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所处的会计核算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能够及时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那么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也会受到影响。文章基于高职院校现行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状况,分析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结合模式,并提出具体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财务会计;预算会计;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7
1 引 言
国家政府在2017年10月发布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后,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在积极进行财务核算制度改革工作,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想要让高职学校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结合,就要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财务制度改革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
2 高职院校现行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状况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上看,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财务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现行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预算管理占据了大部分工作比例。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过度重视预算资金管理,导致资金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到阻碍,如果执行不到位就会造成财政资金受到严重的影响,资金效益无法发挥出预期效果。
第二,无法准确计量教学成本。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学成本数据在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资源配置、日常教学成本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保证教学成本数据资源的准确性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财务核算制度无法准确地核算教学成本,更无法保证后续工作的开展。
第三,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核算采用的都是收付实现制度原则,也就是根据货币资金的增减确定学校收入支出的发生,在这样的制度下,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工作无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更无法掌握现金流向。
第四,财务真实情况无法体现,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真实。不仅如此,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财政预算会计制度和专用基金设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专用基金设施出现了提取上的问题。总的来看,高职院校的真实财务情况无法从学校发展中得到体现。
3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高职院校的作用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中,重点强调财务会计制度要和预算会计制度相结合,这种全新的财政会计管理思想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财务管理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高职院校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共同组成了会计核算基础,让财务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实现了相互连接。最大程度保证预算管理实际需求的情况下,财务会计可以更加客观反映出高职院校资产负债情况,预算会计也能够提供准确的收支信息,从侧面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
第二,有助于反映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科學评价绩效管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可以更加科学地编制权责发生制度,准确反映出高职院校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财务会计可以真实地反映出财务运行情况,并且对资产进行负债管理,以此让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得到健全完善。
第三,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资产配置的合理性。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方面的配置工作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实际融合后,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监督工作。
第四,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财务透明度。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政府会计制度报表将会由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两者共同组成。这一举措最大程度完善了报表的体系和结构,而高职学校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的结合,就有效解决了上文中提及的财务真实情况无法体现以及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不真实问题,可以为高职院校的高层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让公众能够更好地监督高职院校。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必须要对这次改革提高重视,充分吸收采纳新理论,对院校内部的财政制度进行改革。
4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结合模式的分析
4.1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关联性和区别点
由上可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让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深入分析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之间的联系点,从而确定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的集合模式。[1]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实际上都属于财务会计部门,是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会计是在财务会计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全新会计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预算会计已经在每一个高职院校中得到普及,成为财务会计的基础,也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只有保证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可以进行全面的融合才能够让财务管理工作得到真正的发展。虽然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第一,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预算会计主要服务的是校内财务信息,所有数据都是院校运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数据,但是财务会计主要服务对象是校内外全部财务信息,数据量较大,源自于校内外所有的财务会计活动。第二,财务会计工作更加灵活多变,预算会计的则较为固定,相关财务信息都不可以擅自更改。因此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保证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全面的融合。
4.2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结合模式
从上述内容来看,一般的高职院校中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是分开进行的,预算会计是在财务会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会计活动。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分别构建预算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并且结合先进制度、权责发生制度来对两种制度进行完善,以此保证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够实现分离,保证两者各自的特点,就可以保证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稳定进行,让成本、绩效等信息的获取不会受到影响。
除了制度之外,会计科目体系的设计也十分重要,要将预算会计科目纳入整套科目体系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让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顺利完成。比如,处理相同业务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财务会计规定完成核算工作,并且在月末汇总阶段,将其转结到预算会计体系下。如果处理的业务各不相同,就要按照相应的规矩,保证结合效果,实现高职院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核算融合。这种融合模式就是分别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提供相应的数据,满足报表使用者、制作者的需求,在实际融合的过程中,加强信息和功能的协同处理非常重要,只有保证会计基础得到协调,才能够让会计科目协调发展,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5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融合的渠道对策
5.1 构建形成现代化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
想要让高职学校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之间实现完美的结合,首先就要根据高职院校实践发展形势,构建出科学现代化的高职院校财务会计新型制度。综合上述分析内容,高职院校首先要对校内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分工,明确财务会计之间的权责问题,以此才能够让高职院校得到长久的发展。让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财务预算实现相互作用,保证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在所属的财务工作领域发挥真正的作用价值。
高职院校的财务决策要充分参考财务会计信息,并且将财务信息作为基本原则。以高职院校为例,在财务会计改革过程中,和软件企业合作开发信息化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从根本上保证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权责发生制改革是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制度落实的关键。因此,该高职院校还根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内容,修订了权责发生制度,实现两种体系并存财务会计环境,真实反映出高職院校的运营绩效。[2]
5.2 构建形成独立性的财务预算会计部门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构建形成独立性的财务预算会计部门,也是实现高职学校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之间完美结合的关键。高职院校中构建独立的财务预算会计部门,结合院校的实际运行需求,让财务预算会计部门独立存在,能够让预算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对于财务预算工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够让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满足高职院校未来发展需求。比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改变当前院校中存在的教学成本不明确问题,单独成立了财务预算会计部门,重点针对学校内的教学设备、水电费支出等方面进行管理,明确费用的最终归属,并且准确核算教学成本,避免财务资产数据出现虚增的问题,为学校资源配置提供了准确的数据。[3]
5.3 形成全面性的财务预算会计思想意识
高职院校要正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形成全面性的财务预算会计思想意识,这是实现高职学校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之间完美结合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确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财务预算会计之间的融合对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正确的财务会计思想可以让融合改革工作稳定发展,调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就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院校内的财务会计人员招聘条件进行修订,以期招聘到高素质的财务会计人员,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融合工作贡献力量。
6 结 论
综上所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高职院校也要积极落实国家的改革制度,提高对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视,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新的财政制度,并且从政策上进行把控。不仅如此,构建现代化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独立性的财务预算会计部门,并且形成全面性的财务预算会计思想意识,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天,包苏日古嘎.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7(12):119-120,142.
[2]叶芳华.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6(7):277,327.
[3]李敬涛. 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的政府会计信息效应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单明(1976—),男,汉族,江苏南通人,大学本科,财务管理,高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