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如
摘 要:道德与法治的生态课堂能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发展,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体验学习的成功。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让学生体验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明确教学目标;批判反思,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绘本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在生态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2-0075-02
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的生态课堂成为小学生“心向往之”的生态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通过活动、体验、反思和实践活动,去学习、去体悟。例如在二年级下册“ 安全地玩”中,教师结合教材,把设计和制作安排警示牌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辉小学搬到新校区才两年,校园里的警示标识牌没有来得及设置,特别是一些安全警示牌没有做好。环节5“我的设计我宣传”是这样设计的:(上这课前,先带领学生把校园走一圈,让学生自己发现校园的安全隐患。回家后,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安全警示牌。)“同学们在课前发现校园里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你们的安全警示牌做得怎么样呢?”我让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交流、分享。“同学们的设计非常到位!现在请大家把自己设计的安全警示牌放到合适的位置,并想一想,你想对来这里玩的同学说什么?”(学生模拟安全宣传员,对自己的设计的警示牌进行宣传。)课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走进校园,进行课外活动的具体指导。在活动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渗透。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杨爱红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生命最宝贵”设计了“体验五分钟妈妈”。这个体验活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有序地开展活动,并且让学生深刻体会生命孕育的不易,是教师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时最关注的问题。杨教师首先让学生做几个常见动作预热一下,全班学生认为做这样的动作很轻松。接着让学生模仿48页妈妈的活动内容体验。第一位学生胸前背着书包上台演示弯腰捡黑板擦,教师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有什么不妥?” 细心的学生发现他蹲下的速度特别快,这是错误的。“怀孕的时候肚子大,行动不方便,不可能蹲得这么快。”让第二位学生来做同样的动作。(该同学手护肚子,慢慢蹲下)。这样让学生认识到怀孕后做某些动作的不易,为其后续体验孕育生命的不易埋下伏笔。接着全班一起做背书包蹲下擦鞋子的动作。 “我们的体验还将继续进行,请带着你们的‘宝宝继续接下来的学习。注意,要每时每刻保护好自己的宝宝哦!”这加大了体验的难度。在活动中请学生上台示范的时候,其他学生在关注他动作,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环节,学生在体验时就少了几分玩笑的意味,更懂得孕育一个小生命是辛苦的。本环节虽然是“体验五分钟妈妈”,但在课堂教学中,体验过程并不止步于这五分钟,而是一直延续到了下课。相信这样的设计更能让学生深刻感受母亲的伟大,认识生命的孕育是非常不容易的。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唤醒学生学习本能,引导他们去探索发现、获取知识,真正地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天地。
我们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内容的选择、目标的设立上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从道德与法治的特定内容出发,寻找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联结点、触发点、落实点。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课堂更要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比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爱护花和草”这课,课前我做了一个调查“你觉得摘花对吗?”绝大部分学生简单地回答:“不对。”只有极个别学生会问老师“谁摘花”或者“在哪儿摘”。可见多数一年级学生对爱护花草的观点依旧停留在幼儿时期比较简单、泛化的对与错的判断上。因此,我将引导学生辨析“这样做,对吗?”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目标,帮助他们学会结合实际情况来辨析爱护花草的行为,为引导学生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准备。在教学这个环节可以这样设计:设计情境辨析题(出示图片),①学生摘学校的花;②学生摘公园的花;③学生摘野外的花;④学生摘家里的花。 通过询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来指导学生学习爱护花和草的正确行为,并结合实践情况引导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儿童的视角与经验分享来引导实践,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并爱护花儿草儿这样的小生命。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较小,但是受到一些社会不良观念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值日时指挥同学去做,自己干活时拈轻怕重,甚至告歪状。这种现象虽然少,但真实存在,影响也不好。所以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是班级值日生”时,教师把树立正确的值日观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上课时,教师邀请学生一起观看几张图片(画面1:干净整齐;画面2:又脏又乱。)“对于我们的学习环境——班级,你希望它是怎样的?”学生发言,教师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既然大家都喜欢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那怎样可以做到呢?”