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轩?王慧
【摘 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到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0例丙组与50例丁组,分别采用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压情况。结果:对比而言,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而言,干预前两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并无明显差距(P>0.05),干预后,丙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更明显,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突出,一方面能够控制患者血压,另一方面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老年高血压;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48-02
高血压为临床高发病,因为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人数逐年上涨,其已发展成 心脑血管疾病,百分之七十多的脑卒中百分之三十多的冠心病。研究表示,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主要以控制血压为主,减少不良反应,而科学的护理方法为行之有效的策略。而延续性护理为一种新興护理方法,是医疗发展的产物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既能保证患者的依从性,又能加强预后,作用明显。为此,本文选择近一年到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主体,对比延续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近一年到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50例丙组与50例丁组,前者平均年龄77.16±10.25岁,平均病程6.16±3.25年;后者平均年龄77.56±9.41岁,平均病程5.98±3.54年。所有研究对象皆满足老年高血压诊疗要求,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并无重大疾病,具且基本资料比较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丁组应用常规方法护理,药物护理、健康宣教等。丙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措施有:第一,构建档案。记录患者信息,包含现病史、检查结果等,构建相关档案。另外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构建系统性护理计划。第二,个性化教育。结合患者文化程度进行教育,对于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应用多媒体讲解高血压的危害,且介绍血压控制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针对文化程度稍高的患者,可以介绍一些疾病知识,例如高血压发病机制与药理作用。同时,护士还需同患者习惯相结合,指导其合理饮食与运动。第三,电话随访。一个星期一次电话随访,掌握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理状态,给予对应指导,且叮嘱其注意一些事项,提醒及时到院复诊。第四,门诊随访。叮嘱患者一个复诊一次,由医生评估,掌握患者生活习惯,有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1.3评定标准
第一,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包含恶心呕吐、咳嗽、下肢浮肿,不良人数除以总人数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第二,对比两组血压情况,其中包含舒张压与收缩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而言,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对比两组血压情况
对比而言,干预前两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并无明显差距(P>0.05),干预后,丙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更明显,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当前,老年高血压疾病无特效药,需要患者长时间用药控制血压。而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因为记忆功能与认知功能下滑,无法准医嘱服用药物,致使血压得不到良好控制,激发并发症发病率,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而在临床上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效果,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表示,延续性护理方法应用到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不但可以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还能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治疗信心。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对比而言,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而言,干预前两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并无明显差距,干预后,丙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更明显,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突出,一方面能够控制患者血压,另一方面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值得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静.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8):67.
[2] 肖木金.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
2018,37(32):117-120.
[3] 姚翰韬.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合并营养不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8,16(03):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