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2019-10-21 13:00杨柏春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讨论文本解读预习

杨柏春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文本解读与教材解读的异同,预习要落到实处,目标不仅要明确而且要实用,学生活动不能华而不实,教师不仅要读专业书籍,还要读哲学书籍,提高自己的修养,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有较好的的启迪作用。

我县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毫无起色,如果不更新观念,我想语文的课堂教学仍会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理想课堂三重境界》这本书帮助我提高了认识,让我走出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误区;文本解读;预习;哲学;讨论;目标明确

一、走出文本解读与教材解读混淆不清的误区。

文本解读与教材解读一样吗?其他学科如数学、地理这两者还真差不多。语文不一样,我们必须明确这两者的差别。以前备课的时候,确如干老师所讲的带领学生读读课文,查阅一下教学用书,上网浏览一下别人的教案和课件,最终把这些东西确定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过程,这只是教材解读的一部分,这当中缺少了真正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尽可能整体而深入的理解文本本身,从而显现文本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是思想的,主题的,内容的,形式的,材料的……也就是说与文本有关的东西都叫文本解读。但教材解读的范围要小的多,它是指把这个文本放在这本书这个单元这个位置,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他是与单元教学紧密相连的,是与编者的意图紧密相连的。由文本解读到教材解读是一个由难到易,由复杂到精确的过程。如果没有完整而准确的文本解读,教材解读也可能是不准确的,或者说作为教师也和一些学生一样把别人的东西照搬犯了人云亦云的毛病,对于为什么这样,并不一定真的明白。所以当拿到一个文本的时候先要有准确文本解读,然后再进行教材解读。

二、走出教学目标有而不用,明而不确的误区。

我县目标教学的实行应该是十几年前学习洋思的时候,当时口号喊的特别响,听课必查学习目标明确没有。虽然每次上课我们都把目标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齐读,我想这种明确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上的明确,而是一种形式,并非关注了他的内容。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学习的目标教学不知还有多少老师在坚持。我们到潍坊北海学校去学习,人家的目标教学做的很好。前几天济南二十七中的老师来讲合作教学也一再强调目标的重要性。但我们平时的教案学案上确实也印着教学目标,但这很多是从网上的教案抄来了,他与真正的课堂教学是脱节的,我们很多老师上起课来,心中哪还有目标。理想课堂不仅仅目标明确,而且根据课标的三维目标把它改成ABC三级目标,每个目标课上用多长时间都要标的清清楚楚,这样设计好的目标才真叫有的放矢,才真正避免随意性和乱而无序。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基于教师自己对文本对课程的精准把握,必须课上让学生理解其真正含义的情况下明确给孩子们,这样学生们才能够明确自己要到达的地方和正确的方向。

三、走出对预习错误理解的误区。

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哪科教师上课前一定会让学生先预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不至于显得唐突和生硬,也能避免學生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但理想课堂重新定义了预习的含义:预习是新教育的有效教学框架的一个特点,他不是为上课扫除基础性障碍,不是为课堂教学搭梯,他被视为学生唯一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可以体现在预习水平上。预习必须面对所有的教学目标,是对这一目标和核心内容的探索。课堂只不过是对预习内容的检测而已。我们的学习方法上总会写上自主探究,但在哪里自主探究我们一直是不明确的,我想他真正的价值应该体现在预习上。理想课堂甚至认为预习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把预习按照理想课堂的要求做好,教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学生学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认为预习比上课显得还要重要。

四、走出学生活动流于形式的误区。

我们县里发的教案也是分为两栏的,一栏是教师活动,一栏是学生活动。我们往往重视的是教活师动和授课内容,而对学生活动或寥寥几笔,或干脆空着,可有可无,实际上这是我们对学生活动的一种轻视。理想课堂认为课堂上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也是新教育的一大特色。每个学生都必须有一个目标明确的训练,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那么上课走神做小动作的学生肯定大幅度减少。何况理想课堂的评价强调观察学生而不是观察老师,也就是说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学生学得好,而不是老师讲得好。因此备课左手栏的学生活动,针对目标和预习必须详尽而且具体,这样才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五、走出把学生当做虚假主体的误区。

把学生作为虚假主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我们讲课的时候,总希望我们的课堂如行云流水,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这样的课堂看起来一气呵成,热热闹闹,学习达成度高。但我们试想学生不是天才,不可能对答如流,除非是虚假课堂,或提前试课,或提前预备答案,这就是把学生当做虚假主体,小手如林的热热闹闹掩盖不了虚假主体的事实。2、虚假讨论。每节公开课总少不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小组讨论,好像少了这个环节就不是一节完整的语文课。但很多时候这种合作探究是虚假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发生什么分歧,哪来讨论的必要。我们只是要表演给人们看罢了。离开公开课,这种讨论就少之又少。这种现象被理想课堂称为虚假性主体或主体性神话。如果真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理想课堂的做法是教师带领学生重现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疑惑,重现艰难的探索过程,重现命名时的喜悦……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幸福快乐,更多的应该是痛苦跋涉的过程,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这一过程,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了知识的魅力,发现过程的冲动与喜悦,才真正把学生当做了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几个优秀生的作秀表演。这一过程的讨论要因学生观点不一,形成对立的两方甚至几方才有讨论的必要,通过辩论寻求真理。所以理想课堂将知识作为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对待,只有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动词,也才能做到有教无类和以人为本。

六、走出教师不需学哲学的误区

周国平老师说:哲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那么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该不该学点哲学,对教学有没有用呢?以前我是不看哲学书的,总认为那是玄而又玄的东西。自从看了干国祥老师的几个课例后我发现很多文章甚至是一首诗里面都是蕴含哲学道理的,或者说最终干老师都会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对待这篇文章。我也发现每一个伟大的作家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家,孔子庄子老子不必说,苏轼、陶渊明、朱熹、孟浩然哪一个没研究过哲学呢。如果我们不懂哲学,我们不能用作者哲学的人生看待他的文章,那么我们怎么说解读透彻文本了呢。而理想课堂的第三个境界是实现人与知识、社会生活的共鸣,不懂哲学,我想很难达到这层境界。我们不求我们成为哲学家,但为了上好语文课我们还是要读一读哲学书的,比如《论语》《道德经》……他们是中国思想的源头,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

把理想课堂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感觉到自己离理想课堂的差距还比较大,需要改变的观念为数不少。但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

参考文献:

干国祥《理想课堂三重境界》

猜你喜欢
讨论文本解读预习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