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10-21 09:55曹红
青年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曹红

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培养途径,帮助学生完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从小到大, 我们一直都在读书, 阅读的书本也有上百本之多。但是, 读书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阅读并不是仅仅看一篇文章, 看一本书, 知晓文章或者书本中的内容。阅读应当要挖掘文章和书本中更深层次的含义, 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行, 提高自己的品质, 完善自己的人格。阅读能够让人变得睿智, 减少一个人犯错误的可能性;使人分析问题更加缜密细致。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才能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而大多数老师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思维,认为掌握了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应试。其实,通过语文课本作为阅读建材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还应当及时地向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学习的课外读物。

(一)过于注重课本内容与考试内容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小学生的阅读培养,从中不难发现这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慢慢地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与爱好,这就导致了能力培养的不到位。

(二)教师的引导不到位

许多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量并不重要,因此就忽视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教师对于学生引导的不到位,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养成正确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本国语言与文字,能够理解本国语言文字的所代表的含义与魅力。字、词、句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基础上的提升,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习开展的基础,阅而不解,无论学习什么都将事倍功半。古人有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二字,“阅”用眼而入脑;“读”用嘴而进耳。由此可知,阅读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综上可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形成阶段,阅读的开发促进作用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

三、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 制造教学氛围,刺激学生主动阅读

在教学的過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程度,教师应该以这些学生不同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设置真实有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学习当中,逐步引导其思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对课文内容进行实体情景的模拟在小学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小学语文的课堂当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把内容完整的讲述出来,更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产品等有趣味性的工具来向学生展示课文中出现的事物,并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令其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

(二)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主要是指在不需要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行积极地进行阅读的所有行为。阅读习惯需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而阅读习惯的形成需坚持以下几点:每天坚持阅读;阅读时集中注意力;阅读的同时学会思考与牢记;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有目的性以及计划性地进行阅读。

(三)丰富教学内容,重视课外阅读:

在中国文学中,名篇名著不胜枚举,在教学大纲与要求之外,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广泛的阅读,丰富教学内容与重视课外阅读无疑是有效的手段。在教学大纲之外,适当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有针对性与选择性的内容拓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课外阅读,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目录与要求,有效的评价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也真正重视课外阅读。

(四)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上,情景教学法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比赛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具有竞争性质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小组阅读法、父母陪读法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总之,加强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含义,通过沟通引发思考,把正确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林敏. 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吴洁.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29-130.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