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2019-10-18 08:01孙兆元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痞满泻心汤半夏

张 雷 蔡 辉 孙兆元

(1.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针灸科 天津 300000;2.天津市河西医院中医科 天津 30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慢性消化不良症状,但其临床表现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1],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饱胀不适、恶心等。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我国FD患者约占正常人群的19%,占消化内科患者的 65%~70%[2],且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病人为其困扰。西药治疗以抑酸护胃、促胃动力为主,但是停药后病情易复发。在传统医学中将其归纳在“痞满”、“胃痛”等疾病中。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半夏泻心汤施治,取得了一定进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7月~2019年1月,将在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针灸科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0例(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男8例,女12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0.43±11.91)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病程(6±2.23)年。对照组男7例,女13例;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50.75±12.3)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病程(7±1.87)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西医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中医主症:(1)胃脘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2)口干或口苦。次症:(1)纳呆;(2)嘈杂;(3)恶心或呕吐;(4)肠鸣;(5)便溏。舌脉:(1)舌淡,苔黄;(2)脉弦细滑。证候诊断:主症2项,加次症2项,参考舌脉。

1.3排除标准

急腹症造成疼痛者;消化性溃疡病者;镜下疑有恶变者或病理报稿恶变者;有胃部手术史者; 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精神疾病患者; 妊娠、哺乳期妇女;证型诊断过多,兼证(大于2兼证)过于复杂者。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15g,黄芩10g,黄连6g,干姜6g,党参15g,炙甘草10g,大枣5枚。腹胀甚者加香橼10g,佛手610g;疼痛甚者加白芍10g,元胡10g;吐酸者加乌贼骨10g,贝母10g;血瘀甚者加莪术10g,三七3g;纳差者加鸡内金15g,焦山楂10g。每日1剂,水煎服300ml,早晚各1次,温热服。每周复诊1次,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给予餐前口服伊托必利5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4周。

1.5疗效判定

治疗4周后,根据症状评分进行疗效判定。中医疗效评价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主症状计分分为0、2、4、6分,次症状计分分为0、1、2、3分,分数愈低表明症状愈轻,疗效愈好。单项症状判定则根据症状改善程度依次为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进步(症状明显,部分影响日常生活)、无效(症状严重,显著影响工作生活),每项症状有效率=[ (本症例数-无效例数)/总人数]×10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比较

经t检验,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组别n显效有效进步无效总有效治疗组203(15.0)*10(50.0)*6(30.0)1(5.0)19(95.0)*对照组201(5.0)6(30.0)7(35.0)6(30.0)14(70.0)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tP治疗组2021.3 ±3.26.3 ±5.2*△15.00.00对照组2020.2±4.39.3 ±6.3*10.90.00t1.103.00P0.180.04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经χ2检验,两组不同单项症状疗效在痞满、胃痛、口苦、口干、纳呆、恶心、呕吐方面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嘈杂、肠鸣、便溏3个症状疗效差别两组之间无差异(均P>0. 05),见表3。

表3 两组单项症状疗效比较

症状组别n显效有效进步无效χ2P痞满治疗组1711411对照组1834564.120.042胃痛治疗组167612对照组1616273.860.049口干治疗组145531对照组1514375.660.017口苦治疗组1710511对照组1636164.930.026纳呆治疗组1811412对照组1624274.630.031嘈杂治疗组111244对照组1011172.370.123恶心治疗组139121对照组1415264.340.037呕吐治疗组132722对照组1122164.110.043肠鸣治疗组91323对照组812320.140.707便溏治疗组83113对照组711520.1340.714

3 讨论

临床中F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虽不属疑难杂症但发病率、复发率一直较高[4]。根据患者主症,FD多归属中医学“痞满”、“胃痛”、“嘈杂”等。寒热错杂证主要病因病机为寒邪直中,或湿阻脾阳,则脾阳不升而生内寒,嗜食辛辣厚味,则胃气失降则生热。寒热互结,升降运化失机,可见痞满、胃脘疼痛、纳差等。半夏泻心汤源自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辛开苦降、和胃开痞、平调寒热之祖方。《伤寒论》记载:“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记载:“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主要用于表现有胃脘痞满、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肠鸣伴有腹泻等症状患者。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清热以燥湿降浊,干姜辛温散寒,佐半夏以降逆开痞,人参、大枣、甘草甘温补中以补虚弱胃肠,胃肠气机通降,则痞满自除。全方用药精炼,少而精专,寒热互用、辛开苦降,能够很好地起到调和肠胃之效。

现代研究显示,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确切,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对幽门螺杆菌还有明显抗菌抑制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5~6]。另有研究显示,半夏泻心汤可通过组方中药物的综合药理作用改善FD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浆P物质(神经肽)含量以及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7~8]。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对其中的寒热错杂型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但本次研究观察样本数少,缺少对病因的系统研究,有待之后的深入观察。

猜你喜欢
痞满泻心汤半夏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半夏入药多炮制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