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粮生化能源(衡水)有限公司于2006年7月注册成立,2012年果糖项目建成并投产,2013年5月份转运营,注册资本18,62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2956万平方米。专业生产及销售淀粉糖异构化糖,年产10万吨果葡糖浆、25万吨麦芽糖浆。公司地处河北东南部的衡水市,位于北京南、石家庄东,东临沧州及山东德州等地。周边原料丰富,交通通畅便捷,产品主要销往国内。从2017年起果葡糖浆产能大于需求,市场竞争持续激烈,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对手成本优势,公司利润空间逐步降低。为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降低成本费用,结合中粮生化推广的SAP管理系统公司引入标准成本核算方法。标准成本法是以合理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对比分析成本差异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有效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关键词:标准成本法;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29-0063-02
一、研究背景
1公司基本情况
中粮生化能源(衡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水公司”)是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麾下的大型生化能源企业之一。公司地处河北东南部的衡水市,周边原料丰富,交通通畅便捷。公司专业生产及销售淀粉糖,年产10万吨果葡糖浆,25万吨麦芽糖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是国家重点扶持实施的生物质工程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符合国家清洁生产的要求。生产主要原材料是食用玉米淀粉,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可靠的双酶法制糖、固定化异构酶异构、色谱分离技术分离果糖的生产工艺从淀粉中提取糖浆。
2019年公司拟扩建年加工玉米30万吨项目,建成后是国内单线生产能力较大的玉米淀粉生产装置,属国内同行业大型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为以后进一步发展淀粉深加工产品打下坚实原料基础。通过转化30万吨玉米,可以缓解地区的“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新增直接就业50余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地区财政收入。
2目前的经营现状和成本管理弊端
衡水公司在成立之初,主要客户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销售稳定附加值高。近几年国内市场处于低迷状态,随着大家对饮料消费价值观的转变,碳酸饮料不再受大宗消费者喜爱,可乐销售逐步走低;加上竞争对手的进入,低价格恶性竞争,严重影响市场价格,利润日渐下降。公司内部管理属于粗放式管理,成本控制不够精细,存在管理弊端。
(1)不能随时计算产品成本。衡水公司采用NC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成本结算只在月末结账时进行,平时不能计算成本;且手工线下统计成本进行分配,智能化程度低,人为因素多。
(2)业务部门没有成本核算概念。月末由财务人员进行成本核算,生产车间只进行原辅材料、产成品的存货盘点工作,并编制生产报表;而对成本日常的精细化管理没有关注,不清楚产品成本的合理区间,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每项业务对成本高低的影响。
(3)业务人员不了解成本构成。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辅料、动力能源及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由财务人员日常在账上归集,月末一次性结转至分产品成本。但最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生产部门不了解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情况,以及每项作业对成本的影响。
3标准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点
降低成本费的同时,为了提高竞争优势,满足顾客在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要求,需要找到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并指导生产经营。公司借助SAP系统实施标准成本法,其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便于公司全员加强对成本的了解。引入SAP管理系统后,每天生产人员按实际原辅材料的投料量、动力能源的耗用量录入SAP系统,每天按产量报收货量,对本产品的耗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关注,随时掌握成本耗用情况。
(2)便于成本细化。标准成本法月末把当期成本控制的成果在当期销货成本和利润中直接呈现,SAP系统从生产经营前端推送到会计凭证,大大简化记账程序,成本计算方法简单直观。
(3)便于加强成本管理。标准成本法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对比分析,以衡量业绩,层层分析到问题根源进而发现和改善管理。改变实际成本法只能事后核算和管理的局限性,管理过程贯穿于成本核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
(4)为决策提供支持。标准成本代表成本要素的合理标准值,SAP管理系统每月末发布下月标准成本,確保随时据此计算产成品标准成本,为销售投标报价、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二、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1.应用标准成本计算法的构思
标准成本计算法是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影响成本的因素分析明确,并有针对性实现成本管理目的的管理方法。标准成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
三、标准成本计算法的应用
1成立标准成本计算方法领导小组
标准成本计算方法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财务总监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各项方案的执行与落实。
2应用标准成本计算法的过程及步骤
