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体位护理干预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2019-10-16 23:28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457000何志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吻合术单孔胸腔镜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457000)何志宁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组,每组38例。A组:22例男,16例女;年龄59~77岁,平均(69.3±4.5)岁;腺癌2例,鳞癌36例;B组:24例男,14例女;年龄60~79岁,平均(69.7±4.4)岁;腺癌3例,鳞癌35例。研究入选对象均被确诊为胸中段食管癌,所有患者都已通过相关医学伦理审核标准,并对研究内容知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采用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A组术中采用90°侧卧位进行体位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内容为在患者腰背部垫大长方形软枕,将头圈垫于患者头部,体位呈90°左侧卧位,伸直左腿,右腿弯曲,将长方形软垫垫于患者两腿间,用长砂袋固定于胸、背两侧,将方形软垫固定于髋部两侧,脚踝处垫软垫,左上肢放在托手板上自然伸直,将右上肢托于手托架上,利用摇床调整左右角度。B组采用左侧俯卧位进行体位干预,将大长方形软枕垫于患者腰背部,头部垫头圈,左侧呈100°~130°侧卧位,左腿伸直,完全右腿,两腿间垫长方形软枕,长砂袋固定在胸腹侧,软垫垫于脚踝处,左上肢自然伸直摆在托手板上,右上肢托于手托架上。

附表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n,%)

1.3 观察指标 研究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位摆放时间、术后躯体疼痛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医生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以此判定患者术中采用体位护理干预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各项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计量数据用(±s)表示,差异用X2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位摆放时间比较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1.3±17.8)min及体位摆放时间(4.3±0.7)min,分别明显短于A组的(218.6±21.7)min、(6.7±0.8)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躯体疼痛、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医生满意度对比 B组患者术后躯体疼痛发生率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但其对医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食管癌在消化道疾病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作为新型的医疗技术,被广泛用于食管癌治疗中[1]。此次研究以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为试验对象,对其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采用左侧俯卧位干预的B组患者手术时间、体位摆放时间、术后躯体疼痛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都明显少于采用左侧90°卧位的A组患者,且B组医生对患者体位摆放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A组,该结果表明术中选取左侧俯卧位的方式进行体位干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采用90°侧卧位的效果。胸中段食管癌以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因手术时间较长,手术体位等因素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而术中采用左侧俯卧位的方式进行体位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髂前上棘等骨隆突处压力,降低了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性[2]。此外,左侧俯卧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有利于手术医师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且能增强患者的手术舒适度,减轻术后躯体疼痛感。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术中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既能减少手术用时和体位摆放时间,降低患者术后躯体疼痛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又能提高医生对体位摆放的满意度,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吻合术单孔胸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