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栋强
教学设计
“杠杆”在苏科版《物理》教学内容中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依托以前所学的力学知识开启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知,还需要引领学生的思维变迁,为后续的功、能、功率的学习打下思维基础。为此,笔者在此通过问题和问题链的形式,引领学生突破思维瓶颈。
兴趣是第一要素。在课堂一开始,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工具。如图1所示,让学生用这些工具试着把图钉拔出,并通过以下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参与。
图1
问题1:你能徒手把这枚图钉拔出来吗?
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徒手把这枚图钉拔出来,在碰壁以后,又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此时的参与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问题2:你能用桌面上的这些器材把这枚图钉拔出来吗?
部分活跃的男生大声喊出“能”,并跃跃欲试。此时的参与度再次被提升,几乎将学生的兴奋度调至最高。
问题3: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的方法多,再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最巧妙、便捷,然后再派学生上来展示。
这一个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平抑部分学生过度的兴奋度,另一方面也将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对问题的思维中。学生思考的不仅是将图钉拔出,还要运用更多的方法拔出来,并思考哪种更简便、实用。
这一环节的3个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步步深入,还能此起彼伏,将兴趣慢慢引导到思维深处,为后续活动开展和思维深入奠定了基础。
体验是为了建构学生对杠杆的初步认知,而为了让学生对杠杆有更深的认知,我们需要对此进行追问,问题将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纽带。
问题1:通过刚才拔图钉的过程,你发现了这些工具本身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硬的、长的、直的。针对这些回答,我们可以以追问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思辨。
追问1:都是直的吗?
生:不一定。
追问2:都一定很长吗?
生:不一定。
追问3:但是,这些工具肯定都具有什么特征?
生齐声:硬的。
师:所以我们可以将刚才的这些特点,用“硬棒”来描述。(画一个硬棒,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它画成直的,如图2所示。)
图2
问题2:这些硬棒在拔钉子的过程中都是怎么运动的?
生1:转动。
生2:画圆。(一边说一边比画着。)
追问1:转动时,是绕什么转动的?再试一下。
生:绕一个点在转动。
追问2:这个点动不动?
生:这点不动的。
追问3:这个棒的转动是否需要力的作用?
生:需要一个力施加在这个工具上才能转动。
追问4:转动的过程中有没有力在阻碍这根棒的转动?
生:有。
追问5: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各具有什么特点?
生:不同。它们使这根硬棒向不同方向转动。
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不断追问,开启了自相碰撞。比如,这些工具到底是不是直的?到底是怎么转动的?这些思辨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得更开,让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豁然开朗。在追问的过程中,教师顺应着学生的回答生成相应的概念,即“在力的作用下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之为杠杆”,其中支点、动力、阻力这三要素也一目了然,而教师也在相应的区域板书新的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力臂概念的理解在本节教学中是一个难点。虽然在苏科版等多个教材中,力臂的引入是直接给出的,然而力臂的存在价值及其物理意义却是不可忽略的。但是,鉴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我们在力臂的诠释过程中又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因此,笔者采用实验与问题相协调的方式,同步推进,以此桥接学生的思维盲点,让学生明白有这么一个物理量,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有其特定的价值与意义,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演示1:如图4所示,在力F1的作用下,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并告知学生,当杠杆处于静止或者匀速摆动状态时,我们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演示2:水平向右移动处于A位置的弹簧测力计,移至B位置时,发现F1变小了。
图4
问题1:哪个物理量的改变导致F1变小的?
生: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学生一边比画,一边回答。)
问题2:很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再试一次,你还发现了什么?(教师边提问,边将弹簧测力计移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
图5
生:此时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没有发生改变,但是F1的大小却发生了改变。
问题3:这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生:不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发生改变而影响F1的改变的。
此时,教师无须再花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思考具体是哪一物理量在影响F1的改变,而是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这里存在一个物理量影响着F1的改变,对杠杆的平衡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意义与价值已经成为学生的共识。此时我们只需要将弹簧测力计再次旋转至图6所示的位置,发现F1的大小再次和图5所示一样。此时教师就可以直接追问学生:你们发现,这里是不是有一个物理量才是真正影响F1大小的?它不变,F1就不变。在得到学生一致认可后,可以再告知学生什么是力臂。教师为此在板书上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7所示。
图6
图7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不仅来自表象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和体验,还来自深入其中的思维之旅。在实验体验过程中发现,融合问题来精准启思的对话,将深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激情,为深入有效的探究提供无穷动力。笔者在这个环节采用“练、问”结合的方法,以此开启探究之旅。
练习:如图8所示,请你作出杠杆AB所受到的阻力和动力臂。
本题的练习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对杠杆五要素的理解。如力臂,此图中它可以明显区分“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和“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学生通过作图和对比,进一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而作出阻力,也是本题的一个易错点,凸显了阻力和动力的作用点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
图8
教师将如图4、5的实验再次呈现给学生,并结合以下问题开启学生对实验细节的再次思考。
问题1:弹簧测力计从A点移到B点,此时杠杆仍然平衡吗?
问题2:弹簧测力计从A点移到B点,弹簧测力计示数F1变小,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引起F1变化的?
问题3:弹簧测力计由图4所示的位置旋转到图6所示的位置,此时F1再次发生变化,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问题4:由图4到图5,再到图6,大家再仔细对比一下弹簧测力计F1的变化情况,你觉得要保持杠杆平衡,我们需要涉及哪些物理量?请你猜想,这些物理量之间应该满足什么条件?你准备怎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师将演示实验再次呈现给学生,并放慢实验变化的过程,通过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深度,引领学生通过观察与对比、分析与思考,明确探究的方向,锁定探究的策略。而教师则是将探究的细节作为信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注意探究的细节,并进行实验探究。等实验数据收集齐全后,再引导学生生成 F1·L1=F2·L2,并在图6的基础上生成如图9所示的板书。
图9
在学生实验结论得出以后,我们还需要学生再结合整个实验操作的细节,分析实验细节操作的原因,启发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与技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整个思考剖析过程,我们还是要还给学生的,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问题的方向,一一剖析实验细节。
问题1:杠杆处于如图10所示的位置静止,杠杆此时是平衡状态吗?
图10
问题2:此时杠杆的重心偏向哪里?
问题3:如果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个杠杆两端分别挂钩码、拉弹簧测力计,你觉得有几个力要让杠杆转动?
问题4:为此,你觉得该怎样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呢?
问题5:在每次实验中,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杠杆,使杠杆重新处于水平位置平衡,你觉得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实验测量中能否再旋转平衡螺母?
这些问题配合适当的实验细节再现,让学生重温细节操作的关键所在,真正通过问题再次提升学生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我们可以直接呈现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来达成。
问题1:实验时,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什么?
问题2:在每次实验中,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杠杆,使杠杆重新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实验测量中能否再旋转平衡螺母?
问题3:完成第一次实验数据采集后,你能否根据这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为什么?
在此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引领、实验体验等形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动力引领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因为体验而深入其中,因为问题而有的放矢,因为对比和总结而豁然开朗,以此达成情与智的并驾齐驱,而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在活动参与中得到实实在在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