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行为模型在老年人养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17 07:30景茜青海民族大学
新生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安德森学者卫生

景茜 青海民族大学

一、安德森行为模型简介

安德森行为模型(Andersen’s behavioral model)是研究医疗卫生服务利用行为重要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创建以来就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从一开始的“倾向特征——能力资源——需要”的简单模型逐渐成为“环境因素——个人特征——医疗行为——医疗结果”的复杂模型。有学者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归纳和分析,分析出该模型在结构、变量和变量间关系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安德森行为模型不仅可以研究不同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亦可通过这一理论模型研究慢病患者、老年人群、孕产妇等亚人群的护理服务、自我医疗等行为,为分析不同人群的就诊行为提供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分析框架。该模型不仅阐释了家庭是怎样利用卫生服务的,还可以解释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因此这一模型近年来也被很多学者用来分析老年人在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可见,我国在很多社会研究上将安德森行为模型作为研究的理论模型框架,不仅挑选、测量和不同人群健康行为相关的影响因素,也可以用来研究分析人们不同需求的影响因素。

二、安德森行为模型的发展与修正

(一)安德森行为模型的创建初期

安德森初始模型的创建是以倾向特征、能力资源和需要因素三个影响因素为基础的:

1.倾向特征:这种影响因素表示卫生服务利用倾向的被访人的特征,其中包括了人口特征、社会结构和健康信念。其中,人口特征主要指被访人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社会结构是被访人的民族、职业、教育和文化等特征;健康信念则是被访人对卫生服务行为的价值观和认知。

2.能力资源:这种影响因素是被访人所拥有卫生服务的能力和其卫生资源在社区和家庭中的可获得性,是间接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包括被访人或其家庭资源(收入等)和社区资源(社区诊所等)。

3.需要因素:是被访人基于健康需要的特征,表示被访人对卫生服务的认知需要(对自身疾病状态和健康状况的主观判断)和评估需要(医生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客观测量和专业评估)两个方面。需要是被访人是否最终利用卫生服务最直接的原因,而认知是被访人能否更好地了解医生提供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案。

图1是安德森行为模型初始模型中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倾向特征”通过对“能力资源”和“需要因素”的影响来影响“卫生服务利用”。安德森行为模型表明被访人在卫生服务利用时是通过个人倾向特征来促进或妨碍能力资源这一因素,以此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进行影响。安德森行为模型从最初是以家庭为分析单位,但是考虑到家庭成员在寻求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差异性,所以最终决定修改为以个人为研究单位进行分析。

图1 安德森初始模型

(二)安德森行为模型的修正

随着模型的不断修正和调整,安德森行为模型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首先,有学者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服务体系会对被访者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产生影响。随后安德森认识到卫生政策的决策与实施、外部环境(自然、经济与政治环境)应当成为安德森模型的首要前提要素。从而他将医疗服务体系、卫生政策和外部环境加入了初始模型中,并将其三中影响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然而,安德森认为环境因素与个人特征因素可呈并列关系共同影响被访人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所以就将从初始模型的结构“倾向特征——能力资源——需要”修正为“环境因素”和“倾向特征——能力资源——需要”。其中,倾向特征和需要两种因素内容不变,将能力资源修改为“资源”和“组织”。因为安德森认为,资源是一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组织是否能拥有足够的人力财力,能否有效地对这些资源的分配以及分配方式是影响被访人最终能否利用卫生服务的重要因素。

再次,安德森修正模型增加了“医疗行为”这一影响因素。除了加入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因素和个人自我医疗行为(被访者自我控制饮食、锻炼身体、戒烟戒酒等方式)之外,还加入了“医疗服务过程”,即被访人在就医过程中医患之间的沟通过程。因此,医疗行为这一影响因素就包括“个人自我医疗”、“医疗服务过程”和“医疗服务利用”三种不同的卫生服务利用方式。

最后,安德森修正模型得出了医疗行为决定医疗结果的结论。医疗结果的评价最开始只包含了“认知健康状况”和“评估健康状况”,即被访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及认识和医生对被访者疾病的专业评估。其后又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因此,医疗结果则就包括了“认知健康状况”、“评估健康状况”和“患者满意度”三个评价指标。

安德森修正模型与2013年修订完成(图2),该模型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由环境因素(environment)、个人特征(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医疗行为(health behavior)和医疗结果(health outcome)构成了最新的安德森行为模型。除了在影响因素和变量方面增加之外,安德森模型还包括反馈分析路径,图2箭头说明各影响因素指向医疗结果,以及医疗结果反作用于各影响因素部分,反馈分析路径的存在直接解释了环境因素和个人特征影响着医疗行为,而医疗行为又影响着医疗结果,环境因素与个人特征直接作用于个人医疗结果,医疗行为和医疗结果又反向作用于个人特征。

图2 安德森修正模型

三、安德森行为模型在老年人养老问题中的应用与局限性

(一)安德森行为模型在老年人养老问题中的应用

安德森行为模型独特的优势在于其具备完善的指标体系及理论分析框架,能对实证分析起到引导性作用,不仅在医疗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中也能提供很好的分析效果。因此,根据近几年来学者们将安德森行为模型应用于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成果中,研究分析出安德森行为模型在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应用过程及其应用价值。

