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玮
[摘 要]货代企业就是所熟知的货运代理企业,其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各行各业对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大而发展起来的。货代企业能够帮助客户更好地进行货物运输,并降低客户自己操作货运活动所可能产生的诸多风险,利用专业的服务与技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获益。所以,近年来货代企业发展如火如荼,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在看到企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货代企业本身可能存在的诸多财务风险,而这些风险一旦实际发生,则不仅会给货代企业本身的运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将给客户乃至整个货代市场带来十分突出的影响。文章从货代企业风险分析入手,结合货代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特点等方面因素,谈谈如何加强货代企业的财务风险点识别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
[关键词]货代企业;风险识别;风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F832.4
1 引 言
货代企业属于服务产业,企业本身不生产和销售实体商品,而是通过提供货物运输服务来实现获益。货代企业的兴起发展与市场环境息息相关,现在越来越多企业规模扩大、产品销售覆盖面扩大以及在生产上的地域选择越来越多,因此也就催生了货代企业这一专门从事货运运输代理的专门企业。虽然货代企业不进行商品的生产销售,但同样存在着财务管理问题以及相应的财务风险。所以,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完善企业财务风险分类与有效识别,并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应用来提升企业的财务风控能力,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增长收益。
2 货代企业财务风险点类型及识别
财务风险,顾名思义是财务活动以及其他经济活动运作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包括外部的、内部的、人为的以及非人为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种经济活动不存在相应风险,这是经济运作的基本规律。货代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特定风险,而由于货代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不同于一般生產经营性企业,因此货代企业的风险也具有自身的诸多特点。具体来说,货代企业风险可以首先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个大类。系统性风险是由于各种运作系统而导致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财务风险,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种: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社会文化风险、自然风险以及政策法规风险。可以看到,系统性风险同时也基本属于企业外部风险。而与系统性风险相对的是非系统性风险,也基本属于企业内部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协议风险、费用垫付风险、无交通工具承运风险、误收危险品风险、应收账款风险以及业务关系链变动风险。
2.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企业所在市场因为竞争或其他因素导致市场环境出现变化,进而引起企业可能遭受经济损失。市场风险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的且客观存在的风险类型。市场风险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分为税务风险、运价波动风险、燃油价格波动风险以及国际货运业务中存在的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识别需要依靠精确的市场分析以及对市场内各因素变化的灵敏判断,而市场风险也几乎不能完全避免,这是因为企业对市场各类信息的捕捉容易因为信息不对称而无法达到完全和及时。
2.2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尤其容易存在于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活动中,它是因为不同地区、国家的不同政策或政治环境的突然变化、不稳定因素增加等,而给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的直接风险。政治风险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具体业务本身的开展,同时也会让企业遭受因为政治环境变化而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连锁风险。
2.3 社会文化风险
俗话说百里不同俗,社会文化的不同很多时候也会给货代企业带来冲击与风险。社会文化风险主要存在于国际货代业务当中,以及国内个别特殊社会环境当中。社会文化风险影响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
2.4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在货物运输业务开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由于受到地震、台风等恶劣地质条件或气候因素影响而让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一旦发生自然风险,给企业造成的经济影响或冲击必然是巨大的。所以在众多系统性风险当中,自然风险的防控紧迫性以及必要性也是比较突出的。
2.5 政策法规风险
政策法规风险,不仅是指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不同政策法规甚至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情况。同时也包括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政策法规调整或新的重要举措和法规出台,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业务开展甚至会影响到企业一系列的业务安排和发展部署。
2.6 协议风险
协议风险是货代企业非系统性风险中比较重要和突出的一种风险类型,所谓协议风险就是企业在与上下游企业客户签订货代协议的时候,因为协议条款的不完备或双方权利义务约定不详尽、签署过程不严谨等诸多原因,导致双方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违约或履行不完全而产生的风险。
2.7 费用垫付风险
