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性的探索

2019-10-20 16:15池丹丹苑葵刘婧
大东方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专业技能职业素养

池丹丹 苑葵 刘婧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下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在从事某种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该文章对信息化时代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对如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设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突出其相融性的实践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相融性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讲话和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深情寄语等为指导,在工业 4.0 和中国制造 2025 大背景下,将爱国热情、工匠精神等贯穿到教学中,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是一种隐性素质,是任何一个职业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本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关键的意义。目前,高职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技能至上”的现象,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相对边缘化。面对严峻的就业竞争,高职院校如何在技能培养中注入新的职业素养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开设紧扣高职学生素养养成教育课程,强化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强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意题。

1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构建培养机制的建设。近年来,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学生已成为企业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现今社会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关注,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学生的“职业素养”上。以岗位专业技能为基础,探究并建立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行为准则等职业素养要素,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并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一是将职业素养教育与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整个课程教学中、项目实训中精心设计职业素养的培养内涵,做好职业素质教育的全程渗透、技术要素的有机融合。二是将职业素养教融于专业教学中。将职业素养教育的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并在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并贯穿于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三是将高职院校现有公共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技能培养课程结合到一起,不断探求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特有的载体、路径、方式与方法,形成大量的职业导向、素养融贯的优质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文化的感染力来承载专业教育的人文理念和职业追求。

2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深化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的过程,提高实训项目教学、案例分析、职业竞赛和技能鉴定的信息化水平。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遵循以“能力为本位”的质量观,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针对实际工作体系,按实际工作设计课程结构。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着力提高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高质量的人才应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融合。讲授知识、培养能力只是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而提高职业素养则更多地是如何解决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联合起来,让学生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才是理想的人才培养。为此,高职院校要深化教育理念,切实把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以提升学生潜能为重点的职业素养教育的新模式,要完全改变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或扼要地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和知识讲座的狭隘认识,切实将职业素养教育落实到高职院校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中,注重素养培养的全过程,并形成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机制。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产教融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加以评价,共同制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标准与体系。按照人才的成长规律构建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力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职业素养的情感体验,将素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于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和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3有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建强师资队伍。教师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职业素养教育的态度及实施能力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效果。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建设高涵养、高水准的职业化师资隊伍,是全方位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每一位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自发地将素养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去。一是多渠道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为平台,定期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和职业素养能力;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综合教学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定期安排中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让教师了解所教专业现状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二是改进机制,优化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精心设计、科学安排教师培训工作,要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要适时安排职业素养课程教师指导专业教师的渗透性素养教学、课程设计,提高技能培养与素养教育的相融性;定期开展以素养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素养教育校本培训。三是聘请企业精英,充实兼职教师队伍,把企业对员工的的素养要求引进学校,实现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企业需要的针对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

如果把专业技能说成是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硬实力”,那么职业素养则是高职学生所必须具备的 “软实力”,二者互相补充。当今信息化时代既需要的是有较高职业素养、又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就应当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着力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教育,继续学习、探索、实现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方法、手段、策略,优化教学方案,践行职业教育改革,让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技能助力中国造,服务新工业。

课题项目:2019年度唐山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信息化时代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融性的探索”(课题编号:TSSKL2019-08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化时代专业技能职业素养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财务管理变革分析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