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翎
辛亥革命後,1912年6月,四川都督尹昌衡將之前成立的樞密院改建為國學院作為全省國學機關,其宗旨在於“提倡國學,發揚國粹”①《四川國學院簡章》(時間不詳),國學檔,第7 卷—10,第31 頁。。聘請吴之英任院正,劉師培、謝无量為院副,下設院員7 人②《諮報本院預算並請都督府發交省議會議決及預算一覽表》(1912.8),國學檔,第38 卷—6,第18 頁。《諮送財政司元年下半年概算表暨員司册及概算一覽表》(1912.8),國學檔,第38 卷—7,第25 頁。,分别為浙江諸暨樓黎然(□庵,原任名山知縣,參與辛亥革命者)、温江曾學傳、井研廖平、郫縣曾瀛(海敖,尊經高才生,丁酉舉人,新由雲南講武堂教習歸蜀)、資陽李堯勳(冀臣,京師大學堂畢業,參與辛亥革命者)、天全楊贊襄、成都大慈寺住持釋圓乘③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4 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21 頁。該文記曾瀛為新繁人,李堯勳為資中人。另據《四川省國學學校一覽表》(1914.8,國學檔,第1 卷—15,第43—44 頁) 記載曾瀛為郫縣人,李堯勳為資陽縣人。。自國學運動興起後,這是中國第一所以“國學”命名的大型學術機構。由於各種原因,之前對它的研究非常欠缺,本文將藉助檔案、報刊等資料,重點論述其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活動與成果。
國學院成立時,確定了六項主要工作,包括:一、編輯雜志;二、審定鄉土志;三、續修通志;四、搜輯鄉賢遺書;五、校訂國學參考書;六、編纂本省光復史④《四川國學院簡章》(時間不詳),國學檔,第7 卷—10,第31 頁。。内容涵蓋史志修訂、文獻收集整理、雜志編輯等多方面,範圍還是較為廣泛的,由此可見國學院實質為一所文史研究機構,是四川省政府成立的國學研究基地,負責領導全省的相關工作。下面將對上述工作的開展情況展開討論。
四川國學院確定的第一項工作便是編輯雜志,即《四川國學雜志》。9月20日,這份雜志第一期出版,之後每月一期①據《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1 期,卷末。。該刊為32 開,第一至四期為鉛印,之後改為木刻印刷②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4 卷,第423 頁。。在每期的首頁都刊載有《中華民國四川國學雜志簡章》,即:一、本報由四川國學院刊刻發行,故名曰“四川國學雜志”。二、本報以發揮精深國粹、考徵文獻為宗旨。三、本報代登各種廣告,酌量收費。四、本報月出一册,每月二十日發行。五、本報每册暫定二角。六、中學以上各校及各屬教育分會皆有購閲本報之義務。其有具文請領者照九折徵費,學校學生聯名請領者,十份以上九折,三十份以上八折③《中華民國〈四川國學雜志〉 簡章》,《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1 期,卷首。按:從第2 期開始簡章第五條增加為:“每册暫定二角,省外另加郵費三分。”。第二期又刊出價目表,稱雜志分為國産紙、外國紙兩種印刷,國産紙本零售二角,外國紙本為二角五仙。也可以長期訂閲,全年十二册價格為二元一角,半年六册價格為一元一角④《本雜志預定價目表》,《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2 期,卷首。。
該刊末頁還附編輯、發行資訊。其中編輯曾培,為尊經書院畢業生、進士、國學院院員。位於成都青石橋的存古書局為發行點,發行人為張子梁,成都各書肆及各地勸學所、教育會為代銷點。第1、2 期刊有四川官印刷局印刷字樣,之後不再標注印刷地點,不知是否已改為由存古書局負責。此頁還附廣告價目表,云:所載廣告需在發行前十日交來,不滿一行者按一行算。一期一行為一角,半頁為二元四角,一頁為四元,長期者酌減⑤《廣告價目表》,《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3 期,卷末。。
因為國學院是“全省國學機關”,負責四川的國學工作,它所辦的這份雜志也就帶上了一定的官辦性質,要求各學校及各教育分會訂閲即為一表徵。其内容則主要為國學的考訂文章。
創刊號第一頁刊載院員曾學傳撰寫的《國學雜志義例》,文章闡述了創辦該刊的目的:“中華民國元年秋,蜀政府設國學院,為全省國學倡,以發揚國粹為宗旨。首編輯國學雜志,以資闡發弘義,鼓吹群倫,事綦重也。”⑥曾學傳:《〈國學雜志〉 義例》,《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1 期,第1 頁。按:弘義原文為“私義”,據文義改。在對國學的認識上,曾學傳與國粹派是一致的,他視國學為民族精神文化之根基,認為如不維繫,則“不惟不足争勝東西列强”,反而會加速“中國之亡也”①本段引用均來自曾學傳:《〈國學雜志〉 義例》,《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1 期,第1 頁。。這應該也代表了國學院諸君的共識,因此他們辦雜志實際上還包含着對民族、國家的一份責任。
這篇《義例》還具體介紹了雜志的欄目設置情況,共十一種,分别為:
一、通論。凡發揚國粹,推闡至理,總括弘義者,皆入此門。
二、經術。中華國粹,薈於群經,微言大義,務觸類引申,以為匡世之本。惟經學必通音訓,而以小學附焉。
三、理學。孔道失真,由忽躬行,有宋理學,功在實踐,欲正人心,莫切於此。
四、子評。國粹以孔學為正宗,能旁考諸子得失,觀其會通,益足以彰孔學之博大。
五、史學。孔作春秋,其文則史,往迹雖陳,其義自富,是在學者推陳出新而史例考證附焉。
六、政鑒。歷代政制,亦得失之林,折衷古今,足資考鏡,推核中外,尤關時用。
七、校録。徵文考獻,搜殘補闕,校讎目録,稽古君子,在所不廢。
八、技術。孔門立教,不廢遊藝,下及小道,亦有可觀,醫卜雜技古書,及新有發明,併入此類。
九、文苑。蜀士弘著,或同人私稿,根於性情,有關風教者,均可採録,不涉浮濫。
