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佩
【摘要】::在新时期以来,国内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越来越重视,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品德的培育,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内容为切入点,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分析了将心理教育的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措施,希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及思想,最终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我国高校更加注重培养才德兼备的青年人才,绝大部分高校都是非常重视专业知识教育的,但是许多高校却不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德育教育不够完善。而心理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但是在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是其中的短板,为了推进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先弥补心理教育这块短板。同时,社会上出现的一起起大学生犯罪案件触目惊心,让人震惊,例如“马加爵宿舍杀人案”、“林森浩投毒案”等,在这些案件中,大学生利用了残忍的手段杀害了其周边的人,其心理扭曲程度非常严重,这使得社会及高校不得不重新审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了遏制大学生错误、扭曲的思想扩散蔓延,必须加强心理指导和思想教育,使得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管齐下,使得我国高校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地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简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会接受不同程度、不同深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思政教育以马列主义为主要内容,以历代领导人的思想内容为主干,以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为重要内容,并将上述所有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接收到这些思想观念并逐渐用这些思想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哪些行为、想法是错误的,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并引导大学生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净化自己的思想。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然能够使得高校培养出一批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学生,这些学生能够发挥带头作用,其他学生也会以他们为榜样,模仿品行高尚的学生的行为,积极形成正确的思想。
心理教育主要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暗示的方式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心理教育会先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情况为其带来针对性的教育,确保每个学生都心理健康。在高校,心理教师往往会针对大多数学生共有的问题及困惑展开心理指导与心理帮助,此外,对于一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教师还会展开一对一地指导,力争使得这些学生消除自身的心理障碍,改变自我的病态行为,重获健康心态。
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区别如下: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隶属于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社会政治学,后者是心理学的内容。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教育模式、手段有较大差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向学生讲述思政理论,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氛围逐渐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使得学生模仿榜样的行为,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行。而心理教育的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从更多时候来说,心理教育往往针对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这些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辅导,心理教师通过和这些学生谈话、聊天的方式逐渐使得学生消除内心的阴霾和恐惧,心理逐渐变得健康起来。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倾向性,力争使得所有学生都能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而心理教育是为了使得学生获得心理健康,不带有说教性质。
二、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分析
在以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思政课程这一方式进行,授课完成后要进行应试,这样一来,一些学生就本能地排斥思政教育,同时,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也是不科学、不全面的。此外,在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心理教育课程相对较少,甚至缺乏心理教育,可见高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程度不高,正是因为心理教育不足,所以许多大学生踏入社会时或者是遇到一些重大事宜,往往不知所措,心理素质较差,甚至难以通过社会的一些考验。最后,高校缺乏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及心理教育活动,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扩散发展,严重影响其健康生活,甚至还会影响他人。
(二)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校的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的生理基本已经发展成熟了,但是许多学生的心理还是不够成熟。同时,现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其思想更加多样化、开放化,他们通过网络与外界的联系十分紧密,但是外界环境出现大变动时,也会造成这些大学生的心理波动。总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环境是十分个性、丰富的。
(1)更具智慧。正如上文所说的,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他们在多年的学习生涯中渐渐养成了逻辑思维,其行为也较有逻辑、有条理,思维也较为清晰、简明,且能够站在一个较为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
(2)适应能力增强。大学好比一个小社会,大学生进入到大学校园中必然会受到大学环境、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变得更有适应能力。
(3)情感更加丰富多样。大学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环境较为轻松,大学生在这种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能度过丰富、有意义的四年学习生涯,其情感自然也能得到释放,大学生的情感还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終会变得更为丰富。
(4)批判性思维较强。大学生具有独立的思想,同时,大学生成长于新时代,其思想观念自然也是更加自由、灵活的,所以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而且大学生不是被动吸收新的知识信息,还会加以思考,将自己的意见融入其中,其批判性思维十分突出。
(三)心理教育地位不断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高校也不再单单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注重对学生的内在思想的培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心理教育融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渗透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最后,我国高校中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员,也可以组织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心理方面的技能培训。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整合的有效途径
(一)高度重视思想,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
在过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注重心理知识的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则偏重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的最终效果。管理者应打破对传统认识的误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依托并承载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应充分认识到两者可以相辅相成,而不能分割开来。
(二)在技能与方法上的整合
在知识、方法以及技能方面,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应当互相促进,增强应用的灵活性,积极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发挥教学方法的天然优势,在一种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着重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传统,用改变来应对矫治性教育的被动反应,积极引导并发展教育,通过课堂内的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调节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进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在另外一种层面来讲,心理健康中心理咨询以及心理辅导的方法,重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效果,通过具体的心理资源,能够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有效得到治疗,在治疗中找到情感和心理的平衡,以更好地心态来应对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竞争,进而实现思想政治当中的特殊教育的效果,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
(三)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大学的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在当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货币崇拜和极端個人主义对以往的“象牙塔”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有些学生无法抗拒诱惑,在心理甚至思想上产生了波动。针对于此,我们应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不断对校园文化的功能加以改善和创新。
(四)加强“两课”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力度
“两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至关重要,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关键一环。然而,“两课”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对大学生心理规律的认识存在欠缺、对于其心理状态的把握不够到位。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是建立在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的内化程度之上的,而内化的主观条件是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只有通过心理教育,才能实现心理结构的培养,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为基础,是无法实现的。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状为基础,结合其政治、道德、思想以及心理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规律,进而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课程,帮助学生通过知、情、意、行的实践活动,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自身健康完善的人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当前中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管理者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整合。这对于教育资源的节约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都具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洪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24):100.
【2】骆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