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赋予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动力

2019-10-21 08:03姚小霞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深度学习学生

姚小霞

【摘 要】 深度学习既是实践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核心手段。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老师多措并举,创设价值话题,促进深度思考,同时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结合实际过程中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而全面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深度学习;思维品质;学生

知识获得只是语文浅层次学习的目标,核心素养的提升依然有赖于深度学习的过程。深度学习不但能够全方位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够锻炼其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探讨深度学习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

一、创设价值话题,促进深度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其实也是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这种交锋体现在具有启迪意义的提问上。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给学生提供真正具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学生和老师之间才能形成对话。平等的对话中,才会闪现智慧的火花,才会出现真知灼见,这种对话不但可以提升课堂层次感,还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例如学习《去年的树》这篇课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览全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交流话题。针对本课,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小鸟要坚持寻找树并为它唱歌?”学生的解读是因为小鸟和大树是朋友。这样理解虽然也没有错,但是并不够深刻,因此老师可以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既然别人都告诉小鸟,大树已经不复存在,被砍成了细枝,做成了火柴,甚至火柴都用光了,为什么它还要坚持为烛光唱歌?”追问之下,学生陷入沉默。这时学生会重新翻开原文捕捉细节,他们会意识到小鸟的行为不仅仅是出于和大树是朋友的缘故,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它是在履行对大树的承诺。这种承诺让小鸟不断地追寻,尽管它知道大树不在了,但是它还是希望为它唱最后一支歌,不管大树是否能听到。

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中,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小鸟行为背后的原因,就很难弄清楚课文的深层内涵。因此,老师通过这些有启迪意味的问题,能够深化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逐步挖掘课文的内涵。

二、引领自主阅读,链接真实生活

教师想要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必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是否得到了尊重。这种自主性就是将学习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为了提高自主阅读的效果,老师需要在教学时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理解中掌握知识,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又可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例如,老师在讲解《不懂就要问》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来思考课文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尽管孙中山可以流利地背诵课文,但他还是向先生询问课文的含义,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具备怎样的品质呢?先生又是如何看待孙中山的行为呢?”学生通过对自身学习经历的联想,能够体会到孙中山是一个对知识孜孜追求的人。因为很多学生在上课时习惯了处于被动位置,从不质疑老师的教学内容,也不举手发言。正如课文中描绘的其他学生,他们虽然并不理解课文的真正涵义,但是由于害怕先生会因为过多的提问迁怒于自己,所以习惯性沉默。唯独孙中山不怕。他甚至为了得到知识,宁愿挨打。这份可贵的精神,学生在初学时并不能真正理解,但是老师如果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也会真正明白这篇课文的内涵。

老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對课文产生深层次的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因势利导,主动将知识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升实效性。

三、强化有效引导,激活已学知识

深度学习,其实也是重建以往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着眼于当前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这种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促进深度学习。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激活已学知识,这样不但巩固学习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例如,学习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整首诗主要写的是诗人在秋雨初晴时分在山间的所见所闻及幽居的怡然自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诗词风格,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回忆与之类似的诗词。如果学生确实记不住了,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比如,“姑苏城外寒山寺,下一句是_____。”学生会很快答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它和《山居秋暝》一样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那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学生经过重读会发现《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遣词造句上,更重要的是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借助于山水表达自我想要归隐的意志,后者主要写的是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茫然之情。通过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对比体会,就可以很清楚地将写作风格及情感理解透彻。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引导,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温故知新,让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了进一步的探索欲望,从中挖掘出更为丰富的内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深度思考、深入探究的思维品质,也让教学质效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永.基于深度学习的群文阅读教学路径探微[J].教学与管理,2019(14):36-38.

[2]李云慧.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J].新课程(中),2019(05):45.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深度学习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