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升级的当今社会里,货代企业为了促成业务或项目,垫付费用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规的操作方式。对费用垫付进行积极合理控制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实际收益,但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则很可能让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企业的财务管理正常秩序。
2.8 无交通工具承运风险
货代企业开展业务必然离不开车船等常规的货物运输工具,许多规模较大的货代公司都拥有企业自己的运输工具。但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本身没有承运工具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一边接受客户的运输委托,另一边再去寻找合适的运输公司或其他货代公司,这些企业更多时候充当的是一个类似中介的角色。对于这种小规模货代企业因为没有自主交通运输工具,所以就很容易遭遇无交通工具承运风险。有时候即便临时再寻找应急工具进行运输,企业也会因此遭受比和货主协议规定更多的运输费用,甚至因此出现亏损。
2.9 误收危险品风险
目前为了加强市场管制、提高社会安全管理级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国政府或地方政府经常会发布一些危险品禁运通知,或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对一些常规物品施行禁运品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货代企业在没有及时了解相关规定或没有认真进行货物核查而误收危险品,将会因此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一旦将这些货物运输出去,还可能遭到有关部门的查处或惩罚。
2.10 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项比较常规的管理内容,应收账款的出现也标志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强。应收账款风险不单单只是货代企业的特殊风险,它存在于几乎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项目的企业当中,而且应收账款风险也随着企业业务拓展、商品销售或服务数量增加而逐渐成为企业各项财务风险当中的突出一个。作为货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同样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11 业务关系链变动风险
任何一家货代公司都处于上下游企业之间,上游是货主企业,下游是货运目的企业。货代企业想要健康平稳地让企业运营下去,保持上下游业务关系链条的稳定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上下游业务关系链条变化可能是由于利益目标变化或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所致,而在某些时候业务关系链是否容易发生变化也与客户忠诚度有关。
3 货代企业风险防控措施
前文中针对货代企业可能遭受的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两大风险进行了具体归纳,同时对具体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进行了简要说明。货代企业想要切实实现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就必须在充分了解上述诸多风险的基础之上,尽量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加強风险防御机制建设。
3.1 建立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风险防控能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是否能够对各类风险进行及时识别与及时预警,货代企业应当尤其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落实。在企业内部建立属于自己的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财务风险识别预警体系,通过数据库建设将企业历史发展过程中遭遇过的风险、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同行企业曾遇到过的风险进行数据归集,并加强数据更新工作,确保风险数据分析工作能够拥有尽可能多且丰富的数据参考。同时,在组建风险识别预警小组时,其参与人员必须涉及货代业务开展的各个流程(货主询价、接单、订舱、装箱、报关、提单确认和修改、签单、费用结算等),从而确保风险识别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此外,通过信息化数据监控系统,对各业务流程与环节实行24小时往来数据监控,对风险数据进行反复筛查并汇报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深入分析,在确认风险存在的可能性的同时启动风险应对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
3.2 加强业务流程监管
风险数据识别是风险防控的一个方面,但加强流程监管则更能够从源头上遏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加强流程监管需要从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与再造入手,通过业财融合模式下的财务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帮助财务管理部门更快更及时地掌握各部门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及时监控可能存在的风险数据、及时修正可能出现风险的操作流程,实现从日常管理入手加强风险防控工作质量的目的。
3.3 加强风控意识与企业文化建设
许多时候无法对财务风险做出及时有效反应,不仅是因为风控机制不健全,更重要的是对于风险的防控意识不强,无法在出现财务风险苗头的时候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在风险可能发生时也不能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从而延误了风险防控最佳时机,最终给企业造成实际损失。所以,企业应当以风险防控为核心,积极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将风险控制从管理制度中拿出来融合进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当中,让企业员工从被动执行制度转为主动参与管理,同时加强员工风险防控技能的教育培训,让每一个员工能够成为风险防控的一个终端, 从而形成风险防控最大合力。
参考文献:
[1]朱永梅.货运代理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J].财会学习,2018(9).
[2]李建伟.论国际货代企业财商部门在企业风险管控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8(6).
[3]邹莉.全球供应链环境下中小货代企业海外代理开发研究[J].中国水运,2017(8).
[4]姜珊,徐瑞.国际货代企业规避海运企业破产风险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4).
[5]陈韦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问题探析[J].就业与保障,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