十、雜記。筆記叢談,均以辨析事理切□(原文字迹不清) 社會為主要。
十一、蜀略。凡關蜀故,足以發揮文獻,闡揚風教者,併入此門,以備懷舊之士覽焉②曾學傳:《〈國學雜志〉 義例》,《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1 期,第1—2 頁。。
其欄目設置還是比較廣泛的,涵蓋經史子集各方面,同時呈現出較為鮮明的現實關注性,“尤關時用”“切□社會”等話語都是這種思想的流露。另外專闢“蜀略”一欄,體現了對本土文化的重視,也與國學院搜輯鄉賢遺書等相關工作是互相配合的。
該雜志的撰稿人基本為國學院院員,如劉師培、廖平、曾學傳、吴之英、謝无量、曾瀛、楊贊襄、李堯勳等,都有多篇文章發表於此。其中經學、史學、子學類的文章最多,如:劉師培的《〈白虎通義〉 源流考》《西漢〈周官〉 師説考》《古本字考》《〈月令〉論》,廖平的《〈周禮〉 凡例》《〈尚書〉 〈周禮〉 皇帝疆域圖表》《天人論》,楊贊襄的《龍門吉羽》,吴之英的《〈儀禮〉 訓故敘》,曾學傳的《經書傳記敘目》《〈宋儒學案約編〉敘目並論》,曾瀛的《渡瀘考》《〈易〉 漢學舉略》《〈華陽國志〉 證誤》,李堯勳的《中國文字問題》等。也有校録類文章,如劉師培的《〈春秋繁露·爵國篇〉 校補》《〈荀子〉 佚文輯補》等。還有關於四川學術文化的,如劉師培的《蜀中金石見聞録》、謝无量的《蜀學原始論》《蜀〈易〉 系傳》等。另外刊載了不少詩文作品,如吴之英的《哭楊鋭》《蒙茶歌》《東湖》,劉師培的《陰氛篇》《詠史》《大象篇》,樓黎然的《峨眉紀遊》等。還有學術争鳴性的文章,如楊贊襄的《書劉申叔〈南北考證學不同論〉 後》;教科書性質的作品,如樓黎然的《修身教科書》、李堯勳的《國學學校教育學弁言》等①本段材料根據《四川國學雜志》1912—1913年第1—12 期編寫。。
在雜志卷首往往刊登蜀中著名人物畫像,如李白、蘇軾、諸葛亮、揚雄等,以及收集到的碑刻拓本,如《宋昌州六經圖碑〈周易〉 圖》《宋昌州六經圖碑〈春秋〉 圖》《周武成經幢殘石》《漢上庸長司馬孟台神道碑殘石》《綿州古造像》《資州唐造像》《簡州後唐造像》、《北宋新浦縣印》《北宋新浦縣印牌》《灌縣唐人寫經殘石》《梓潼賈公闕殘碑》等。這是它的一大特色,體現出國學院當時搜集金石文獻工作的成果。
同時,雜志還刊載捐助圖書金石的人員名單以資感謝,如第三期便載有劉申叔捐洋五十九元七角一仙九星,並一一羅列使用該款購置的二十部書籍與之相連,刊有《國學院徵集圖書碑拓啓》,云:國學院各項事務,“非廣集圖書碑拓無由着手”,尤其需要“川碑拓本”“川賢遺著”,因而呼籲各界能給予幫助,並表示既歡迎“慨然捐贈”,也接受“暫假庋存”,且無論採用何種方式,院方都將登報致謝②《國學院徵集圖書碑拓啓》,《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3 期,第78 頁。。
當時國學院每月有200 元的專項撥款用於雜志辦理,月刊千份③《諮送民國二年上半年預算表一本及預算表》(1912.12),國學檔,第38 卷—13,第59 頁。,除省城各公署外,還發行至全省各縣140 多處④《國學雜志》發行所:《〈四川國學雜志〉 發行所廣告》,《四川國學雜志》1913年第10 期,卷首。,影響範圍還是比較廣的。
1914年初,國學院停辦時⑤1912年11月,經省議會決議國學院與由存古學堂更名而來的國學館合併,由國學院負責辦理所有事務,並增加教學功能。1914年,由於經費緊張,衹能廢院存校,壓縮了大部分學術工作,重點辦學,不過人員、地點等並無變化,因此可視作國學院的延續。,《四川國學雜志》已出版12 期。此後雜志“改附”國學學校繼續辦理,改名《國學薈編》,採用木刻印刷⑥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4 卷,第423 頁。,從第1 期開始編序,並計劃“改良”,準備增加刊印蜀中先賢遺著以及院生課藝有心得者⑦據《國學雜志》發行所:《〈四川國學雜志〉 發行所廣告》以及《〈國學雜志〉 發行所改良廣告》,《四川國學雜志》1913年第10 期,卷首以及第1 頁。。年終,學校在《周年概況報告書》中總結稱:“校中由存古書局月刊《國學薈編》一册,專以尊孔為主,崇尚道德,期養成高尚之學風,其他蜀中先正著述及近人論説精粹者悉採入焉。古籍中有專為蜀事而作或世所稀有之本,亦附卷末以資學人研究。”⑧《四川國學學校中華民國二年八月到三年七月周年概況報告書》(1914.11.6),國學檔,第1 卷—17,第51 頁。
應該説,更名後,無論内容還是風格,其與《四川國學雜志》實為一脈相承,仍然每月一期。但這時確實新增了大量古籍資料,如第1 期便有宋代史堪(字載之) 的《史載之方》,並附這位蜀人的小傳。這期還載有漢代陳壽的《益部耆舊傳》。以後又先後刊載《黄帝内經·明堂卷第一》(隋楊上善注本,此篇中國久佚)、元代丘處機《攝生消息論》、明代費密《宏道書》等。除古籍外,刊載的文章主要為廖平所撰,其他作者還有王闓運、吴之英、謝无量、劉師培、張祥齡、羅元黼、黄鎔、簡燊、簡伯璋、蔣智由等。代表性文章有王闓運的《閲〈後漢書〉 隨筆》,廖平的《王制集説》《四益詩説》,吴之英的《西蒙漁父詩鈔》,謝无量的《〈匡謬正俗〉 校正》,劉師培的《〈廖氏學案〉 序》《左庵長律》,羅元黼的《益部耆舊雜記》《蜀畫史稿》,黄鎔的《皇帝疆域圖》《命理支中藏幹釋例》,簡燊的《〈水經注〉 潁》,簡伯璋的《漢事别録》,蔣智由的《修身教科書》等。此時亦刊廣告,如載《〈脈學輯要〉 評》的廣告,《脈學輯要》為日本人丹波元簡著,廖平為之加評語,輯成一卷,由存古書局印刷發行①《〈脈學輯要評〉 廣告》,《國學薈編》1914年第3 期,第1 頁。。同期還有《四益館醫學叢書出版》廣告,分别列出書名以及價格。另外,從這時開始每期一般附有下期擬刊書目的預告。雜志編輯所就設在國學學校,發行地點則改為成都卧龍橋街的存古書局②《預定價目表》,《國學薈編》1914年第1 期,卷末。。目前所見最晚一期是民國八年(1919)出版的第4 期,存於四川省圖書館,前後共有63 期③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4 卷,第423—424頁;以及王緑萍編著:《四川報刊五十年集成(1897—1949)》,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45 頁。。
