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对每一个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笔者任初中班主任近十年,有一些感悟,在此与大家分享。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班规该怎么立?笔者认为,首先,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每当新接一个班时,我都会先给出一个粗略的班级管理提纲,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各项具体的管理、奖惩措施,最后形成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时候,学生往往比教师还要严格。这时,我会引导学生明白:一旦讨论达成一致,班规定下来了,就必须遵守。这不仅是他们制定的制度,更是他们对新班级、对老师的承诺,也是他們对自己的要求和承诺。当学生的自主性被调动起来后,他们会乐于遵守自己制定的制度,同时感受到尊重和责任,如此也减少了师生冲突。
经过三届学生的摸索,我所带班级制定了这样的交作业制度:每天早上比学校规定时间提前5分钟到校收取所有学科作业,5分钟内各科作业及检查情况必须报到组长处,由学习委员主持统计好各科情况。若前一天5分钟收不齐,第二天必须提前10分钟到校收作业。若有人未写,就主动在教室后面座位上补完。若作业未带,需由家长带来;若下午放学前还未交,提交班委会集体处理。一周作业全齐就加个人和所在小组的量化分,出现漏交就相应扣本人量化分。一周总结一次量化分,得负分的学生需说明理由,得分前五名介绍经验。一个月作业有三次未按时完成的,提交班委会和教师讨论处理。连续两个月有此现象,取消期末评优资格。
其次,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各种制度很细,但要想起到作用,就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在这期间,我们经历了起初小组长包庇或不负责任、课代表不主动、学习委员统计粗疏、老师在不在场学生表现两个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加强班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尽量做到统计准确,奖惩分明。这是一个需要耐性和定力的过程,初期班主任需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只有把工作做细了,制度才会发挥作用。我一直坚持这样一种理念:我们制定的每一条制度不可能达到百分百的满意,但只要确信这个方法能使一部分学生从中受益,养成良好习惯,就算成功了。至于其他不和谐因素,再想办法来解决。
最后,教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其实细想起来,屡次完不成作业的学生往往不是主观上不想完成或无视纪律、老师,而是能力或习惯问题,比如畏难情绪重、自身有惰性、做事丢三落四等。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尽可能给他们一些指导和自由,多鼓励和期待,用爱心和宽容让他们明白底线和原则,让班级的每一个人看到他们的每一点努力和进步。
总之,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班规的制定,班干部认真负责,还需要我们用爱去构筑师生共同的心灵家园,让制度和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