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明
摘 要:本文基于我校新教师培训中导学案“三阶”的运用策略研究,对导学案的编写、运用及反思,试图归纳一些规律和基本遵守的原则,提高新教师培训的效率。
关键词:导学案 问题化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
近两年,我校推行了导学案教学模式,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致力深化课程改革。在新教师培训中,关注新教师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掌握情况,是我校新教师培训的重点,本文将结合我校新教师培训,从导学案的“三阶”进行实践探索。
一、初阶:编写导学案的能力形成
编写导学案,即是对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制。首先新教师必须通过前期的培训了解什么是导学案,知道导学案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导新教师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原则
新教师因为对于教材不熟悉,往往会借鉴教案或者教学设计,新教师很容易将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混淆。必须向新教师明确,教案是以教师的“教”为立足点,考虑“教什么”“怎么教”的思考过程。而导学案是以“学”为立足点,着重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1]
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教学关系中处在主体地位。导学案的编写,一定离不开学生,所以在撰写导学案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实情,以生为本。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的阶段能力、个体差异、具体学习习惯的基础上,编写出的导学案才能真正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内驱力的作用,也才是真正适合学生的学案。[2]
2.问题化和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都是以解决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形式完成,所以一份好的导学案,一定是以层次性的问题作为主线。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在预习部分,将解决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转化成选择、填空、简答形式的问题;在课堂探究部分,需要将学习的重难点转化成有教学活动的问题,设置的问题应将知识内容转化为探究性问题;在检测评价部分,更是需要以问题为抓手,进行直接的考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师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在探究、检测问题的设置上,存在无效、低效情况,需要对新教师提供典范性的导学案,在钻研、模仿、思考之后慢慢地进行规范。
在导学案設计中,还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整体的设计上从预习检测到课堂探究,再到检测评价,最后再到课后巩固,体现由知识到方法,由方法到思维的过程。在具体的过程中,每部分问题的设计都要由易到难,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3.教师个体能力和集体智慧相结合原则
教学案的编写既是教师个人备课心血凝结,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校采用了集体备课制度,建立了完善的集体备课程序。其实集体备课制度,对新教师非常有利,以老带新,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基本都能在备课组得到解决。
二、进阶:运用导学案的能力掌握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活动,导学案运用能力的提升,也是离不开课堂教学活动。
1.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导学案教学转变了“教”与“学”的关系,传统课堂教学更多立足教师角度,考虑如何“教”的问题,导学案是立足学生,而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导学案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导学案重点在于“导”,关键在于“学”,“学”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同时也是重点。“学”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导学案的设计,基本是前置性的学习,教师在新授之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进行尝试性学习,这一理念,必定让导学案教学模式离不开学生的参与,离不开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学习。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预习时间,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一定要在课前进行检查。
3.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完成,一定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成立4-6人小组,考虑按性别、成绩、特征搭配分组,班主任搭台,科任同唱戏。对小组进行严密分工组织,落实好组长负责制,小组有命名、组员有共同愿景,明确日常检查机制,明确发言顺序和发言登记,实行组员之间的比拼赶超,人与人挑战,多强调小组团队,多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小组之间学练纠评。
三、高阶:反思导学案的能力提升
反思,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完成之后,我们要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馈与思考,用导学案旁批或者教学随笔的形式将闪光点或者不足记录下来。在反思中总结与成长。
新教师因为新接触、新使用导学案,经常会迸发思维灵感,例如,导学案始终以“知识”为中心,以“编者”提出问题为手段,这必然弱化学生缺少提出自己的问题的机会,缺少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的能力。
新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立足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导学案教学模式,从导学案的编写、运用、反思三方面给予指导,让他们能快速得到锻炼和提升,助推新教师在专业发展之路上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杨松辉,袁彩美.导学案教学实践的调查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97-198
[2]雷菁.导学案教学实然困境与应然向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8)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