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丽
摘 要: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新课改当中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就必须要在教学当中重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将重点围绕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与培养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问题意识;激发与培养
引言:
问题意识指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同时积极寻找解决方式的主要心理状态,它是一种主动且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激发和培养问题意识,能够促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不断进行思考和发散思维,敢于且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目前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普遍存在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科学诱导,激发问题意识
(一)强化课前预习,激发问题意识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实际上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基本都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将教材内容大致浏览一遍,不仅没有分析文本内容,也没有产生疑问。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在预习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授《爸爸的花儿落了》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具体上课时间及课时安排,从而确保学生都能够合理安排预习时间。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比如:课文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只是指爸爸所种的夹竹桃凋谢了,还是另外隐藏有其他的含义?在课文之中哪一段写的是眼前的事情,哪一段写的是作者回忆的事情,作者是怎样将其引出来的?文章最后作者所默念的话语具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重点从文章内容主旨、中心思想以及记叙方式等多个方面去提问,使学生在学习当中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渐渐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1]。
(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当中都没有问题意识,因此整体学习兴致并不高。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授《丑小鸭》这一课时,就可以创设出这样一个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和丑小鸭当中的主人公基本都耳熟能详,那么今天再次品读《丑小鸭》之后都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呢?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丑小鸭最后能够变成白天鹅?我们从这个故事当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进一步发散思维,从而激发问题意识。
二、注重引导,培养问题意识
(一)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可能会对某句话所隐藏的含义存在疑惑,可能不太理解有些文本的表达方式,但是这些大家都不敢说出来,或者是不会提问,长时间下去就导致问题越积越多,不但会影响学习效率,还會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出现恶性循环。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及教学态度,加大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促使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敢于提问,以此培养问题意识[2]。例如在教授《伤仲永》的时候就可以举办一次“为什么方仲永会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位平庸之辈”的辩论活动,在这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促进思维发散,深入思考并探讨为什么方仲永在长大之后会“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渐渐培养起问题意识。
(二)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
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之后,教师还应还要在日常教学当中渐渐将提问的方式渗透进去,并在适时提出问题之后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授《黄河颂》这一课时,就可以先提出:“《黄河颂》这个题目当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对文本标题进行推敲,并在文章当中针对一些关键词句和文本结构适时提出问题。譬如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歌颂黄河,但是在这之前都是进行蓄势,同时有一个字发挥着统领作用。这就可以让学生重点对其进行思考。适时提问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及内容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好奇心,从而加强问题意识。
(三)给予有效评价
在经过上述的引导和培养之后,学生基本都会具备一定问题意识,但是却未真正建立起问题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其实施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加大课后巩固及练习,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问题意识。在每一次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或者是课堂讨论完成之后可以专门留出一个评价环节,可以进行一对一评价,也可以实施总体评价。积极鼓励学生的提问、思考方式,并辩证分析思考结果,从而强化学生学习动力及学习自信心,更好地保持问题意识。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它关系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前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课时巧妙设置问题情境,课后激励引导,以此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海丹.学生问题意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8(21):38-39.
[2]王怀安.初中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新课程导学,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