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析

2019-10-21 03:22陶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陶艳

摘要:为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改善教育工作者们错误的教学观念,为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提供更为明确的准则,教育部门颁发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严格按照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制定更加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例,教师应该首先明确的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的教育内涵,并不断通过教学研究探寻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促进高中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 核心素养和视域下高中历史的教育内涵研究

为了不断提升高中历史的教学水平,我国教育部门通过新课程标准利用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的教学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其中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唯物史观。由于本文篇幅的限制,文章将主要针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唯物史观进行详细分析。

1.1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主要指的就是高中学生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一定不可以放飞思想、切记天马行空,随便去揣测先人的想法,而是要时刻做到依据史料不断求真务实。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性质的学科,其对逻辑推理与论证的严密性与严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应时刻谨记历史知识,在分析的过程中以实际史实材料为依据,从而形成对历史的准确认识与认知,进而形成相关的学科素养。

1.2 历史解释

所谓的历史解释,即是指在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对于相关历史事件的发生,经过,结果,影响,对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言行,地位,以及对相关历史现象的出现,结果等的认识都需要以一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放在其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去进行一定的认识与学习,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事物的发生与结束,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去感受历史的变迁,从而实现对历史的正确认识,促进自身历史学习素养的形成。

1.3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高中学生在探究史事时要时刻做到求真、求通以及求德。具体来说,所谓求真则是指在进行历史的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应秉承着客观认真的态度去展开学习探究,以不断追寻历史真相,发现历史真相为目的来进行历史学习;而求通则是指“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要不断揭示历史发展的真相,不断探寻历史变化的趋势;求德则是指在进行对历史事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等,应该秉承着一定的思想态度去进行判断与看待。

2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2.1 从思想层面加强高中历史教学

通过对当前教学实践的分析可知,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着表面化的教学问题,学生并未从思想意识层面上重视高中历史的学习,其历史观念也未得到有效的培养。而历史观念却又是影响着学生发展、帮助学生探寻事件本质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时刻注重学生历史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唯物辩证史观来看待问题,帮助他们积极探寻出事件背后的本质。

例如,在讲解高中历史课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是近代的一个资本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你想开一个茶叶厂,需要有什么?”对此问题,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一是要具有良好的资本;二是要有必要的技术、劳动力、原材料等;为了确保茶叶厂的持续运作,还应该保证产品的竞争力。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就会对“资本、技术、原材料、劳动力、市场”等有全方位的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比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市场主义之间的差别,指引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对现代社会进行深入思考。

2.2 借助影像资料丰富高中历史教学形式

除了当前教师经常使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之外,影视资料同样也是宝贵的教学素材,可以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发展。因此,在核心素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的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积极发挥影像资料的教学价值,选择一些更契合教学内容的视频,在課堂教学过程中播放出来,使学生可以通过更为直观的形式来了解历史事件。

例如,在讲解高中历史课中《伟大的抗日战争》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首先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讲述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概念,并且让学生牢记其中的重要战役以及几个比较大的历史转折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上加入情感教学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在那个年代中国作为发展落后的国家所经历的屈辱历史,从而让学生树立起正义理念和奋斗意识。因此,在综合了主题内容、知识涉及的难度以及趣味性要求这几个方面的条件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与中华抗日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既可以是纪录片,也可以是一些影片,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还可以在视频资料的带动下产生情感震动,从而了解到当前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产生更为浓郁的爱国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前很多影片为了艺术性而忽略了历史事件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料时一定不能选择脱离了实际历史发展情况的影片,避免使学生对历史发展产生理解误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当前正在热播的一些影视作品中脱离了历史实际情况的部分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学科素养。

3 结束语

与其他学科不同,高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除了影响着学生的历史底蕴之外,还直接影响着学生国家认同感、国家自信心的有效培养,甚至还关系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得到有效的传承。对此,国家教育部门提出了核心素养理念,力求以此来不断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创新、改革。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研究,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最终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 梁翠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文汇,2017(4):113-114.

[2] 刘娜.浅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文理导航(上旬),2017(1):63-63.

[3] 钱凯.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No.185(4):120+122.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附中)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