(1)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据此可以达到成本事前控制的目的。月末根据历史经验值确定并发布下月标准成本,如原材料目标价格、联产品比例、吨糖耗原辅料的目标单耗、七个作业类型(制造费用、人工、设备折旧、水、电、汽、污水)的目标成本。
(2)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对比分析。帮助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发现影响成本变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方案。SAP系统根据生产技术部录入统计指标推送凭证,借记“库存商品——产成品”,贷记“生产成本”。平时按标准成本核算,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差异计入“产成品成本差异”科目。
(3)标准成本法有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和实际成本三项成本要素。设置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科目登记标准成本及科目相应的成本差异账户。标准成本加材料成本差异后,方为实际成本。
(4)月末对成本差异进行结转。在会计期末需将成本差异按产品销售情况逐步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结转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借记“库存商品-产成品”,贷记“产成品成本差异”。
四、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成效
标准成本法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依据,代替实际成本为存货计价方法,为经营决策提供成本支持。以今年5月份为例,传统成本法原辅料成本、期间费用等要通过产量等配比分摊计入产品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产品成本,计算当期库存成本及销售成本时,经过累计加权计算得到单位成本;月末结转的实际成本208218元/吨,上月末发布的本月F55糖标准成本为206131元/吨。
表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单位:元/吨
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差异
单位成本2,061312,08218 -2087
原材料-淀粉1,690321,71160 -2128
其中:淀粉单耗08230825 -0002
淀粉单价2,053852,07467 -2081
实际成本比标准成本高2087元/吨,以原材料淀粉为例,原材料淀粉成本比标准成本高2128元,该项差异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材料价格脱离标准(价差),另一个是材料用量脱离标准(量差)。有关计算公式如下:材料数量差异=(实际单耗-标准单耗)×标准价格=(0825-0823)×205385=411元/吨,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单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0825×(207467-205385)=1717元/吨。成本差异=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411元/吨+1717元/吨=2128元/吨。分别从量差与价格差进行分析,材料数量差异是在生产材料耗用环节形成的,可能是操作疏忽造成废品和用料损失,用料管理不精心造成材料浪费,新工人上岗操作不熟练造成多用料,机器或工具不适用造成用料增加等。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环节形成的,如供应商调整价格、市场行情走高、未能及时订货造成的紧急订单、运费上涨、途损量增加、紧急定货造成额外采购增加费用等。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具体超支成本要素,把原因分析范围缩小到采购、生产等环节,再挖掘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指导意见,进而有效解决问题。
五、结论
通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对比分析,发现和解决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标准成本法也有适用条件和要求,目前公司使用标准成本法时间短加之工作人员对管理会计理念的缺乏,存在诸多问题希望通过管理提升和人员能力的提高,能将标准成本法用到恰当好处。标准成本法适用于公司品种较少的大批量、存货品种变动不大的生产企业,也可以简化存货核算的工作量。差异化营销是获取利润的关键,后续企业侧重开发新客户、小特新产品,此时标准成本法因没有准确的标准成本,难以发挥用武之地。多元化的存货、产成品也因确定标准成本受限,而使标准成本法的核算变得复杂。标准成本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制定的合理性、確实可行性,要求有高水平的技术管理人员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方法。如果标准成本预测不准确,后续实际成本的差异、对比分析都不能真正分析出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不能为实际业务提供有效指导意见。标准成本法的重点是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环节,借此可以发现造成成本高的真正原因,据此有针对性的改进生产经营活动,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但目前公司没有完全借助于标准成本法管理与指导生产经营,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在终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无论是生产经营前端数据的获取收集、与财务数据的无缝对接和推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的计算,都离不开SAP管理系统强大的基础支持。中粮集团初期整体上线SAP管理系统成本偏高,未来,随着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将标准成本法这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推广,并将让更多管理会计人员从中受益,实现对成本差异的有效控制,共同提供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刘红梅标准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15):127+129
作者简介:
刘坤,供职于中粮生化能源(衡水)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