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纪华 徐树文
【摘 要】新课改后,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课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中提升高中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的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因此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
【关键词】历史材料;阅读能力;新课标;历史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的阅读,有理解的阅读,特别是历史考试中,材料题占到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面对材料题往往无从下手,导致失分,这是因为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提升高中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人认为高中学生经过近10年的学习阅读能力已经可以满足高中学习的需要,不需要提升,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根据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1、从历史课堂教学来看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基本上局限于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以及对历史观点的一般了解。由于有些地方初中历史考试为开卷考试的形式,往往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不够或不重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前突击记忆,根本谈不上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历史结构体系,也不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这就不可能为高中学习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高中学生目前学习历史的状况看
进入高中后,由于历史学科的深度和广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历史教学要求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现在学生阅读书籍还处于机械、无意识状态,学生往往成为课本的奴隶,背上沉重的包袱,导致渐渐失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由于不具备阅读能力,学习中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特别是考试中材料题的作答往往丢分。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阅读方法是促进学生由机械学习向有效学习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高历史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历史课并不是语文课,他们还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环境,让学生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从而提升高中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
3、端正高中历史学习态度,提高对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的基本认识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引导学生对提高阅读能力的正确认识,对于学生来说,不同时期对他们的阅读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高中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特别高,对高中学生特别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而言,提升阅读能力是提高历史成绩的重要环节,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二、历史学科的阅读方法
根据历史课的特点、历史课本知识的难易情况、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提升高中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
1、系统阅读法。对于教材或试题中的材料首先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就要求学生对阅读的内容逐段、逐句的通读,将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不懂得疑难问题标示出来,为深层次的阅读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
2、背景环境阅读法。历史学科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历史事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阅读历史教材或材料是时了解它的背景往往有利于更好的认识、理解历史事实,对于材料题的解答也是事半功倍。背景环境阅读就是要在材料中找出与背景时间有关的信息点,比如文章或材料的出处、作者、时间等有效信息,分析得出材料内容所处的时代背景、阶级关系、经济发展状况等信息,为下一阶段的阅读和作答创作条件。
3、设问题阅读法。所谓设问题阅读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或材料题目的要求,将材料的内容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或材料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材料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的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答题能力。
4、比较式阅读法。不同时期的历史,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学生在阅读教材或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把同类内容的课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其中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对于历史知识的知识和理解更容易,也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5、直观式阅读法。在历史的阅读中,还必须重视对图表的认识,历史有许多的史料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历史课本相配套的历史地图册,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所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应充分重视图表的作用,从图表中获得有效地历史信息,辅助对历史教材或材料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三、在提升高中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理顺知识结构
在阅读历史新情境材料时,老师要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归纳、去理解。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歸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
2、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这样,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我们要立足课本,从指导学生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不断适应新课程高中历史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永军主编.新课程新各课新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美芳.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追求[J].学科教育(Journal of Subject Education),2001,1.
[4]徐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J].历史教学,2005,1.
[5]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赵克礼.历史教学论(第二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任蓉蓉.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提升高中生历史材料阅读能力的方法探究,编号zkjy18055003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