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为例,分析、比较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与观念。本文前两部分主要从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及特征两方面展开分析,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差异和舞蹈作品中表达方式的不同进行阐述,分析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不同的原因,更为深入的感知了中西方舞蹈的美,理解了中西方舞蹈美学理论。
【关键词】:中西方 舞蹈美学 比较
一、中国美学思想及其特征
从本质上来说,中国舞蹈思想以孔子乐舞思想为雏形,这是中国舞蹈美学的开端。在孔子乐舞思想中强调尽善尽美,美以善为标准,孔子的乐舞思想影响深远,就乐舞样式来看,故事的演绎可以通过歌舞来实现,在特定时期下,中国美学思想都以尽善尽美为核心。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的近代舞蹈美学逐步完善,舞蹈美学更强调内容,试图通过舞蹈动作和意境来展现内容,中国近代舞蹈美学思想也得以深化,中国古典舞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代表。
古典舞讲究“圆、曲、拧、倾”的基本形态特征其实是古典舞内收型动势的一种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比如站立的姿态,与芭蕾的平面打开不同,中国古典舞中的子午相要求演员身体部位呈现两轴三面,身体位置应处于不同的方向同时又互相映衬,从而达到平衡,从美学上说就是在参差错落中求平、求顺、求美 “倾”在其他舞蹈中也许是一个瞬间概念,或一个动作过程,而在中国古典舞中它却是常态,所谓逢拧必倾,身要拧倾而动是中国古典舞的训练内容及表现方面“圆”和“曲”则是一对线条概念,中国古典舞是“曲线”与“划圆”的艺术,我们熟悉的八卦太极图就是圆中有曲,曲合成圆,中国古典舞万变不离其圆的宗旨及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规律,曲线美的内向型动作特点等,无处不体现着划圆、曲线的审美规范。
二、西方美学思想及其特征
在西方,很多著名研究者都致力于舞蹈美学的深入研究,苏珊·朗格是符号美学的代表人物,其研究展现出了西方舞蹈美学思想的一大突破。苏珊·朗格认为,舞蹈是一种幻象,通过舞蹈首要行动来创造力的世界,并且力的世界是虚幻的。她认为,这就相当于物理的力,但实际上是虚幻的舞蹈的力。西方舞蹈美学观念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舞蹈美学的片而性与单一性,使得全新的舞蹈美学观念得以形成,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超越,对西方舞蹈美学观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典芭蕾舞是一种系统、科学、规范的艺术,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规范、严谨的训练体系。传统的古典芭蕾技术是建立在“开、绷、直、立”的美学基础上。“开”指身体从肩、胸、胯、膝、踝5个关节向外打开,双脚向外打开180度,身体最大限度的延长肢体的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范围。“绷”指膝关节与踝关节的绷直。“直”指后背挺直及膝盖挺直,使人有一种挺拔高傲的体态,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美的享受。“立”是指身体的直立、挺拔、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并把重心放在两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与芭蕾与身俱来的皇家贵族气质相得益彰。“立”会给人以轻盈、向上、精神的气质,而这些正是芭蕾美的体现。
三、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的差异
(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典舞之所以体现出“圆”的形态自然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影响,“天人合一”是古时候人们体悟的自然法则,中国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其“中庸”、“仁礼”等精神核心都追求“和谐”,讲到大国的立国之道,达到“天人合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中庸”、“和谐”,反映中国的舞蹈当中所呈现的就“曲径通幽”。中国古典舞的所有运动的路线和程式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圆”,“圆”是中国古典舞所讲究的舞蹈规范和质感表达,中国人的性情自古以来就有内敛、谦遜、稳重的一面,中国的舞蹈质感也映衬着内收、低空、含羞的表演。
西方芭蕾是在欧洲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的通知下产生的,因此在当时反映出高度的理性主义和对人体强烈的控制欲望,而在今天体现为反自然“超越人性”的美学追求。西方文明的源头除了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同时基督教也是西方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在西方文化不断发展中,基督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舞蹈自然而然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舞注重精气神,重视意境与动作,多是舞蹈内容美的体现 西方芭蕾舞注重的是一种气质,重视“力的幻象”和“张力结构”,舞蹈中更多呈现的是形式美。当然,从舞蹈审美角度来说,内容美和形式美在舞蹈中是缺一不可的,这是由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导致的。
(二)中西方在舞蹈作品中表达方式的差异
通过对中西方舞蹈美学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对舞蹈美学研究的着重点是不同的,中国美学的视角分别着眼于舞蹈境界和舞蹈动作,认为舞蹈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提及“舞蹈境界”必定是高雅的,表演者与观赏者一定是进行了心灵的沟通,观赏者才从中体会到了舞蹈之美感。
西方的舞蹈动态主要由三方面所体现:首先,西方的人文世态是开放与接纳的。第二、西方的芭蕾舞一直被人所称赞,其中就是它科学的人体线条运动,这得益于西方人对自然科学的较早发现和运用。第三、中国舞蹈的“示意”,西方舞蹈就崇尚“示形”。在西方传统的理性、再现的思想中,其艺术的表象更是如此。西方人善于事物的逼真再现,并且以真实的揭示和摹仿为审美的标准。
西方舞蹈美学思想同样有着巨大的价值,然而和中国的美学思想却是截然不同,更偏重于形式主义的研究。西方美学思想反对把舞蹈作为人类个人感情的一种宣泄,容易忽视形式问题,不像中国舞蹈美学思想,会用某一种舞蹈动作来突显人物情绪,达到感情渲染的效果。另外,它还提出了“力的幻象”和“张力结构”的观念,这就涉及到舞蹈中虚实表现的问题,动作为实,情感为虚。舞蹈动作被覆盖后,就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了,就变成了舞姿。这与中国舞蹈美学思想是不同的。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舞蹈以中国古典舞为代表,西方舞蹈以芭蕾舞为代表,中西方舞蹈在审美特征、动作形式以及表现特征等方而存在一定差异,中西方舞蹈美学也因此各具特色。
作者简介:赵晓婕(1995年6月),性别:女,学历: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舞蹈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