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摘要: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来看,它承担着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其他各个科目都是基于语文科目的文化素养开展的,其中阅读能力更是直观地体现了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来说,他们很少进行阅读的课程教学。本文将从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对于整个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剖析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通过利用阅读的横向分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的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
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它的学习对于一个初中生将来综合实力核心素养的提高是有重要影响的,这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是一种很好的体现。同时在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语文的存在,在生活中语文的应用也是特别重要的。着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是特别有利的。提高小學生语文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同时伴以写作,所以作为老师要做好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双向的能力培养,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我们所实行的小学教育还存在缺陷,比如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得过于重要了,只是要求学生对于一本书阅读的数量,对于阅读的质量缺乏一定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动手写作的能力也未进行强化训练,这样的话忽略了学生阅读模式、写作能力以及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固然能够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但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提高是很不利的。通过实践表明,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是缺乏实践基础,学生的思维还受限于想象范围,在长期发展之下,对于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是没有很大帮助的,甚至会产生阻碍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横向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对于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横向,是根据不同能力的学习进行层次的划分,对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推进适应他们的读物。这样的话可以更加精细化地对他们进行教学,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增加他们对于知识学习的热爱心理,推动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同时可以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创设的阅读性与时效性不断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对于一些故事产生阅读的兴趣,让一篇故事可以最大限度地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扩展着学生们的思维想象能力。这也是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使用的特别有用的一种手段。和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它不会要求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只是单纯地追求数量的多少,这样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不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例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阅读自己所读的书籍,若一个学生阅读完《狼与小羊》这一篇故事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文章的诵读,在文章的最后可以提出问题,让同学进行思考,比如,我如果是小羊的话,我会怎么想怎么去做?这样可以放飞他们思维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对于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可以让他们对于这些故事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三、阅读分层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推荐与文章体裁相同的课外读物
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写得美轮美奂,这其中文章体裁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如今,对于不同的文章来说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体裁的不同,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也不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好对于文章本质思想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深层内容,由此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题材所带来的作者背后的故事,从文章中的字和故事情景,来想象作者在创作文章时候的心理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古诗词背景的拓展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了课本古诗后又去了解了其他的课外古诗,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也能够有所了解。
(二)利用典型人物引出社会类型
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文章通过具体事件来表现出人物的神态与面部表情,表现出他们的思想感情。通过这些描写来表达出人物的精神品质,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人格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人物的生活角度出发,让学生对人物的日常产生更多的好奇,并由此产生思考与理解。比如,学生在分层学习《孔融让梨》后,了解了其他的历史上的故事,也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古代人物,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到他们身上所拥有的品质。
总而言之,阅读的教学对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质量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虽然目前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缺失,但只要相关教育人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紧抓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就能够改变当前的状况,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和教学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德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方法探析[J].黑河教育,2017(12):35-36.
[2]黎耀荣.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策略[J].新校园(阅读),2017(4):121-121.
[3]刘英儒.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探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6(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