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佳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愈加受到人们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受到更多的关注。为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能够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研究策略
语文是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关键课程,而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而言,教师更需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因此,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1]
一、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理论也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于西方兴起并逐渐延伸至我国,以自我实现作为人们进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作为素质教育的拓展,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含义,就是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每位学生的不同发展状况,将其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尊重,并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进行了解,通过合理教学计划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完成对问题的思索与探究,并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成长为具备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以人文本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师需要打破陈旧教育理念的束缚,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将提升学生考试成绩的目标,转变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意识到自身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者的身份,将教学任务定义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方面上,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始终维护其创造力、想象力与探究力,并不断激发其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我主导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与积累,保证素质教育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2]
二、素质教育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具体途径
1.改变师生关系
中学学生个性鲜明且思维意识较为活跃,不少学生为彰显自己的个性,经常做出一些叛逆的行为来影响课堂秩序。所以教师为保证语文教学能够有序开展,一般都会以严肃刻板的形象进行教学,虽然课上纪律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持,但是师生关系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使教学效果总是很难符合教师的心理标准。教师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生涯中最重要的陪伴者之一,双方关系的优劣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心态与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课堂作为师生进行互动对话最直接的平台,需要教师能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重视对师生关系亲密性的维持与保护,在设计教学方案前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在与学生维系好关系的同时,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有针对性帮助其解决的同时,总结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切实需求,能够保证授课内容切实符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才能激发其参与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自身进行严格的规范,在维持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习教师身上的优点与长处,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成长为具有正确思想观念与高素质的人才。[3]
2.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长期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开展学习活动,不仅已经养成了依赖教师传授知识的习惯,也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即使教师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将学生作为主体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学生也在缺乏主体意识的情况下,并不知道怎样自主的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所以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所以教师为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以人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了解主体性对自身合作精神、研究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强化其主体精神,使学生能够逐渐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对知识的探究,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养成善于交际、拥有自信以及敢于创新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来鼓励学生能够在主体意识的驱动下进行知识的学习。[4]
例如在进行“春”的教学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对文章的反复阅读与分析,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并通过行文思路的了解,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运用修辞的语句以及描写精彩的段落,并在教师的鼓励下分享给同学,使学生可以对文章产生深入理解的同时,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是从在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其在与作者进行更好的思想共鸣的过程中,完成对其综合素养的提升。[5]
3.创新课堂结构
传统课堂一般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课堂结构,学生能够回答好教师提问的问题,就算是对教学有效性的体现,但这种单方面的交流很難使教师能够准确地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因此常常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无法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所以为保证以人为本课堂能够顺利开展,教师需要与学生双方进行对课堂结构的创新,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二者情感、思想、能力以及知识相互交流,帮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的同时,完成对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思维正处于活跃阶段的中学生,新型的课堂结构更容易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完成对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符合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在以人文本理念的引导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主体地位,使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可以有效激发其参与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同时,推动我国中学语文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芝.以生为本,推开语文创新之门[J].学周刊,2018(17):109-110.
[2]郑芳荣.以人为本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6.
[3]肖彦君.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究[J].名师在线,2017(01):88-89.
[4]程春林.语文教学须以人为本、弘扬个性[J].文教资料,2016(01):30-31.
[5]程世军.语文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J].甘肃教育,2015(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