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田民
【摘要】:小学是小学生进行学习的开始,数学核心素养和教学课程的知识需要相互融合,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重大意义,对此把核心素养带进数学课堂上,对小学生来说意义非凡。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介绍了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性
小学数学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课程,锻炼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之上,高于小学生数学知识层面的教学技巧。在核心素养指导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鼓励、指引小学生,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心,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保证数学教学有效性实现提升。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简单易懂,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样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之下,小学生才会自主的学习数学内容,积极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以及过程,有的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也参与到学习中。对此,在小学生建立学习理念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模式,以小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教学,充分发现数学的有趣性,在保证教学知识完整、书本知识进展合适的情况之下和小学生一起展开相应的探寻活动,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寻数学学习的秘密【1】。
比如,小学生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小学生理解知识,小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准备简单的纸板、彩色的画笔、小刀等工具,教师和小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制作“时钟”,在制作时针、分针、秒针的时候,小学生对于时钟的原理意思就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与此同时,小学生参与制作教学工具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让小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刻,课堂氛围也大大提高。
二、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自我反思中能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学习中,又能提升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升华。比如教师在教学《加法运算律》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进行反思“我们刚刚学习的加法换律时都有哪些过程?”。小学生反思交流讨论之后,概括出“在解決问题的过程时发现其规律,之后提出自己的猜想,通过计算、观察、比较验证规律,用字母表示规律”这六个过程。小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总结概括印象深刻,这节课的后一章节“加法结合律”的内容就能根据前面的概括总结“加法交换律”的方法来进行自我学习。这种自我反思和概括总结,让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得到提升,数学素养也得以升华。
三、结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容易让小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学习,忽视了小学生自身的成长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给小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从而促进小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水平。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进行情境教学模式,通过提问调动小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让小学生在思考的时候,培养锻炼自己的分析理念。
比如。教师在讲解《统计与概率》这章节的时候,教师让小学生根据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以及爱好等数据进行了相关的统计,并且提出疑问:“孩子们,分析这些数据,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知道了这些数据的结果又能做什么?”“如果现在学校举行运动会,让哪些同学去报名参加?”这样,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来让小学生活跃自己的思维空间,让小学生的数据分析水平得到培养锻炼。
四、引入生活案例,锻炼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这门课程的建立就是为了服务日常生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小学生教学时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应用能力。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不但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还可以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的提高,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完善意义重大【2】。小学生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揭秘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以此来推进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章节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买东西的情境来进行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小明需要去超市买一些东西,其中铅笔0.9元一支,橡皮0.5元一块,笔记本4.9元一个,小明需要购买两支笔、一块橡皮擦、一本笔记本,小明有10块钱,算出小明应该给超市多少钱?小明买完东西还剩多少钱?之后让小学生自己进行计算,这样的情境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小学生拥有计算经验,很快就算出答案,而且都是正确的。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培养锻炼是漫长的过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不但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还需要注意对小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水平的培养锻炼,高效率的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拥有固定的数学思考方式,从而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利平.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14.
【2】肖凡.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华夏教师,2018(2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