從全國而言,《四川國學雜志》是當時國内有數的幾種國學學術刊物之一,是國學興起的重要標志。據統計,此前,上海有《國粹學報》(1905)、《國粹叢編》(1907),北京有《國學萃編》(1908)、《國學叢刊》(1911) 出版發行,《四川國學雜志》則是唯一在京滬之外刊印的國學刊物,體現了四川學界於此領域在國内的領先性。作為一本有影響力的學術刊物,該雜志的特色及意義集中體現在如下方面。
首先,《四川國學雜志》(以下簡稱《四川》) 以及《國學薈編》(以下簡稱《薈編》)是國學院及其學校主辦的刊物,其撰稿人多為院員以及教員,也有少量學生的優秀作品,實代表着該院校學術發展的水準,從某種程度而言,也代表着四川國學研究的發展狀況。其中不乏頗具價值及影響力的論述,如謝无量的《蜀學原始論》(《四川》第6 期)、《蜀易系傳(蜀學系傳之一)》(《四川》第1—5 期) 對於四川學術以及蜀中《周易》研究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是開啓近代“蜀學”研究的代表作之一④胡昭曦先生認為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為蜀學研究的開始復興和初步發展階段,著名學者有謝无量、劉咸炘、蒙文通等。他指出謝无量的《蜀學原始論》對蜀學進行了較全面的宏觀論述,提出了“蜀有學先於中國”的觀點,並從儒、道、釋、文章四個方面加以梳理歸納。見胡昭曦:《淺議蜀學與巴蜀哲學》,收入胡昭曦:《旭水齋存稿》,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77 頁。。其次,劉師培的《〈校讎通義〉 箴言》(《四川》第8 期) 對章學誠的校讎學進行了批評,被認為是民國時期較早對章學誠進行研究的重要論述,“有利於引起人們對章學誠校讎學的重視”⑤周余姣:《鄭樵與章學誠的校讎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5年第1 版,第281 頁。。此外,廖平的《論〈詩〉 序》(《四川》第7 期) 認為《詩》有《序》,起於漢代,是當時今文學派對《詩經》研究的一篇代表作①參見楊世文:《近百年儒學文獻研究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上册,第442 頁。。其《〈周禮〉 凡例》(《四川》第1—2 期) 也是“三禮”研究的重要成果②同上,下册,第1182 頁。。而蒙文通的《孔氏古文説》(《薈編》1915年第8 期) 為其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此文辨析舊史與六經之别,探究今古文之源流,深得廖平贊許,由此開啓蒙氏的學術歷程。還有龔道耕輯録中國第一部農家月令書與代表作《四民月令》,刊於《國學薈編》1917年第10 期,是民國時期該項研究較早的一項成果③秦進才:《崔寔著述的輯録與流傳》,收入崔嚮東主編:《歷史與社會論叢》第3 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37 頁。。
其次,還應注意到該雜志對於新的學術潮流的關注。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倫理學開始傳入中國。關於倫理學的研究隨之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國内學人一方面積極譯介西方學説,一方面立足傳統倫理思想,探討其意義與價值,並最終建構起這門新興社會學科。當這波學術思潮出現伊始,《四川國學雜志》便投身其中,推動相關研究的發展,先後刊載了樓黎然的《修身教科書》(第1—4、6—9 期)、廖平的《倫理約編》(第5 期),後《國學薈編》又刊載蔣智由的《修身教科書》(1914年第3、6—8 期) 等,體現出預流學術前沿的敏感度。
除了在文章内容上具有新穎性及相當的學術價值外,《四川國學雜志》還在其他方面也體現出一定的新意。一是以半文半白文體,代替了過去純文言文的寫作。其次,雜志在卷首刊印多幅插圖,並且當一篇文章結束,該頁還留有較多空白時,也配以圖案加以裝飾。這種做法在那時還是較為出彩的。第三,雜志推出廣告業務,並收取相應的費用,體現出主辦方在運作方式上所具有的一種商業理念,是近代雜志辦理進程中的新現象。同時,他們建立了較為强大的發行渠道,以成都各書肆及各地勸學所、教育會為代銷點④《國學雜志》發行所嚮各縣勸學所寄送的徵收訂款的啓事,所涉及的勸學所包括德陽、江津、華陽、雙流、温江、新繁、金堂、新都等140 個縣。參見《民國三年三月至四年七月函件牌告通録》(時間不詳),國學檔,第23 卷—1,第15—17 頁。,在官方的派送之外,進行銷售。當時雜志每月刊印千份,寄贈衙署學堂後,所餘約200 册,悉數出售,月入40 元,用作辦理經費的補充⑤《諮送民國二年上半年預算表一本及預算表》(1912.12),國學檔,第38 卷—13,第59 頁。。這些都讓該雜志呈現出真正意義的現代刊物的特徵。
此外,雜志密切配合國學院的工作,及時刊載收集到的鄉賢遺書、碑刻拓本等,成為展現國學院工作成果的平臺,有效推動了相關活動的開展。而且它立足四川,刊發了大量鄉邦文獻,以及蜀中人物畫像、描摹四川景物的詩文、討論四川學術的文章,體現出對鄉土文化的高度重視,是近代推動“蜀學”發展的重要陣地和力量。同時,它既刊發一些古籍的稀見本、善本資料,也有不少古籍補遺、校訂方面的文章,對於古籍保存、整理作出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雜志還體現出對不同學術觀點的包容性。1905年,劉師培曾在《國粹學報》發表著名的《南北學派不同論》,而《四川國學雜志》第3 期則刊載楊贊襄的《書劉申叔〈南北考證學不同論〉 後》,提出“地氣自西徂東,則鍾於吴越;自東至西,則鍾於楚蜀”,認為“學”“有東西,無南北”,表示“願以質之劉子”①楊贊襄:《書劉申叔〈南北考證學不同論〉 後》,《四川國學雜志》通論二,1912年第3 期,第1—2 頁。。如果説楊贊襄此文還較為委婉,那麽劉師培對廖平的批評就非常直接了。廖平1913年完成《孔經哲學發微》,為其天人學説的代表作。劉師培隨即發表《與廖季平書》(《薈編》1914年第7 期),對其穿鑿附會提出嚴肅批評,認為這不僅無助於儒學之發展,反而會造成“括囊空寂,轉蠹孔真”②劉師培:《與廖季平書》,《國學薈編》1914年第7 期,第69 頁。該文收入《劉申叔先生遺書》時命名為《與廖季平論天人書》。。如考慮到此時劉師培已經離開四川,雜志由國學學校負責編輯,廖平則居校長之職的背景,雜志所體現的那種兼容並包的氣度就更為明顯。
