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科研服务模型构建教师学习空间

2019-10-21 10:11陈思沙玉萍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陈思 沙玉萍

【摘要】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一种方式,它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加强了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发展了图书馆的用户关系。本文根据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教师学习空间的设想,以期为图书馆战略转型提供一点解决方案。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教师学习空间;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动态服务模式。它依托实体空间将资源、设备和人员进行有机聚合,从而进行知识交流和创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它被分成多种形式,比如供个人学习的“学习空间”、供团体研究和讨论的“合作空间”、供信息素养教育以咨询指导的“教学空间”等。不管何种形式的信息共享空间,都加强了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而以用户为中心的学科服务就是要确立用户在图书馆服务中的中心地位,加强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建立与用户的和谐关系。因此本文根据四川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情况和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实际提出建立“教师学习空间”,以期加强图书馆与用户的联系,形成图书馆与用户的良好合力,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建立教师学习空间的初衷

(一)解决教师使用图书馆的一些障碍。我校教师尤其是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大部分住在校外,在访问图书馆时由于路程的原因,往往会舍物理图书馆而选择数字图书馆。而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时,他们往往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我校图书馆的校外访问系统受资源容量和线程限制,无法提供全部资源供更多人访问;而院系资料室的资源又很有限,也无法满足教师的信息需求。笔者访问了我校十来个院系资料室和办公室的负责老师,他们都普遍反映学院办公室和资料室都没有充足的办公桌椅和电子设备供教师使用。办公条件的有限使得教师们在单位也无法充分享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因此图书馆有必要为教师提供合适的空间、设备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教师学习空间正是在这样的设想下构建,它能够解决教师在校外访问时的资源的问题,也能够解决在资源丰富情况下的空间和设备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学习空间还能够解决教师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交流问题,图书馆可以与教师形成更好的交流和沟通,而这种沟通可以促进图书馆与用户关系的发展。

(二)解决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问题。笔者在与很多教师的交谈过程中,有这样的感触: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的间隙无法打发时间。对于这种困境,教师的做法是要么回家,再匆匆赶来上课;要么就是找一个地方随便休息。究其原因,是学校没有提供更多的空间供教师休息和学习,教师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利用这种碎片化的时间。而碎片化可以说是目前社会的一个普遍特征,随着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碎片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人们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呈现碎片化的态势。因此图书馆可以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来打造教师的学习空间,为教师解决其碎片时间的休闲问题。同时图书馆也可以通过教师学习空间来引导教师熟悉和使用图书馆,从而逐渐构建图书馆的影响力。

(三)有效推广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教师在数量上虽然不是图书馆用户的主体,但是他们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的推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自主性不强,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处于“他主我动”的模式中。这种学习还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框架下进行自主学习。因此作为学校资源和学习中心的图书馆如果想让学生自主使用图书馆,教师的言传身教必不可少。传统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使得图书馆将工作重点一直着眼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而忽视了用户的需求和发展,因而导致图书馆在学生用户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不足。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来建立与学生用户的联系,借助教师的力量建立图书馆在学生用户中的影响力。因此,建立与教师的直接联系,取得教师的信任,让教师将这种信任在学生中传播开去,可以说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教师学习空间的建立有利于教师了解和熟悉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而教师的了解和熟悉又是其向学生推广的基础。因此,建立教师学习空间可以说是图书馆战略转移和服务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

二、教师学习空间构想

信息共享空间不仅包含了物理实体空间也包括了虚拟的交流空间。目前我馆所建立的信息共享空间主要是以虚拟的交流空间为主,比如学科馆员加入的各学院研究生QQ群、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与各学院主管资源建设的负责人和资料室教师建立的资源建设QQ群等。这样的虚拟空间的确建立了图书馆与教师及学院的联系,但是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我馆的主体用户以本科生为主,而目前图书馆与他们的联系明显薄弱,而与担任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的联系也同样处于松散连接和状态;再者图书馆与学院的联系也仅仅是以学科资源建设为主要任务的联系,对于教师教学科研的参与度不高,对于解决教师具体问题的贡献度不大。因此笔者认为还应该建立以解决教师信息需求的学习空间和虚拟的交流推广空间作为补充,来加强和完善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体系。

(一)以物理空间为主的教师学习空间。长期以来,我馆的建设都是遵循以资源为主的思路,忽视了用户的需求。而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建设恰恰要求我们把服务重点转移到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上来。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新馆建设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在新馆的功能分区中,用户的使用区域明显增加,比如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图书馆。我馆在这方面也有了初步的尝试(比如教育专题阅览室和新校区的休闲吧等),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服务功能的改造升级。一方面增加教师使用的舒适度,比如增加休息座椅等。另一方面要增加使用(下转第40页)

(上接第36页)方便度,比如无线网络环境、各种电子设备。再者就是增加沟通交流渠道,比如学科馆员值班等。以解决教师使用图书馆现实困难为主要目的的教师学习空间,应该注重教师的使用体驗。因此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经验的同时,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应该是我馆实施改造的主要参考标准。

(二)以虚拟空间为主的辅导员交流空间。20世纪60年代,我国逐步设立了高校辅导员制度。当时的中共中央、教育部等领导机构都要求高校要配备合适数量的辅导员来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在,高校辅导员的职能已经扩展到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学习咨询辅导、日常事务服务等更为宽泛的领域。可见,高校辅导员尤其是低年级的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也担任重要的角色。基于此,图书馆可以借助辅导员的力量来服务广大学生用户,建立一个合适的宣传推广和交流平台,也可以提升图书馆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建立书香社会,倡导全民阅读已经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此为契机,图书馆可以联合辅导员,在学生中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的阅读功能和服务,指导学生学习。同时,面对大学生的状态和特质焦虑水平在16年间(1993-2009)

不断上升,大学生焦虑问题日益明显的状况,阅读在帮助人们养护、缓解、治疗心理状况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谓之阅读疗法。在交流空间,图书馆可以和辅导员就学生的问题转化成阅读需求,然后通过辅导员将阅读方案向学生进行有效推广。教师(包括辅导员)在图书馆新型用户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该首先为广大教师解决他们在使用图书馆时的一些现实障碍,建立和维护和谐良好的用户关系,进而借助教师的力量发展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关系,促进图书馆和用户的发展。教师学习空间的建立无疑为图书馆发展新型用户关系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也显示了图书馆进行服务转型的诚意和决心。

三、结语

教师学习空间使得图书馆各种资源在一个空间中有机集聚,以求全方位满足教师的信息需求,同时给他们带良好的体验。在信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体验无疑增加了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時在我馆进行战略转型思考的关键时期,为我馆的服务转移提供一个小小的思路和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洪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15(2):94-100.

[2]郁晓华,祝智庭.基于个人学习环境的自主学习模型——层级式碎片化关联的设计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3):103-112.

[3]姚乐野,蔡娜.研究型综合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43-47+51.

[4]张立兴.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沿革进程考察[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117-121.

[5]辛自强.辛素飞.张梅.1993至2009年大学生焦虑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648-653.

[6]王波.阅读疗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研究数据管理服务体系构建及策略研究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