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贝妮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及人才竞争,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和前提,从学生个体、社会发展及校园实际出发,探讨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着力彰显高职院校育人成才功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商企业管理 核心素养
一、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
目前,我国关于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少之又少,相关论文及著作寥寥无几,至今并没有形成关于这一概念的统一界定。欲要探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首先应从起点出发探讨核心素养这一根本问题,再以此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索工商企业管理学生的核心素养内涵及培养路径。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重点提出,成为立德树人、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核心素养具体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及终身发展需求的必备能力与品格,关注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同时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及创新实践。可以说,核心素养不仅仅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更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终身发展需要的素质及能力。落实到学校教育中,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结合便成为各专业教学的一大重点工作。
核心素养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应更加凸显“教育”功能,使“专业教学”升华为“专业教育”,即在专业教学中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方向,指导、引领并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使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引入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指培养学生的工商企业知识基础与技能,同时发展道德素养、职业意识、信息素养、创新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等一系列整合的知识技能,使学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求。
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解构
(一)专业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
针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于其最基本的素养要求就是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这是影响学生在职就业的一大关键因素,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1.科学判断和准确定位市场及机遇的能力;2.团队合作与组织能力;3.精准而快速的判断能力;4.设计、监督和组织执行的能力;5.事后组织评价能力。这要求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具备较高的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对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管理能力极为重要,即支配和调控工商企业管理类工作的能力,管理能力在此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应深化和贯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当中。
(二)职业意识与道德素养。
职业意识,即学生对本专业类型岗位工作的本质、意义、形式的认知和了解,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对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态度、意志和情感等,其中道德素养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形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职业意识与道德素养更加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层面,强调学生对个人发展、职业生涯的心理上的准备和健康程度,是影响学生形成合理的角色期望和角色意识的一大关键要素,是决定学生走出校园,从事工商企业管理类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1]。
(三)信息素养与创新意识。
二十一世纪人们处于信息社会,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能否有效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正确利用信息、整合信息成为衡量个人能力强弱的一大标准。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是新一代年轻学生群体,掌握并熟悉最新颖、最前端、最流行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手段,诸如互联网、新媒体信息获取等,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和应用程度必然远超其他群体。围绕信息的获取能力、筛选能力、应用能力、信息处理素质和以道德为中心的学生信息素养,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此外,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必然是其核心素养的重点。可以肯定,大多数企业和用人单位必然青睐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毕业求职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企业组织和管理都需要以新鲜血液充实和丰富传统的企业文化与制度体系,以获得新生和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渴求自不必言说。因此,面对这种需求,工商企业管理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培育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适应社会需求和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必要举措。
(四)人际交往能力与个人发展能力。
适应社会,则必须融入社会,必然要求学生具备一项基本素养——社交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决定学生职业发展及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2]。有效沟通更多地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中,是管理者必备的一项素质要求,是个人对自身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发展,是个人的核心素养,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素養,应作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教育培养的一个重点内容。
三、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持续加强课程建设。
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审视课程建设发展问题,坚持应用型教学发展熟思路,重点针对标准化课程、个性化课程、实验课程、双语课程及课程设计等进行再探索、再建设,以切实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需求、学生发展之间的契合度,同时提高课程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的适应度。在课程建设中应深入研究课程教学方法的内涵、形式、内在规律,构建全面性、立体型的课程体系[3]。除了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培养,重点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道德素质、信息素养、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在课程培养计划中得到提高。
(二)注重目标定位与达成。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同质化现象,即部分学生在求职竞争中并不具备独特的能力及明显的优势,因而不被用人单位选择和任用。高职院校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围绕学生个体特征,发现和培育学生个人优势和能力,实施“精专深”培养,在人才培养上应当具有一定的行业特色,充分体现学校的整体特征与发展战略定位,面对市场就业需求就人才培养方略做出准确、及时的反应。
(三)培育良好校园文化。
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接触更多的是校园及校园中的一切人和物,它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环境塑造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个体来说必然是有利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正面、积极地发展。校园汇集海量的知识和经验,具有浓厚的科学文化气息,同时与社会、时代紧密相连。其凝结而成的精神气质、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作用于学生,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不断推进其社会化。校园文化无疑是重要的,更多的是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无形中给予人知识、力量。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必然注重校园文化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的身心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加以帮助。
(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非智力发展。
人不是独立的个体,必须存在一个特定的“集合”中,与各种人、各种物发生联系。对于学生的培养,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让学生明白在一个群体中个体的存在意义和方式。对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社团建设,这是培养社会意识的一大举措。在各种学生社团中,学生们可以进行思想交流、文娱活动及科学研究,在互相活动过程中培养团体意识、写作能力、沟通能力,同时取长补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是极为契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一目标和宗旨的[4]。对此,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可以进行相关社团建设,学生与相关教师和管理人协办职业经理人协会、管理者学会、公关礼仪学会等各色社团,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实现。
四、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问题是教育教学问题,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层面的问题。对此,应始终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前提和基础,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深入探讨有利于社会发展、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扩大新时代人才培养空间,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岳佳伟.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101-102.
[2]黄力江.浅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数学教学研究,2019(01):44-45.
[3]王应刚.谈如何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革新,2018(12):35-36.
[4]柏干.学科核心素养需落实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上[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1):12-13.
[5]李德树,卿平海,张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品质课堂建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05):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