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6-0062-01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注意提问的多向性、艺术性,把握问题的时机和火候,给学生留有积极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有效提问呢?
1.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提问
受到长期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主动和教师交流,更不愿意向教师咨询问题,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畏惧心理考虑。谦虚的学生总是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多,不够好,甚至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成绩不好就对不起教师。所以在这些自卑心理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选择逃避教师的眼光,他们尽量不引起教师对他们的注意。这在当前初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种不良因素对教学过程形成了阻碍。如何去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打开学生的心结,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可以教学中来。鼓励学生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中,课堂是教师的天下,而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适当做一些改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客体而已。所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比教会他们一个问题要重要很多。交流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没有交流就必然会成为闭门造车。所以,鼓励学生大胆去提问,是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学习上帮助学生,而且还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重要影响。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会给集体带来活跃的气氛,一个喜欢交流的人可以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所以从初中语文教学做起,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至关重要。
3.提问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化难为易。且提问要有创新性,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在提问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就是提问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理。通过提问的深入,让学生思维也逐步深入,这样逐步把知识转换成了能力。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初中语文中散文《背影》表达的是浓浓的父子之情,教师直接提问学生“文章怎样表达父子之情的”,会让学生难以组织答案,无从回答。但是如果提问“几次写父亲的背影的”,“‘我流了几次眼泪”,这样学生就会逐步地思考,慢慢地理清思绪,就会找到答案,理解文章的情感了。
语文课程的学习特别需要学生发挥思考能力。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问的问题没有创意,就会使学生失去思考的动力,甚至对课堂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有创意的问题,并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集中精神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授《沁園春·雪》这篇词的时候,可以提问“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你还能找到表达相同感情的诗词吗”,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搜集资料,将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4.把握关键,连珠设问。捕捉时机,归谬设问
这种提问教师往往是事先设计好了,先预测学生会有什么回答,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有追问的性质,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前边写的是植物,后边写的动物,用“单是”一转折,把动植物分开,前总后分,突出静景和动景,描写夏季百草园趣味无穷,是“我的乐园”。那么这段分析显然是关联词语起的作用,可以看得很清楚,是分两个层次,凡是讲读课文里的重点段都教给学生一个方法,这样不断练习,揣摩运用,
教师抓住学生理解问题不正确、不全面之处,通过提问,进行归谬延伸,让学生意识到错误所在,并自觉进行纠正。例如讲“牺牲”一词,生:“牺牲”就是人死了的意思。师:那么有人因病而死或不小心被淹死就是“牺牲”?生(意识到不对,改说):“牺牲”就是好人被坏人杀害,像刘胡兰可以说是牺牲。师:罗盛教奋不顾身跳进冰抢救朝鲜儿童而死,称得上“牺牲”吗?生:罗盛教的死,也称得上“牺牲”。最后,通过师生共同努力,终于准确地掌握“牺牲”的含义。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富有艺术生命力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控制手段。它也是一门研究不完的学问,也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不断地探索课堂提问的规律,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从而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