當然,該雜志從思想上依然抱持尊孔的立場,也依然看重經學研究,但並不能因此就否定其積極進步之處,也不宜以之後國學研究新思潮的出現倒推此期的工作都是落後的。那樣的結論一方面是無視客觀事實,另一方面也忽略了思想文化的發展變化都有一個繼承的問題,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總之,作為近代四川第一份由高等教育機構出版的真正意義的學術刊物—— 《四川國學雜志》,它在報刊出版史、國學研究發展史上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應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它存續的時間較長,而且能按時出刊,這在當時也是非常不容易的③據《四川省志·教育志》整理而成,該志指出民國時期,四川的教育報刊維持久遠者較少,能按時出刊者更少。以《四川教育》月刊為例,在1925—1934年的120 個月裏,僅出37 期。省教育廳機關刊物尚且如此,其他就更可想而知。參見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四川省志·教育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年,上册,第611 頁;下册,第270 頁。。
四川國學院及其學校還承擔了整理鄉土文獻及其他的一些工作。
當初,四川存古學堂改辦國學館時便設立了三大機構,其中之一就是“雜志及講會之部”。而該部的一項任務即為成立國學會,意在“約集通材,實地研究古禮、古樂,並示期講論,仿白虎觀法辦明各經大綱巨案”,開會時允許在館學生及校外學者旁聽,最後再將所有講義載入雜志①《國學館辦法簡明章程》(1912),國學檔,第3 卷—1,第2—3 頁。以及《國學館簡章》(1912),國學檔,第3 卷—2,第7 頁。。由此可見,國學會的性質類似於現在的學會,主要工作在於彙集各方學者,共同研討交流國學方面的重要問題。
國學會成立後,每周開會一次,學者圍繞命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辦理數月,成效昭然”。因此,當國學館併入國學院後,國學會依然保留,衹是改稱“講演會”,辦會經費照領。辦理方法則“略遵舊制”,先將討論題目登報,使院外熱心國學者均得知曉且可入場旁聽。同時在院員中推舉一位熟悉情況且擅長語言表達者負責學會事務,首位負責人為樓藜然,胡忠淵、陸蓍那為幹事,協助其工作②《諮送財政司國學館併入我院後現員名册及人員一覽册》(1912.10),國學檔,第35 卷—3,第16、18 頁。。院方對該學會極為看重,認為可收一舉兩得之效:“一則館内學生得資傳習,以儲臨時講演員之材;一則廣樹風聲,俾國學漸臻普及。”③本段引用除單獨標注外均來自《四川國學院國學館合併條件》(1912.9),國學檔,第5 卷—2,第6—7 頁。顯然,國學院認識到了學會的意義:一方面可以訓練後備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擴大社會影響,這是很有見識的。
劉師培曾撰《四川國學會序》,發表於《四川國學雜志》第一期。文中指出:“探册研機,比物討類,學之始也”,而當時“窮變趣時”,人多熱衷於“遠國異人”之説,而謑詬研究國故者。同人於是“創國學會於蜀都”,以期“術主徧晐,朅圻畛,周疏相濟,曲成弗遺”④劉師培:《四川國學會序》,《四川國學雜志·文苑》1912年第1 期,第51 頁。,從中亦可見國學會設立的背景及期許。作為國學院下屬機構,該會在聯繫院内外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傳播、普及國學方面確實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川國學院在收集整理鄉土志、地方文獻方面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首先求助於省府各機構。1912年8月6日,國學院成立伊始,便致函四川民政司,請求移交存放於藩庫的各地舊志。該套志書原為前清四川總督丁寶楨為續修省志而準備的,後修志局撤銷,志書便存入庫中。國學院稱:“審定鄉土志、續修通志之屬,均為專職。”而“徵文考獻,首賴專書”,各鄉土志雖然“體例弗齊,瑕瑜互見”,但卻是考察各地風俗的不二之選。他們估計省内新舊志書約有數百種,而刻版皆存於地方,收集的工作量將是非常大的,並且隨後的審定以及纂修都是尤為繁重的事務,但是“舊志弗備,奚所折衷”,因此懇請能將舊存各志悉數移交①本段引用均來自《關於要求民政司移交舊志的諮文》(1912.8.6),國學檔,第8 卷—2,第9—10 頁。。
緊接着,8月16日,國學院又嚮省教育司發送諮文,請予協助,稱:前清末年,各州縣曾將“所有新編鄉土志”送省備案,希“貴司”清點後全部移交,以便“審定應用”②《關於請求教育司移交鄉土志的諮文》(1912.8.16),國學檔,第8 卷—4,第14—15 頁。。除此之外,他們還直接嚮地方徵集。
10月24日,他們致函省府,該函提出兩件事情。首先按照院章,國學院各項工作均需安排“採訪人”,除院方聘任的專職人員外,各府廳州縣法定團體(如教育分會、地方自治會等) 應安排當地熟悉情況的人員接洽配合。其次,上述機構還應負責將“境内遺書、碑刻暨鄉賢傳狀、名人舊稿”詳加彙集寄送國學院,其中碑刻需是拓本,傳狀需署名撰寫人。若遇重要之件,院方會再進行專項訪問,也需對方給予支援③本段引用均來自《關於編制鄉志搜集材料的通知》(1912.10.24),國學檔,第8 卷—17,第76—77 頁。。