学生再次发言,教师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教师有意创设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值日中的不良现象引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中鲜活的学习材料,展现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师通过比较,并在真实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乐意为干净整洁的教室出一份力。这样,教师不仅自然导入了教学内容,而且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批判反思是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作为道德学习方式的批判反思,主要指明辨是非善恶,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对低年段学生而言,主要是引导他们形成自我批判与反思的意识,教材中,批判反思的道德学习方式非常普遍。例如,王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下册“清新的空气”中向学生提出了“过年时一定要放鞭炮吗?说说你的理由”这一思辨话题,当学生表达“最喜欢的春节活动就是放鞭炮了”这样的真实感受后,教师尊重、认同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追问和引导,“放鞭炮是我们春节的传统习俗之已经有几千年了。可是,前不久老师的一位住在市区的同学却告诉我,他们那里春节禁止放鞭炮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出示图片及地方关于烟花爆竹的禁燃令)”“小小的鞭炮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我们一起来看这样一则新闻。(教师出示:节日期间多地出现PM2.5爆表的新闻视频)有科学实验证明,一个鞭炮可以让10立方米内的PM2.5爆表。”让学生在对比、反思、发现中认识到燃放鞭炮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危害。“禁止燃放超花爆竹的区域是绝对不可以燃放的,否则根据规定会被处罚(教师相机出示地方关于禁燃区燃放烟花爆竹相关的处罚规定)。那么,在燃区是不是可以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呢?”“可是小朋友却觉得这样没有过年的气氛了,这可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可以少放一点,放电子爆竹;用踩气球的方式……”教師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为保护空气质量做点努力。”这位教师的做法,真正帮助学生建立了积极的环保观念,从而真正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教师通过展示与学生当下生活不一样的生活情境,并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辩证地、多维度地思考,可以拓宽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使教学为学生的生活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所选用的“学材”都是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多数都取材于学生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不再抽象地认为这只是一些图片,而是发现这样的情景和事件在他们身上真真切切地发生过。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羊羊值日”,教室的图片、问题的情境都是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的头脑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画面:“呀!这样好脏啊!”“我以前也常常这样,这样不太好。”有了这样的感同身受,德育方能水到渠成,而非停留于认识和观念层面。
教材的绘本图文并茂、设计精美,有丰富的题材、深刻的内涵。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绘本辅助教学,让学生易于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会为人处世,树立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把绘本作为范例,引導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寻找学生能感受到、观察到、经历过的生活体验或资源,并与教材话题相整合;为了让绘本的故事的画面动起来,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根据绘本的不同内容和情境创设不同的意境。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课中教师把绘本的内容改成动画片。一上课就播放视频——《小马过河》,“同学们,你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二从这个故事看出小马勇于尝试着自己过河,并获得了成功。可见,任何事情经过挑战后并没有那么难。今天我们就要去学习新的一课“挑战第一次”。在教学中,教师以视频的形式导入教学内容,绘本故事成为连接学生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而且学生在与绘本的互动中,又能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促进自身的成长。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会写的字更少,平时在课堂中运用绘本,增加了他们对绘本的亲近感,他们也就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创编绘本,使学生的思维延深至课外。例如,在学习完“拉拉手,交朋友”后,学生创编绘本《我的好朋友》;学习完“食物的诉说”后,学生创编绘本《我再也不挑食了》;学习完“收获哪里来?” 后,学生创编绘本《毛毛虫的梦想》……学生在编写创作及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让课程倡导的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必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合理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态课堂教学生态课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必要。教师要把“学科知识为本”的教学观念转变为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和创造,这样才能真正取得生态课堂应有的效果,才能让道德与法治学科更充分地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卢 谦.构建生态和谐的课堂文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4-6.
[2]夏永凤.《品德与生活》课程中情境教学运用探究[J].科学咨询,2016(2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