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维萍
【摘要】:后进生,都有一个共性,即缺乏关爱。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被扭曲,自信心被扼杀,自暴自弃,从而学习后进,心理负担重。要想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用爱心激励,唤醒他们的斗志,还要让他们优点积累,提高兴趣,另外,家校结合,齐抓共管也是非常必要的。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力量,对于后进生,教师用爱心帮助他们、信心鼓励他们、耐心辅导他们、事业心培养他们,才能促进他们在知、情、意、行上得到转变,告别后进,走向成功。
【关键词】:自信 转化 爱心激励 优点积累 家校结合 爱
走过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之路,令人感触最深的,是每一学期的后进生转化工作;令人最难忘的,是每一级的后进生。或许是在这些孩子身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付出了太多的爱,才会如此的刻骨铭心吧!
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渐发现,由于受遗传、环境、教育、自身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身心发展、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那些所谓的后进生,致使他们后进的原因方方面面,但总体上都有一个共性,即他们缺乏关爱。不管对于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他们只是一粒粒微尘,在人们的视线中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被扭曲,自信心被扼杀,最后导致的,大多是自暴自弃,从而学习后进,心理负担重。
那么,如何唤醒这些后进生对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由后进变为先进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爱心激励,唤醒斗志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凡是有爱的地方,就有希望。爱可以转化学生的消极厌学心理,可以改变学生不思进取的现状。根据统计发现,在每个班的后进生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三分之一是家庭不和睦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另外三分之一是性格内向、智力因素或其他原因的学生。针对这一现状,关爱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从教师、同学、家长等多方面无私施爱,使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重新树立对学习的自信。
爱学生,是实现教育的前提,关爱是作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后进生需要的是信任与尊重,期待的是关心和爱护。对于后进生,只要教师用“爱”去感化,用“情”去感染,定能使其痛改前非。教师用真诚的爱温暖学生的心,激发后进生以自己的爱反作用于他人与生活。这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二、优点积累,提高兴趣
后进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自以为毫无闪光点,在同学、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认为自己与学校的要求背道而驰,从而心灰意冷,无心学习,不求上进。这就要求老师更加关心这些后进生,用心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点进步,量化积累他们在学习、体育、劳动、纪律、卫生、审美等方面的进步,定期公布,使他们内心生出一种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缩小甚至消灭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家校结合,齐抓共管
社会新形势下,部分孩子的父母常年忙于自己的事业,爷爷奶奶看管一个孩子,只能照顾孩子的温饱,孩子们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作为老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后进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与好学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教师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切忌动不动就当众批评、挖苦,甚至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配合对教育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班有一位学生,其母亲车祸去世,父亲腿有残疾,家境贫寒,不得不由他的奶奶寄养。他行为习惯差,缺乏自觉性,纪律散漫、学习马虎,是师生都公认的那种已无可救药的学生了。后来,我和他奶奶以及他多次谈心,从正面、侧面去了解他,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在这期间,只要他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方式,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样使他从思想上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班级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转化,他已經在学习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行为习惯也逐步得到规范。因此,在教学中,要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达到与家长共同教育、管理学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用心做教育工作。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力量,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对于后进生,我们只有用爱心帮助他们、信心鼓励他们、耐心辅导他们、事业心培养他们,才能促进他们在知、情、意、行上的转变,告别后进,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王富仁,《情感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语文建设,2003.5
【2】李镇西,《花开的声音》四川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
【3】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第4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徐世贵.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M]. 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5】阴国恩.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