之後,國學院又與臨時省議會商議由“各議員分任採訪”。次年,四川省議會正式成立,國學院立即去函,稱“川省舊志漏舛滋多”,雖然專職採訪員已經有所調查,但是“省疆遼闊,搜集難周”,而“各議員均由各縣票選,桑梓故實,尤所熟諳”,因而諮請各縣通志的資料仍繼續由“各議員隨時採訪”,以求“徵材詳核,文獻有徵”④《關於議員呈送本區鄉志的函文》(1913.7.22),國學檔,第9 卷—5,第14—15 頁。。如此,各地的採訪員也就落實下來。
而院内的專職訪員則早已確定,其中採訪全省人物古迹及遺書金石為沈峻清(浙江仁和),採訪全川遺書並光復事實是黄子箴(永川),又有五道遺書金石特派員蕭清波(秀山)、王有光(鹽源)、周國光(奉節)、李象山(新津)、武大德(彰明)、趙維德(巴州)、賀維新(岳池)、錢大瀾(大竹)、熊峻(筠連)、韓運昌(滎經)、吴德儉(威遠)、蕭倬唐(懋功)⑤《員司一覽表》(時間不詳),國學檔,第35 卷—2,第10—11 頁。按:該名册在刻印名單之外,還有一些字迹不清的手寫名録,本書未收録。。館院合併後,由於經費緊張,人員壓縮為沈峻清(採訪全省遺書金石)、張學波(灌縣人,《川西道志稿》採訪員)、黄子箴(《川東道志稿》採訪員)、蒙裁成(鹽亭人,《川北道志稿》採訪員)、趙維德(《上川南道志稿》採訪員)、羅時憲(彭縣人,《下川南道志稿》採訪員)⑥檔案中附説明稱:“本院創辦伊始,延聘採訪員十二人,分駐各道。嗣以經費不敷,改章。暫聘五人。”、余根雲(隆昌人,《光復史》採訪員)⑦《諮送財政司國學館併入我院後現員名册及人員一覽册》(1912.10),國學檔,第35 卷—3,第18 頁。。由此建構了一套覆蓋全省的網絡,從組織以及方式上保障了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
經過國學院的多方籌措,各地的鄉土志等資料也就源源不斷彙集到院中。1912年9月,省教育司移送41 種鄉土志。1923年,四川公立國學專門學校時,收藏的各縣志書已達121種,約為初期的3 倍。
由上可見,當時搜集鄉土志的工作還是極富成效的。因為國學院所藏志書較為齊全,又聚集了衆多知名學者,因而還衍生出一些其他的事務。1912年,國學院收到移交的舊志嚮四川教育司報告時,教育司便提出:“民國成立學校,宗旨以教人愛國為第一要義。欲人人愛國,必自愛其鄉始;欲人人愛鄉,必自知其山川人物始。”並表示:“四川雖屬邊陲,而物産豐富,不遜南省”,因而希望國學院可以編訂供小學授課所用“淺近易明”“親切有味”的鄉土教材,以啓發愛國之心①《關於呈送縣志的通知》(1912.9.18),國學檔,第8 卷—15,第67—68 頁。。又,11月,璧山縣陳維新等10 位鄉紳聯名請求重修縣志,並擬召集同人在省城同鄉會所在地開展工作,他們給國學院的呈文稱由此可以“就近諮禀貴院”,以便志書“體例一律,成書以後即以供通志採擇”②《關於璧山縣四紳士情況的報告》(1912.11.11),國學檔,第9 卷—2,第4—5 頁。,顯然是希望得到國學院的指導與幫助,院方對此也極為贊成。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國學院服務地方、支援四川文化建設的面相。
除了鄉土志以外,國學院還對省内各種古籍文物進行了廣泛收集。之前,四川存古學堂時便訂有詳細的募捐啓事,云募捐者三:一募錢,二募圖書金石器物,三募借圖書器物。最後一種謂藏家以暫借、寄存的方式給予説明,如某書僅存孤本,允許借抄之類,並表示凡捐助者“皆敬記姓名,播諸新聞,以告國中,並鐫刻貞石,垂於無窮”③《四川存古學堂募捐啓事》(1909.7),國學檔,第2 卷—4,第12 頁。。國學院延續了這種做法,《四川國學雜志》第三期開始便刊載《國學院徵集圖書碑拓廣告》,稱院中事務“非廣集圖書碑拓無由着手”,藏家若能“慨然捐贈”或“暫假庋存”,院方都將發給收條,並登報致謝,又特别强調如為“川碑拓本”“川賢遺著”則尤為感激④《國學院徵集圖書碑拓廣告》,《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3 期,附件二,第1 頁。。同期便載有捐贈名録:樓薔庵先生捐宋趙公碩《南龕詩》拓本一張,《水調歌頭》拓本一張,嚴公《南山詩》拓本一張,《鐵鐘》拓本一張,《義門規範》一部,《歷代都江堰功小傳略》一部。廖季平先生捐《春秋左氏古經説》一部,《經説初程》一部,《釋範》一部,《群經總義講録》一部,《大同百目》一部,《古今學考》一部,《知聖篇》一部,《雅言翻古》一部,《起起穀梁廢疾》一部。劉申叔先生捐《劍閣詩碣》拓本一張,《飛鸞圖》拓本一張,《瞻禮紀名石刻》拓本一張,《越國夫人裝佛碑》拓本一張,《記訪水利碑》拓本一張,《清明前一日紀遊碑》拓本一張,《稱意石碣》拓本一張,《瑞象頌碑》拓本一張,《烏奴詩碣》拓本一張,《造佛碑》拓本一張,《大雲寺題名碑》拓本一張,《訪龍湫題名碑》拓本一張,《嘉定詩碣》拓本一份,《裝佛殘碣》拓本二張,《龍藏寺》拓本一張,《剪鐙餘話》一部。鄭肖仙先生捐《梓潼石像》拓本四張。舒鷺斌先生捐《讀史兵略》一部,《説文經考證》一部。曾習之先生捐《宋儒學約編》二部。林山腴先生捐《賈公闕》拓本一張,《干禄字書》拓本一張,《趙隱君墓志》拓本一張。郭小汾先生捐《江津縣全境地圖》一軸,《順保潼綏綿全圖》一軸。又有寄存者名録:梓潼宫存明《道藏》全部,謝无量先生存洋板《十三經注疏》一部,《山海經》三本,《抱朴子》六本,《商子》一本,《鶡冠子》一本,《太玄》二本,《靈樞》八本,《淮南子》四本①《國學院捐助圖書金石題名》,《四川國學雜志》1912年第3 期,附件一,第1 頁。。這次便接受捐贈書籍、拓本40 種,寄存書籍9 種,還是非常可觀的。
之後還有多次捐贈,從捐贈人員看則既有院員,又有院外人士;既有普通民衆,也有方外之人;既有個人,還有機構,從中也可看出當時國學院的影響確實是比較大的。
另外據何域凡記載,國學院還收到各地文獻約二十部,皆上述所無者,如富順米梅君詩文二册,資中魏天春《賦簫樓集》五册,綿竹楊鋭、富順劉光第手劄約十件,富順陳崇哲《八代文章志》四册,華陽曾彦(女) 《婦典》六册三十卷,此係曾氏手書,字迹娟秀,頗為難得②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4 卷,第421—422 頁。。
這項收集工作到國學學校時也並未完全停止。1915年,校方還承擔了收集張之洞在蜀中遺著的工作,除已經“刊播都中”的《送吴勤惠》五古一首、《三蘇祠集》七古一首外,他們又收録了《左氏長編三十六題目》《尊經書院記》③《關於搜集張文襄遺書的通知》(1915.10.30),國學檔,第9 卷—14,第37—38 頁。。
