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民
摘 要:阅读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的有效方式。所以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文本的体悟,是学生学好小学语文的前提与基础。所以,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依据文本提出问题和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现如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推进和深入,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即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再局限和落后于传统之中了,而是要树立起先进的教学思想,从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出发,推动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转变与优化,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行为产生的动机和源泉,只有保证学生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让学生主动展开阅读,从而为有效阅读教学的达成和实现奠定基础。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富有吸引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直接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善于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将阅读相关的内容以图片、动画、影像等形式呈现出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场景,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优化学生感性认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本节课程主要描写了在雨后初晴时,道路两旁的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的梧桐落叶,作者将这一情景用文字表述了出来,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笔者结合信息技術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图片,在图片中呈现了梧桐落叶铺满道路的情境,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这时,笔者再让学生们打开课本,感受作者笔下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情景。这样,笔者通过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依据文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问题通常是对知识点的凝练,所以阅读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入阅读,去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过去文本讲解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尝试依据文本的内容、学生兴趣和认知来精心设计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并把握恰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充分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思维,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和思考去文本中寻找答案,展开深入的阅读。
例如,在教授《再塑生命的人》时,本篇课文蕴含了很多哲理,需要学生们边阅读边感悟,所以,笔者在课程中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维。首先,笔者带领学生们对课文进行第一遍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笔者再从课文中提炼一些问题,并让学生们独立思考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这时,学生们便会围绕问题再次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待学生们得出结果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针对学生们的成果给予学生们肯定与表扬。这样,笔者通过依据文本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延伸阅读教学范围
课外阅读则是阅读教学向课外的延伸和扩展,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来为学生推荐各种优秀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的阅读从传统狭窄的范围走向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此外,教师还应定时组织和开展课外阅读分享交流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例如,很多时候,教师都将阅读环节局限与教材中,这样的方法不仅不会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还会阻碍学生们的发展。所以,笔者会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尝试阅读不同风格的图书,丰富学生们的视野,拓展学生们的知识。这样,笔者通过积极拓展课外阅读,延伸了阅读教学的范围。
总而言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和替代的一部分,不仅关系着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还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彻底地摒弃落后观念和思想的束缚,把握新课程改革发展变化的趋势,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引,以现实学情为出发点,来实现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依据文本提出问题和积极拓展课外阅读等策略的运用,创新阅读教学的结构、体系,优化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体验,最终才能够让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宁宝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51):106-107.
[2]荆芝.浅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7(S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