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散文)

2019-10-21 08:47李楠佳措
青海湖 2019年5期
关键词:海德格尔摆渡人生命

李楠佳措

生与死,古往今来被许多文人墨客所书写。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逃不过的便是死亡。或“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每个人都有离开时间的那一天,绝对不能忧虑于死亡的痛苦而一蹶不振。

对于信仰佛教的我来说,我感觉生命的轮回、前世的因果,缘生缘起,有生必有死,看你怎么去选择,如何去把握。每一个人的活法都不同,或有苟且偷生,或有勤奋好学,“向死而生,反求诸己”。人终究要死亡,不能因为这个必然的结果而直接过早地选择死亡。

马丁·海德格尔提出生死概念,他仔细又理性地推理详细的“死”的概念,经过很多次的讨论,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逃避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只要一个人没有离开这个世界,都应该对生命充满渴望,不可以总是忐忑于死的方向,花了眼又迷乱了自己的心,曾经看抗日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内心无比振奋,也不怎么理解“生要生得伟大,死要死得光荣”,只感觉“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很可贵。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舍己为人,活着就是伟大。生命就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慢慢长大,开花结果,经风吹雨淋日晒,把最好看的一面展示给懂得欣赏它的人。

母亲十月怀胎,用温暖的子宫营造出温暖的小房子,然后,处处留心,怕惊扰了腹中胎儿的安静生活。新生命的出现,带给了父母慰藉,离开母亲的子宫,“生”这个字就应该让人尊重,“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的权利,我们就有义务对生命满怀敬畏。

“向死而生”这个词该怎么形容才会更加贴切呢?不说别人,我想起了那个一度在深夜流过泪的高考。2016年我高中毕业,那个夏天高三学子起早贪黑、刻苦学习的身影随处可见。看着倒计时牌上逐日减少的数字从三位变成两位,看父母平时小心翼翼为我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时,我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狠狠努力了一把。6月很炎热,但是我的心好冰冷,随着高考分数揭榜,我哭了很久。那天是我19岁生日,我曾答应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便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如今愿望落空了,一切都没如我所愿。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是难熬的,我的忙碌和用心在成绩公布时显得苍白,那种渴望期待的心情随即便丢了,我开始想自己究竟何去何从,如何弥补这个永远的遗憾。我望着穿过的校服和做过的一套又一套的试题,很悲伤和荒凉。更加难受的是父母脸上没有了笑容,他们一直骄傲的女儿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失落、自责充斥着我的心。19岁留给了自己一个伤口,我变了,一个热情开朗的女孩从嘻嘻哈哈开始变得安静了,我问自己怎么办,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大學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还是再次出发选择复读。纠结、心痛让我看不到以后的自己该如何面对和选择。

心如死灰的感觉让我失去了动力,最后决定放弃复读,来到了现在的学校,城市很干净,同学很可爱,一切却不是我想要的。我把遗憾埋在了心里,依然铭记当初答应自己的一切。我在努力、在提升,我要把遗憾用另外的方式去补救,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女生,怀揣着希望和遗憾。我时常会感谢不完美的自己。20岁的那天,独自一人买了张火车票去重庆,那种心情让我知道自己是大人了,一个人踏上旅程,多多少少的感慨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启示。身在别人的故乡,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自信。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只要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内涵,你就会活得更加精彩。回想起了19岁那天的自己,彼时的我变得坚强、勇敢了。这是我19岁青春的心痛,我很庆幸自己的努力,对于成长,这就是我的“向死而生”。我刻骨铭心的回忆、我的青春和我度过这一关后的自信,都是我宝贵的收获。

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个小时和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由此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生命就是一个减法,吃一顿就少了一顿。而亡则是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有时候,以“死”激发“生”的欲望,就像先贤们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个人精神上的“生”的觉悟尤为可贵,要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不可一味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生自灭”。

我喜欢吉克隽逸唱的《向死而生》的歌词——在秋的原野停泊,看星河高低错落,淋湿我的过山车,君不见沧海浩瀚磅礴,向死而生的辽阔,信天翁在苍云之上,俯瞰之外皆是远方……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这让人容易迷失,而死亡可以时时刻刻让我们明白活着的意义。

有这么一个人,鲁迅先生将他的著作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就是司马迁。他10岁时随父至长安,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授业,38岁时做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的图书。因替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他用一生心力,艰苦劳动,忍受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了《史记》。这就是死而后生的诠释。

初读《摆渡人》,扉页上写着: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人命运的摆渡人?其实唯有自渡才有可能力及其余。只有活着                           才能做到向死而生。

猜你喜欢
海德格尔摆渡人生命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做自己的摆渡人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摆渡
张嘉佳《摆渡人》定档12.23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摆 渡
格拉斯及其作品《狗年月》
从疲惫中被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