國學學校還接收了四川省文廟遺留的大量祭器、樂器,其品種之全、數量之多堪稱少有,可以作為瞭解清末民初省級機構祭祀活動相關用具的參考。
此外,他們對於新發現的文物也格外熱心。1912年12月,國學院聞知保寧府在疏通城河時獲得大量刻有字迹的白鉛方磚,立即致函該府要求“派妥人悉數送省,檢交本院保存,以為考獻徵文之助”④《關於國學院設立川省國學機構保護古物的報告》(1912.12.26),國學檔,第9 卷—3,第9 頁。。這批白鉛磚分為長、方兩種,長者刊有“甘肅採鉛”四字,方者僅刊一“鉛”字,據估計約為清嘉慶年間遺物。與國學院這種積極保護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時保寧府認為“並非古物”,擬將它們變賣以補貼警費開支,從這件事情上也可看出國學院在保護文物的態度上是具有一定超前意識的⑤本段引用除單獨標注外均來自《關於我府已將撈獲白鉛方磚全部運赴巡警總廳請代為變價,若你院欲撿取可諮明總廳酌取一二方收資考證的諮文》(1913.1),國學檔,第81 卷—10,第15—16 頁。。
同時,他們還負責搜集辛亥革命期間蜀中事迹資料。從四川民政長給國學院的諮文可知:這實為應“湖北革命實録館編纂”之請,以備將來“中央國史館”取材之用。“實録館”要求收集的湖北革命史材料包括:1.舊籍:湖北通志、各府州縣方志、湖北輿地記以及圖册、中外編譯的各國革命史等;2.近著:各省新編革命聞見記載、筆記之類;3.公私文牘:官署文牘、電文、奏折以及與各界各省往來公私事牘、函電等;4.官民報章:各地獨立後的報章等;5.新調查:本省光復之始末、民軍與清軍戰鬥之實情、本省歷次平定内訌等事件始末、本省派出越境各軍之事狀、外省派來助本省各軍之事狀、諸革命家之歷史、本省首義前各次運動失敗之歷史、光復後的改革事宜、首義前後與外國之交涉、人物及各項可為紀念之照片。並且要求所調查事項均需詳細報告,年月日、人名、職官名等都應詳實,不可混淆。雖然“實録館”衹是請求四川方面提供四川起義與湖北有關係事件,四川在人物、軍力、糧餉方面與湖北互有資助之事實①本段引用除單獨標注外均來自《關於搜集辛亥革命事件中的通知》(1912.9.14),國學檔,第8 卷—9,第33—34、37—38 頁。,但國學院似乎並不滿足於此,他們表示將“按照湖北革命實録館通告調查條内,擇有連帶相關各事實,明碻搜輯,條列開送”②《關於湖北革命實録館調查一事的報告》(1912.9.18),國學檔,第8 卷—12,第54 頁。,已隱含拓寬搜尋範圍之意。但鑒於目前相關資料不足,衹能推測也許他們的工作並未局限於川鄂之間的故事,而很可能是參照上述五類項目對蜀中辛亥革命史料進行了較為廣泛的徵集。
另外,還應看到,國學院在進行相關文獻資料收集整理時,其實抱有相當强烈的鄉土情結。這一方面體現在他們特别看重蜀中的典籍、碑刻等材料;另一方面也體現在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收集、編纂達到表彰鄉賢、弘揚正氣的目的,並進而激發民衆的愛鄉之情。前者已在文中有所論及,此處不再贅述,後者則可通過一件典型事例得到説明,那就是對黄綬事迹的彰顯。黄綬為自貢知名紳士,平日開辦工廠,樂善好施,口碑甚佳。然而在辛亥革命中,由於同志軍不瞭解情況,燒毀其家産、破壞其祖墳,導致黄氏遭到沉重打擊,蒙受不白之冤,因而衆鄉紳聯名上書請求給予安撫。此事經宣慰使調查後認定屬實,呈請省府登報表彰其善舉,並記入史志。國學院獲悉後當即報告省府表示:“當今……人懵扶捄之義,世鮮任俠之風”,如黄綬之慷慨實屬難得,因而審定鄉土志、續修通志時,都將詳細採録此事迹,“以增志乘之光,而為疏財樂善者勸”③本段引用均來自《關於要求把黄綬事績列入志乘的報告》(1912.9.7),國學檔,第8 卷—10,第39—45 頁。。其熱心情形可見一斑。
可以説,正是這種强烈的鄉土情結促使國學院在經費非常艱難的情況下,依然執著於這些繁瑣而艱巨的文獻收集整理工作,他們的這些工作實際上也成為20世紀蜀學研究開始復興和初步發展階段最重要的貢獻之一,而這在過去卻是長期被人忽視的。
因此,應該指出,四川國學院在收集本土文獻文物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值得大力肯定的,其工作呈現出收集範圍廣、成果較豐富的特點,由此也開啓了近代系統收集整理蜀地文獻的序幕,其成果的取得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再考慮到這個時期川内軍閥混戰的現實,他們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就更顯難能可貴。
國學館併入國學院後,其附設的存古書局也一同併入,由國學院負責繼續辦理。該書局的設立原為整理印行存放於存古學堂的錦江、尊經兩書院所刊書板。正如書局負責人羅元黼所言:“成都錦江、尊經兩院板刻夙稱精美,歸官印刷,漫漶滋多,雨濕鬱蒸,尤嗟蠹朽。前清宣統三年始由存古學堂監督謝无量商諸護川督王人文,提歸存古,醵金設局,冀重保存,流通古籍。”①羅元黼:《四川國學院附存古書局設張緣起暨補板記(附價目)》,《四川國學雜志》1913年第10 期,第71 頁。合併後,書局原有功能不變,另外還承擔《四川國學雜志》的發行工作。其地點有兩處:一處在成都青石橋,另一處位於卧龍橋街②存古書局的地點應有兩處,《四川國學雜志》每期末頁記發行點為成都青石橋的存古書局,《國學薈編》發行地點則改為成都卧龍橋街的存古書局。另外《四川國學院附設存古書局呈造民國元年八月起十二月止收支各款匯造四柱清册》中記載書局薪資開支有總局司事一人、分局司事一人、學徒一人,可見有總局、分局兩處。參見《呈造存古書局元年八月至十二月末日止收支各款四柱清册一本、決算表一本(附清册及表)》(1913.4),國學檔,第76 卷—1,第6 頁。。
由於所存書板不少已經損壞,因此書局首要的任務便是補刻各板。他們選出“朽腐難印者”,依照舊本進行刊刻。其次還要補刻過去尚未完工的書板。兩項工作相加,民國元年(1912) 五月至次年十二月末,共補刻完成“經類七種、史類十一種、子類五種、集類四種”,共1717000 多字,零散補刻還未統計在内,其成果還是非常豐碩的。此外他們還購買了“私家精刻十六種”③本段引用均來自羅元黼:《四川國學院附存古書局設張緣起暨補板記(附價目)》,《四川國學雜志》1913年第10 期,第71 頁。。在此基礎上,大量書籍得以印刷出版。同期,存古書局刊印銷售圖書情況見下表④羅元黼:《四川國學院附存古書局設張緣起暨補板記(附價目)》,《四川國學雜志》1913年第10 期,第72—78 頁。。