王振振、李敏和雍岚三位学者从服务供给视角出发利用安德森(Andersen)行为模型研究了哪些因素对老年人参与互助养老意愿有影响,且是如何产生了影响。他们依据安德森行为模型,构建了有关参与社区互助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图(图3),其中包括四部分:一是环境,即养老服务的政策环境;二是主体特征,其包含倾向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使能因素(家庭、社区、收人水平等外界因素)、需求(物质、精神文化等因素)三方面因素;三是过程,即参与社区互助;四是结果,即参与社区互助的老年人自评的满意程度。本文认为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探索养老新模式、激发老年劳动力、缓解老龄化问题有着理论性和指导性,为今后的学者在老年人养老问题上运用安德森行为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图3 参与社区互助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

李长远和张会萍两位学者为研究民族地区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时,也借鉴了安德森行为模型且修改后构建了相应的分析框架。他们根据我国文化背景及医养结合领域特征,在倾向特征、能力资源和需要三种影响因素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传统、家庭照料资源、社区医疗护理及照料资源供给状况等因素,以致该指标体系和理论分析框架更加完善。

彭希哲、宋靓珺和黄剑焜三位学者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对我国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他们在自变量的选取上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从而在安德森能力资源这一影响因素中加入了照料者意愿、社区服务供给等变量。根据安德森行为模型的分类,三位学者将2014年中国健康长寿调查(CLHLS)、数据中可能影响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服务使用的因素分为前倾因素、使能因素和需求因素三类。通过实证研究,三位学者得出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结论,据此,尝试用安德森行为模型跨学科应用这一途径,可从不同方法和角度看待所研究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与建议。

综上,能够将安德森行为模型应用到养老研究领域作为理论框架,分析被访人养老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得出与数学模型不同的结论,还能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安德森行为模型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养老研究领域中,是因为养老方式选择行为与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共同点的,如被访人在进行养老方式选择时,其实也是对自身被护理、被照料这些医疗服务上的选择,简而言之,选择医疗服务方式的过程就是被访人对养老方式选择的过程。而且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我国关于养老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都是以定量研究方式为主,这就说明是缺乏了理论分析框架作为支撑,但到如今都没有形成一个学者们都承认统一的理论范式。据此,可尝试根据具体应用领域及文化背景对安德森行为模型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为我国养老领域养老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构建本土化的理论模型。

(二)安德森行为模型在老年人养老问题中的局限性

目前,国内只有10余篇关于安德森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而且大多主要是利用安德森初始模型分析某一人群的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只有1/3的学者运用了安德森修正模型对我国的养老领域进行应用和研究。

不论是我国国内还是国外的不同研究领域和学科,学者们再利用安德森这一行为模型时对此也出现了质疑,因此安德森行为模型至今也是饱受挑战的。陈鸣声认为:有学者质疑安德森模型难以有效控制细微的行为因素,导致模型结果存在重大差异;有学者认为安德森模型中的倾向特征缺少人群的生物学要素;有学者提出模型结构和模型维度间对应性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差别。但以上局限性仅仅是就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提出的,所以养老研究领域作为安德森行为模型涉及的新兴领域更是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和挑战。

首先,安德森行为模型是医疗领域中很重要的理论模型,其尽管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与养老领域的研究上有一定的有共通性,但是想要有效地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养老研究领域中,在指标体系的转变上就会有很大的难度,从而在结论上产生差异。

其次,安德森行为模型自1968年创建至今期间有过多次修正和完善,但我国最早于2003年介绍安德森行为模式从创建至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三次修正,2014年起才有学者在养老研究领域中应用了这一模型,且对其中的反馈路径分析和结构方程在很多时候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况,所以在选取指标和变量时较为随意和不全面,便会导致了研究结果互不统一。

四、安德森行为模型在老年人养老问题中的启示

安德森行为模型能够为我国学者系统探究老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提供完善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安德森行为模型能够在老年人养老问题中可以应用的原因在于(以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为例):

第三,安德森行为模型从创建起至今,一直在修正和改善,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不同领域,我国也有少数学者在应用这一模型基础上进行了相关养老领域的探讨,张文娟(2014)和李长远(2018)都根据安德森行为模型分别对城市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和民族地区劳您热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第一,安德森行为模型最初是被应用与医疗领域,从环境因素、个人特征、医疗行为和医疗结果四个影响因素完整地研究卫生服务的利用,分析能够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而在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上虽有其意愿的影响,但与卫生服务利用同样为主观选择行为,所以两者之间是有共通性的。

第二,安德森行为模型是一个可以将能够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多种影响因素都放入的理论模型,这一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分析模型,可以避免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过于随意和忽略重要的指标。也可以利用现有的反馈路径分析出多种影响因素之间孰轻孰重。

由于我国与国外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所面临的养老问题也是大相径庭,所以在我国独特的“养儿防老”观念背景下,哪一因素是对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起着关键性作用,还有待我国相关领域的学者们更深层地去研究,以为我国养老体系的完善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

猜你喜欢
安德森学者卫生
电影界的“强迫症之王”——韦斯·安德森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智取红领巾
学者介绍
好兄弟,别哭,我没事
卫生歌
讲卫生
医治头痛的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