乐,使之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围绕“中国龙”这一话题进行讲述时,笔者先让学生说说关于龙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龙的外形结构,探讨龙的吉祥含义。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的龙文化,让学生们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以及交流之中。[1]尤其是在教师播放龙的视频动画之后,播放一些民间关于龙的艺术作品之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会得到提升。
二、利用传统美学思想来增强学生的技能
1.观物取象
在《易传》中,就提出了“观物取象”这个概念,指的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以及感受,然后加以提炼与创造。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将这一观点应用于繪画之中。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较弱,感知能力也有所不足,经常会出现上课走神的现象。但是,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而且敢想敢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具有无意性以及幻想性。基于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趣味化教学,突显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因为学生刚接触美术课程,所以许多学生的绘画能力较弱,他们刚开始画画总觉得自己画不像,这主要是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的绘画能力较差,跟不上自己的认知发展。基于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先从一些简单的笔法入手,先让学生大概描绘出对象的基本形状,将对象上较为繁琐的细枝末节给去除掉。通过这种化繁为简方法来帮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趣味性。[2]
2.法无定法
在几千年前,老子就提出了在艺术评判过程中,需要遵循“妙”这个标准,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该标准具有重要的地位。换而言之,美和艺术都不能够是一种模式,所以在教学评价之中,教师也需要坚持这一原则,要对学生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先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让他们阐述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然后让学生相互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性评价,这样才能够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模式,对于想象力较为丰富的学生,教师则需要从他们的创作意图上进行点评;而对于绘画基础能力较为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他们的绘画技巧进行点评,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一些美术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则重点对其进行鼓励与引导,帮助他们重获信心。
三、利用传统美学思想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唐代张璪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学思想,那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所谓外师造化,指的是多向大自然学习,然后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注入作品之中。艺术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让人掌握某个技能,更在于使人在创造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使之能够将自己的创造力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以及职业之中。“外师造化”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美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命题,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使之通过写生的形式去感受生活。例如,可以将社会生活中的动物、人物等命题,拓宽学生的创作空间。例如,在讲述到“水墨动物”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以“小猫”这个动物为例进行示范,通过对小猫画法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物的绘画技巧。由于小猫是学生生活中时常见到的一种动物,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的高涨。在讲述完毕之后,笔者再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身边的动物或者植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一些学生围绕自己所养的宠物为题进行创作,有的学生则以植物为绘画题材,还有的学生围绕自己与某个动物的故事,画出了一副连环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绘画技巧不仅得到了提升,他们还在绘画过程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使得他们的情操得到了陶冶。
结语
综上,中国传统美术思想历经多年的传承自然有其道理,这些思想并不是陈旧无用的,其中也有一些美学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些传统的美学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而没有重视学生的情感,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美术思想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利用其增强学生的技能;还可以利用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融入传统美术思想的重要意义,要始终将其融入学生的美术学习之中,以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惠.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28-129.
[2]王至.茶文化中禅宗美学给游戏美术设计的启示与借鉴[J].福建茶叶,2018,4011:247+320.
[3]房文婷.从茶艺美学品小学美术教学的审美意韵[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