⑤ 羅元黼《補板記》“補刊字數”欄各項數字後均記“有奇”,即零頭未統計,故實際補刊字數應略多於表中數量。
書名 作者(版本) 册數 紙張 定價(錢) 補刊字數⑤禮經箋 王湘綺 6 化連 420禮記箋 王湘綺 6 化連 880 8820周禮鄭注 6 二連 990 46460春秋經 王湘綺寫本 1 化連 110公羊傳 何休注 4 二連 420 16900公羊箋 王湘綺 化連 500穀梁傳 范寧注 4 二連 400 30070左傳杜注校勘 黎庶昌 1 二連 25春秋例表 王湘綺 1 二連 200春秋比 郝懿行 1 化連 110爾雅 郭璞注 3 化連 330 860孝經 唐玄宗注 1 化連 30石經彙函 長連 1430 37000孟子外書 劉攽注 1 化連 30論語偶記 方觀旭 1 化連 待補五經小學述 莊述祖 1 化連 80經傳沿革例 岳珂本 1 化連 50 600經典釋文 盧校本 12 二連化連1600 1400 332670孟子音義 孫奭 1 化連 80小爾雅疏證 葛其仁 1 化連 120孟子弟子考 陳矩補 1 化連 40説文段注 16 二連 2970六書音均表 1 二連 160
書名 作者(版本) 册數 紙張 定價(錢) 補刊字數⑤説文句讀 王筠 14 二連 1760説文提要 1 化連 100 零星不計數佩文詩韻 1 化連 110 零星不計數古韻通説 龍啓瑞 3 化連 280急就篇注 王應麟 2 化連 240 2000急就篇讀本 史游 1 化連 30駢雅訓纂 朱謀images/BZ_118_871_1327_905_1361.png8二連 75800樂石文述 劉心源 2 長連 400四益館叢書 廖平 化連 1320王制集説 廖平 1 化連白虎通義定本 劉師培 2 化連 70左盦雜著 劉師培 2 化連 180國語國策 天聖明道本黄校姚氏本 10 長連 1430國語補音 宋庠 1 化連 110 2090史記 仿殿本 26 長連 3700 17260前漢書 仿殿本 32 長連 4100後漢書 仿殿本 26 長連 3400 16210三國志 仿殿本 16 長連 2300 2540晉書 成都本 24 化連 762110南史 成都本 16 化連 1540南史考證 成都本 1 化連 80北史 成都本 24 化連 2310 零星不計數五代史 仿殿本 10 長連 1320
書名 作者(版本) 册數 紙張 定價(錢) 補刊字數⑤遼史 成都本 10 化連 1100 640金史 成都本 24 化連 待補漢官六種 孫星衍 2 化連 280 37000蜀典 張澍 4 化連 310 2300唐鑒 范祖禹 4 化連 380黔語 吴振棫 1 化連 80紹運圖 宋本 1 二連 70讀史及幼篇 鄭德暉 1 化連 40光緒會典 3 化連 250 27560陶靖節年譜 1 二連 50采風記 宋育仁 3 化連 180都江堰功小傳 1 化連 80天全石録 陳矩 1 化連 50孫子 魏武帝注 1 化連 50夏小正 王湘綺校本 1 化連 50神農本草 王湘綺校本 1 化連 90太玄集注 仿宋本 4 二連 900 40180北學編 1 化連 130蜀學編 1 化連 160三略、陰符 經、握奇經、素 書、文王官人篇合刻1化連 40錦里新編 張邦伸 8 化連 500 70680朱子全書 32 化連 2310
書名 作者(版本) 册數 紙張 定價(錢) 補刊字數⑤書目答問 張之洞 1 二連 120 1090輶軒語 張之洞 1 二連 80身世金箴 1 化連 80日知録之餘 顧炎武 1 化連 110菰中隨筆 顧炎武 1 化連 80小學集解 2 化連 220測圜海鏡 劉岳雲 1 化連 66旅舍備要方 董汲 1 化連 50藥治通義輯要 丹波元堅 2 化連 140 28510 (與 上書合計)診皮篇 廖平 1 化連楚辭章句 王逸 2 化連 200 待補楚辭釋 王湘綺 2 化連 220昭明文選 李善注 10 長連 1430 6030駢體文鈔 李兆洛 10 化連 1100鶴山文鈔 魏了翁 12 化連 1100古文選本 1 化連 110八代詩選 王湘綺 6 化連 570 880唐詩選 王湘綺 6 化連 600 780唐詩紀事 宋王禧本 24 二連 新刻未成唐萬首絶句選 王士禎 2 化連 150 零星不計數聲調三譜 王刻本 2 化連 240 1680翰林學士集 唐寫本 1 長連 120洪度集 薛濤 1 化連 50
書名 作者(版本) 册數 紙張 定價(錢) 補刊字數⑤林和靖集 林逋 2 化連 120虞道園集 虞集 16 二連 2000 136450掣鯨堂集 費錫璜 1 化連 110明蜀詩 費經虞 1 化連 270夜雪集 王湘綺 1 化連 50七星山人集 岳淩雲 1 化連 110四種詞 (花外集、白石道人歌曲、日 湖漁 唱、蘋洲漁笛譜)4化連 160陶情樂府 楊升庵 1 化連 110唐文選殘葉落水本蘭亭 1 長連 40蜀秀集 8 化連 900尊經初集 10 化連 880尊經二集 6 化連 750 零星不計數國學課蓺 3 化連 240弘明集 釋藏本寄售 二連天台四教六即圖 方紙 12 1810
這批刊印的圖書共112 種,包括經史子集各部的内容,其中既有傳統經典作品,也不乏一些新作,如光緒二十五年(1899) 編纂完成的《光緒會典》、日本醫學家丹波元堅的醫書、劉師培的《左盦雜著》、廖平的《四益館叢書》等,具有一定的新意。若論作者則以王闓運為最,由他撰寫或者校注的書籍達13 種,考慮到這些圖書主要用於銷售的目的,則王氏當時在四川的影響不容小覷。同時,書局非常注重對四川本土文化的傳播,出版了《蜀典》《都江堰功小傳》《天全石録》《蜀學編》《錦里新編》《明蜀詩》等不少鄉邦文獻,還大量刊印薛濤、魏了翁、楊慎、費錫璜、岳淩雲、宋育仁、廖平等蜀中人士的文集著述。
書局還刊印了《代豐例表》《容齋隨筆》《湘綺樓詩鈔》《古曆經徵》《以意録》《蜀語》《長短經》《修身教科》《四種合刊》《鬼董》《益部耆舊傳》《内經明堂》《左庵長律》《字林考逸》《倉頡篇》《蜀檮杌》《蜀畫史稿》《益州名畫録》《傷寒平議》《四川國學雜志》《國學薈編》等書刊①《民國六年一月一日起至六月末日止售提獎存一覽表》(時間不詳),國學檔,第42 卷—11,第125—134 頁。。作為當時四川非常重要的學術出版機構,存古書局出版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極為可觀。
