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强
摘 要:新版教材出台后,中学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根据新版教材的特点找准切入点科学施教,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实践探索,在深入总结新版教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的“一个原则”“三个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学用结合;提升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新局面
新版“部编版”语文教材即将走进中学语文的课堂,这不但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优秀的教材,同时也给大家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新版语文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明显的变化,侧重点也发生了转移,如何科学施教是中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讲和思考总结,我深刻体会到,要想使中学语文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就必须在学用结合上狠下功夫,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深入了解新版教材的新变化、新特点,明确教学重点
纵观新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有以下几个新变化或新特点:一是课文篇数明显减少,而课外阅读内容、名著导读篇幅和写作内容的分量明显增加。二是现当代文化篇目明显减少,而传统文化篇目数量明显增加,很多经典文章实现回归。三是课文题材明显减少,而体裁明显增多。从古老的《诗经》到清朝的诗文,从淳朴的古风、直白的民歌、严格的律诗、精炼的绝句到引人入胜的词曲,从史上有名的诸子散文到优秀的历史散文,从汉代有名的论文到唐宋古诗文、明清两代小说,无一疏漏。四是选文标准更加明确,既要文质兼美,适合教学,又要具有经典性和时代性。
二、科学洞察新版教材的侧重点转移,明确教学目的
新版教材的侧重点转移非常明显,一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地位明显上升。在新版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插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内容,每个学期都安排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课外经典古诗词朗读和两个经典名著导读。二是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成为新的重点。新教材更加注重语文知识体系的搭建,并依据“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把这些知识的教学与能力培养逐层细化,分解到每个单元。同时,以补白的方式把重要的语法修辞知识穿插在课文教学中,形成“一课一得”格局。三是更加重视兴趣培养和阅读拓展。新版教材不再采用过去那种“赏析体”写法,而是以讲解示范读书方法为重点,每篇介绍一种读书方法;四是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内容。
三、确立“学用结合、提升写作”的总体原则,做好科学施教
(一)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写心得、写书评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搭建语文知识体系,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二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讲,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使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工作:
其一,树立科学施教意识,以教育大纲为路径,以教材为工具,以单元教学为方式,循序渐进地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和写作知识,提高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二,注重整体策划,从教材全局的高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科学制订不同阶段的课内外阅读计划、写作计划,明确手段、目标和步骤,确保教学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其三,精心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一是结合作品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阅读《老人与海》时,让学生讲解自己想象中的画面,想象老人捕捉大马哈鱼的勇猛与果敢,以及与大鲨鱼搏斗的悲壮与坚强。二是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比如讲授《在烈日与暴雨下》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的不同情景、不同描述,理解分述的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启发学生对这两个情景进行综合分析,体会祥子生活的艰辛。三是根据课程安排,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延伸阅读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其四,把写作能力的培养渗透到阅读教学中,使阅读与写作相得益彰。比如讲授《祝福》一文时,让学生根据鲁迅对人物的描写归纳各种描写方法,紧接着让学生转入人物描写训练,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复述与模仿相结合
通过口头复述和模仿写作,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领悟各种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比如在讲授《背影》一文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做两方面的练习,一是让学生口头复述这个故事,二是让学生模仿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深刻领会写作技巧与方法,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食古与用古相结合
让学生通过欣赏古文掌握古文的表達方法与技巧,然后用古文的表达语言进行现代写作。如此一来,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和现代写作的能力就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郑国民,阎苹,刘永康,等.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05.
[2]张治中.浅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
[3]高国庆.穿越语文教育的理论“迷雾”[N].中国教育报,2007-10-18.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