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
摘 要: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项目管理课程的设置,使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本文以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加以展开分析,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项目管理;高职院校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应用策略
前言:
在教育制度改革的推动下,加快了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让高职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高职教育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相关教育设施方面,均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基于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加大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可谓十分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际应用能力,达到了既定的高职教育工作的目标。为此,系统思考和分析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明确项目管理目标,梳理并科学处理学生管理中涉及人员之间关系
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属于90后,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由此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首先应该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当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以后,拥有很多经验,借助构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帮助辅导员老师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调整方案。并且根据不同人员的职能、特征及作用等加以分类,划分具体的任务,有利于高效管理学生工作。具体来说,主要从规划方案、识别、项目管理的参与度及管控参与等不同方面加以体现。通过分析可知,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到辅导员老师、校领导、学生干部以及普通学生等不同群体,应科学处理之间的关系。具体的职责关系如下表1所示: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老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并积极向校领导汇报说明,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得到上级领导的帮助;同时和学生干部实施交流,表明具体需要,说明其他学生的状态,对学生干部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使其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此外,辅导员老师应该把控好和学生干部间的关系,积极进行交流,发挥出学生干部作用,达到既定的学生管理工作目标。
二、加大对学生管理实际问题的解决力度
通常情况下,虽然项目管理方案得以明确,不过具体开展的过程当中依然会碰到不同类型的问题。针对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教师应该紧密参考实际的状况,一旦发现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后,需要立即进行解决。实际上,在此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人才的大量流失与资金供应不足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干扰,所以,为了有效解决,应该明确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加以有效处理。比如:某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遇到的一个难题为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数量较少,有关管理人员的数量严重缺失,难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2]。实际上,纵观当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情况,此问题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由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基于提升工作效率,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需要把项目管理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依靠构成独立的项目小组的方式,紧密联系具体的状况,制定出科学的策划实施策略,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减轻了辅导员老师的工作负担。与此同时,具体在开展的时候,应该明确具体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制定出科学的目标,以其为核心,不断落实项目管理方案,在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基于规避项目落实过程中形成不同问题的目的,应该及时发觉存在的各种隐患,借助科学的调查方式,开展校园走访工作,以便深入掌握具体的实施状况,达到既定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
三、构建学生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项目管理与校园网络建设的结合
在将项目管理应用到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构建学生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并且实现项目管理与校园网络建设的有效结合。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增强对学生管理的质量,落实不同的教育活动计划,进而达到既定的学生管理工作目标。一方面,有关质量标准应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加以合理制定,达到有效量化的效果。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高职院校中学生们的关注事物也发生了变化,校园网站、校园论坛等成为新鲜事物,吸引到更多学生的眼球。因此,应该凸显出校园网络建设的作用,将项目管理和校园网络建设紧密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有关技术人员,积极开发出项目的应用管理系统,并利用丰富、正确的校园网络文化内容,带给学生较强的吸引力,约束并规范学生的言行,如此,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便于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提升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此外,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校园网络运行情况的检查,实现层层监测与管控,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加以改进和完善,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質量。
结论:
从此次论文的阐述和分析当中,可以获悉,系统分析与思考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将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当作核心的研究内容,从以上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明确项目管理目标,梳理并科学处理学生管理中涉及人员之间关系、加大对学生管理实际问题的解决力度、构建学生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实现项目管理与校园网络建设的结合。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可以得到有关高职院校教职工作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相应的借鉴和帮助,以便增强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进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轲.浅析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8,175(121):1850-1856.
[2]陈超,李冬新.项目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163(183):1219-1224.
[3]葛皎丽.项目管理理论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114(112):107-108.
[4]罗茜,曹越.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8,165(109):1280-1285.
[5]皮连根,孙海波.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J].考试周刊,2018,175(163):1650-1655.
[6]虞昌亮.基于项目管理的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管理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1):73-77.
[7]王奥,唐好.高职院校学生艺术团项目管理与课程建设探索——基于共性传承与个性发展的比较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4(05):53-55.
[8]葛皎丽.项目管理理论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