而書局傳播文化的方式,也不僅銷售一種,他們曾多次嚮省内外圖書館贈送書籍。公共圖書館的設立是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鮮事。民國元年(1912) 八月,四川教育司按照教育部要求興辦社會教育,任務之一便是籌建圖書館,“以增長人民知識”。圖書館書籍除購買外,還以調取各省各種局板官書的方式進行籌集。存古書局遂奉上《鶴山文鈔》《蜀典》《明蜀詩》《錦里新編》《蜀學編》各一部②《照得學生成績最為重要學校考核尤貴嚴明使第憑年暑假考試以定優劣,貴校長請煩查照辦理此諮》(1912.8),國學檔,第12 卷—16,第64—69 頁。。1914年4月,書局又贈送《經典釋文》《太玄集注》《白虎通義定本》《漢官六種》《四益館叢書》③《關於移交學校圖書及存古學堂用書的諮文》(1914.4.20),國學檔,第9 卷—6,第18 頁。。
存古書局還應其他各省要求進行了捐贈,如1912年贈送山西圖書館《鶴山文鈔》《蜀典》《明蜀詩》《錦里新編》《蜀學編》各一部④《照得學生成績最為重要學校考核尤貴嚴明使第憑年暑假考試以定優劣,貴校長請煩查照辦理此諮》(1912.8),國學檔,第12 卷—16,第74 頁。,之後還嚮貴州、河南、廣西、湖南等省進行了捐贈。
此外,國學院還將存古書局刊印的書籍作為獎品頒發給優秀學生,這也是一種傳播的途徑。民國元年(1912) 八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用於獎勵學生的書籍達51 種162部,涵蓋了其出版書籍的大部分⑤《呈造存古書局元年八月至十二月末日止收支各款四柱清册一本,決算表一本(附清册及表)》(1913.4),國學檔,第76 卷—1,第11—14 頁。。
從銷售看,民國元年(1912) 八月至十二月,出售書籍482 部,價值銀一百八十八元一角四仙四星。加上贈送、獎勵書籍437 部,共有919 部進入流通環節,約為這段時期出版書籍1886 部的一半⑥同上,第9 頁。。正是通過這些途徑,書局刊印的書籍源源不斷流嚮社會,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在藏書方面,他們接收了尊經、錦江兩大書院以及存古學堂時期的巨量收藏,同時廣開門路,多方徵集,彙聚了極為豐富的圖書文獻,這一方面為教學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另一方面也較好地保護了這批典籍。在書籍刊刻出版方面,他們以存古書局為依托,修繕了尊經、錦江書院遺留下來已經損壞嚴重的書板,又新刻了不少書板,每年出版書籍2000 餘部①民國五年上半年出版書籍1460 部,下半年出版1100 部,共2560 部。參見《民國五年一月一日起六月末日止售提獎存一覽表》(時間不詳),國學檔,第42 卷—6,第86—95 頁。《民國五年七月一日起十二月末日止售提獎存一覽表》(時間不詳),國學檔,第42 卷—9,第110—119 頁。,蔚為大觀,對學術文化的交流傳播作出了較大貢獻。他們修繕保存的書板後來為四川大學繼承,在20世紀30—40年代還曾多次印書銷售,幫助川大渡過難關②據四川大學吴天墀教授回憶,20世紀30—40年代,存古書局書板收藏在成都皇城的城門洞中,四川大學每當經費緊張,便取出印售,以解燃眉之急。見郭書愚:《四川存古學堂的興辦進程》,《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 期,第95頁。又,30—40年代,川大重印的書板有:《尚書孔氏傳》13 卷、《讀書鈔説》4 卷、《公羊箋》11 卷、《禮經箋》17卷、《公羊補正》11 卷、《金史》135 卷、《遼史》160 卷、《都江堰工(筆者按,應為“功”) 小傳》2 卷、《靈峰草堂叢書》6 册、《駢體鈔》31 卷、《唐詩選》6 册、《八代詩選》6 册、《唐詩萬句絶句選》2 册等。見四川大學校史編寫組:《四川大學史稿》,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299 頁。另外,1942年,四川大學時任校長程天放曾組織刻印這批書板25 種,並作序詳細介紹了這批書板的歷史:“蜀之刊人以善刻書著。清季王湘綺先生主講尊經書院,伍肇齡先生主講錦江書院,先後擇國學書籍若干種,付之剞劂,以惠學子。及存古學堂成立,兩書院及官書局之書板均歸焉,並加鐫若干種,精印行世,一時稱盛。其後存古學堂遞嬗而為國學院、國學專門學校,公立四川大學,復與成都大學、成都師範大學合併而為國立四川大學,此項書板遂為川大校産。民國二十七年冬,余奉命長川大,公餘檢視,見書板凡四萬餘塊,經史子集均有。惜庋置一室,多年未加整理,或就殘缺,或遭蟲蛀,惄焉傷之。擬招工補刻重印,以廣流傳。因校款支絀,有志未逮,僅移置舊皇城門樓下以防空襲,施行煮曬,以去蟲害而已。抗戰既歷數載,海岸綫悉遭敵寇封鎖,西洋科學書籍幾不復能輸入,東南各都會淪陷敵手,官書局及印書業均受摧殘,故雖國學書籍亦感缺乏。川大有此版本,而棄置不加利用,實至為可惜。余乃就集會中樞之便,言於總裁兼行政院院長蔣公,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庸之先生,教育部部長陳立夫先生,請撥款整理印刷,以救坊間書籍之窮。蔣公及孔陳二先生慨然允諾,遂於民國三十年冬撥十六萬元以辦理此事。惟以工價物價之高昂,未能悉行整理,爰擇學子需用最切之書,若五經四史之類,凡二十五種先行付印。其餘則稍緩時日,期能一一重印也。補刻工作始於二月,隨刻隨印。至七月,而書成。余乃志其經過於簡端,世之學子瀏覽諸書時,對蔣公及孔陳二先生闡揚國學,提倡文化之至意,當永矢勿忘也。”見党躍武主編:《鳳鳴鏘鏘——四川大學遊覽筆記》,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16年,第14—1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