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9-10-21 11:00崔欢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高中化学培养

崔欢

摘 要: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化学教学目标不再仅限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式以及原理。当前,部分高中学校的化学教学课堂存在大班化、封闭化、生硬化等问题,这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问题、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问题以及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意识;培养

前言:

高中化学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通过结合实验教学旨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动手中掌握化学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新事物,能够更有条理地处理问题。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充分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将高中化学的相关知识生动的展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

1、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利用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题型来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缺乏教学的灵活性。虽然实行高中教育改革很久,但由于许多高中的化学教师有着很长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思维仍然保留着过去老旧的传统观念。课堂上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和过去并没有太大变化。教师上课主要介绍的是高中生化学常用基础教学内容,上课方法主要采用枯燥的闭环模式。换句话说,高中生们是根据教师的指令,而非出于自己的主观需求,进行着被动且枯燥的化学学习。由此可见,化学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及时掌握化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学生容易对化学产生排斥心理。高中生缺乏自我思考的环节,也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培养过程。

2、高中化学创新性教学的教学原则

2.1教学直观性原则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演示高中化学知识点时,要讲究直观明了的原则。尽管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依旧需要直观展现具体的流程。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完全理解化学实验知识,提高自我的思考能力。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先做一个试验的科学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多做几个实验,发现自己在动手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在实验进行到一定阶段,让学生自主论证该试验是否是化学变化以及物理变化进行验证。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发现化学的乐趣。

2.2启发性原则

高中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探究性,通过信息技术方式能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启发性原则要贯彻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从实验前期准备、中期的操作以及最终结果分析等等。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感受到学习乐趣。学校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注重信息技术的利用,积极推动高中化学的教学改革。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单一的数字化指标作为教学导向,而是将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在校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2.3科学性原则

在化学教学中需要遵守科学性的原则,不能仅将目标约束在掌握化学知识这个层面。在高中化学教学构成中,需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树立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来不断的发散拓展。教师需要在化学试验过程中如何充分结合相关知识来生动展现具体原理。让学生在试验课堂中不要拘束某一块中,要以发散性的思想对试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过去老旧的教学理念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使得高中化学试验教学工作无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与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化学知识不同,在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须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业水平、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学习背景、爱好兴趣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来定制属于学生自己的教学进度。

3、培养高中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

3.1充分结合新媒体设备

在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已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无论是情境教育、角色互换、分组讨论等线下实践活动,还是知识点播、远程课堂、大V名师等网络教育,都能够使得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资源比较单调和枯燥。因此网络的出现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了高中生的学习兴趣。那些传统的教学设施和单调的学习环境已经不再满足高中生的当下需求,通过网络方式的新型教育,高中生所能接受的化学教学方式将不断增多。在动能教学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主要回答生活中的常见例子,然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物体具有动能的实际样子,进而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拉近学生于老师间的距离。在化学公式原理教学课堂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其产生化学变化的实际样子。通过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拉近学生于老师间的距离。这种方法类似于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因为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部分知识较为复杂而且抽象,高中生尚且无法较为有效的理解这些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手段来模拟具体的化学实验情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具体环节,而且学生对于细节的规范性也更加清楚。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不断回顾多媒体设备中播放的流程,避免一些低级错误的发生。通过最终实验数据的科学分析,可以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对今后的学习生涯也有一定的帮助。

3.2加强自主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遵守科学性的原则,不能仅将目标约束在掌握化学知识这个层面。在高中化学试验教学构成中,需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树立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来不断的发散拓展。教师需要在化学试验过程中如何充分结合相关知识来生动展现具体原理。让学生在试验课堂中不要拘束某一块中,要以发散性的思想对试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过去老旧的教学理念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使得高中化学试验教学工作无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要根据高中生各阶段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帮助高中生稳步扩充化学知识,逐步建立完善的化学思维,得心应手地解决化学问题。比如针对高中生的实验训练,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从元素组成到基本公式,再依次了解其组成的内在原理,这样稳扎稳打、逐渐完善的。

3.3加强自主学习的竞争教学方式

高中化学老师也要结合问题设计一些实际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或通过合作的方式发现问题,从简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老师提出问题设计实际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询问的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老师对学生合作分析解决的问题进行检查评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组中评选优秀学生等突出性的评价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相互竞争相当重要。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的从问题中入手,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是解决问题,从问题中获得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这在如今的学习方式中也被广泛使用。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鼓励教师开设体验式、互动式、开放式科学教学课堂。

4、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深入了解高中化学的教学问题,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克服当前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机械化的种种问题,是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发挥教学精神的有益嘗试。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必须克服教学困难,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同时在接下来应逐步扩大改革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让更多学生都能享受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卫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关键能力[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6(4).

[2]徐宾.化学学科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高中教师培训,2017(1):61-63.

[3]周如俊.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创新意识探讨[J].职教通讯,2003(4)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高中化学培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