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 02:30徐唯佳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徐唯佳

【摘要】:高校身上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既要保证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保障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正确。在实践中,许多高校着重进行学术培养,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这块短板,高校必须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而心理咨询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方案,希望能为高校带来参考。

【关键词】:心理咨询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一、心理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一)心理咨询的任务繁重

我国高校致力于为国家源源不断地提供兼具知识技术和道德素养的新型人才。但是,由于时代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许多学生进入高等院校这个“小社会”后展现出了较大的不适应性,心理压力较大也找不到合适的途径排解心中郁结,再加上许多高校学生都是刚刚成年,心智不够成熟,也带有90后特立独行的气质,部分学生在与同学、教师相处、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大问题,其中突出表现就是与同学关系不融洽、矛盾较多、争吵较多。高校学生处于这种消极、矛盾激化的环境下,其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学生表示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幸福,压力较大,且与同学的相处不够融洽。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使得高校心理咨询任务繁重,如何使得心理咨询覆盖范围更广、更有效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灌输过多

调查发展,许多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采用同一种形式,即理论说教形式,教师在课堂中将较为枯燥的思政理论生硬地传递给学生,学生自然也难以吸收到思政理论的净化,自然也难以受到思想政治的良好熏陶与培育。高校学生的思维往往更加活跃,他们更加追求新鲜、有趣的课堂形式,所以源源不断的理论灌输会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提不起兴趣。此外,一些思政教师的心理咨询手段也不够高明,有的教师只把大道理、正确思想摆在学生面前,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理论灌输过多只会适得其反,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心理咨询的方法不契合现代学生的发展

我国高校素来以开放化、个性化、独立化的形象自居,大学生群体也是更追求个性和独立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秉持着权威模式,忽视了大学生的诉求,与思政教育相关联的心理咨询亦如此,可以说,高校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都缺乏一个民主模式,这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大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四)心理咨询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

如上文所言,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时间未得到更新与发展,其内在展现出了较大的落后性,同时,许多思政教育者认为仅靠思政理论宣传就能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他们甚至认为心理咨询是可有可无的。还有一些高校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障工作仅靠心理咨询即可,所以他们并没有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穿插心理教育。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可见我国高校并没有使得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甚至将心理咨询与思政教育割裂开来。

二、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一)信赖性原则

不得不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一些学生虽然患有心理疾病或者出现了心理问题,但是他们不想让思政教育者、不想让学校知道,甚至怀疑、不相信学校,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者在应用心理咨询方法时,要落实好信赖性原则。首先要先与学生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等到学生能够信任高校的心理咨询与思政教育时,再搭建良好沟通的桥梁,了解其心理的症结所在并慢慢开导学生、鼓励学生。

(二)学生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是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对象,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应用心理咨询时,要时刻以大学生为主,时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绝对不能脱离学生群体而想当然地进行心理咨询,这样才能使得高校心理咨询更具针对性,进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三)服务性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用心理咨询方法时,必须要树立服务学生的基本理念,必须要认识到心理咨询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为了管制和约束学生。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时,要采取适合学生的方式,也可提供多种方式供学生选择,这样一些隐藏了自身问题的学生也能大胆表明自己的问题。

(四)教育与咨询相结合原则

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大学时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不如意导致的。高校应用心理咨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着重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生涯进行教育和指导,使得有不当行为的学生尽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这样也能减少不良行为对其他学生心理上的影响,这样才能使得高校學生的心理问题在源头上得到遏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在平时的心理咨询过程中也要注意融入思政教育,将正能量、积极的思想政治理念传播给学生,学生的思想与心理才可能更加积极、开朗,内心的阴霾才可能消散。

三、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一)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普及心理咨询

高等院校以开放性、丰富性著称,绝大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是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党日活动、校报等宣传媒体众多,高校学生也会每天利用手机、电脑关注这些新闻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多利用这些媒体平台进行思政宣传与普及,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学校媒体进行了有力度的宣传,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时,也可借助思政教育的传播途径,向高校学生普及、宣传基本的心理知识,使得大学生先对自我的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初步的判断,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他们了解了基本的心理知识后,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心理调解。

(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带有一定的说教色彩,教育者处于权威地位,被教育者要按照教育者的想法行事,不能违背。高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始终处于不平等的位置中,这样大学生很容易滋生逆反心理,思政教育与心理咨询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咨询之前,要先与学生搭建良好的关系与沟通的桥梁,使得教育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放下自己的姿态,与学生平等交流,这样学生才乐于将自己的内心想法与心理上的困惑传递给教育者。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巧用心理咨询的技巧,在心理咨询乃至一些思政课堂上,都应以倾听为主,不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这样心理咨询与思政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的力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是一衣带水的关系。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学生后,学生自然而然能够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生之间也能更加友爱、和谐,学校也能渐渐形成融洽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所有学生都积极健康,其心理问题也自然会减少,心理咨询工作就更加轻松简单。反过来,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能够得到心理上的引导与教育,他们的内心也能渐渐健康、開朗起来,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可以说,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是统一的,所以,将心理咨询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是非常明智、有必要的。具体来说,高校要定期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时并行,这样高校学生就能得到心理上及思想政治层面的双重教育,两者双管齐下,能产生1+1>2的良好效果。其次,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要更新形式,引入多种多样的活动。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及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思政教育者可以为思想特点不同的学生度身定制不同的教育内容,为学生们带来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最终保障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更加健全。

(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咨询的整体素质

心理咨询本身就涉及众多方面的内容,其难度也是较大的,而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所以,思政教育者必须要保障自身的实力和能力。因为高校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所以他们的心理问题可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不乏一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如何为高素质高学历的大学生带来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是一大难点。所以,高校思政工作者自身首先要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咨询技巧,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者还要巧妙地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来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心理咨询的形式更加灵活,将其运用到思政教育中才能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活力,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高校思政教育者还要把握好心理咨询的精华所在,并全部应用到思政教育中,使得高校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者观念、性格的不足之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生们才能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论弥补自我的不足,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四、结语

现如今,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非常让人担忧,一些学生秉持着错误的政治信仰,还有一些大学生基于现实的压力滋生了较多的心理问题,而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僵化、老套,不契合现代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更新工作亟待开展,而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能够使得心理咨询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实现互补,这种特殊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秀琼,袁媛,林赞歌.积极心理学在东南亚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中的应用——以华侨大学176名留学生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30):47.

【2】张晶,田秋实.谈心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以基于学业预警的谈心谈话为例[J].考试周刊,2018(20):129-129.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