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营养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9-10-16 23:28河南省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456300李艳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糖脂个体化营养

河南省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456300)李艳蕊

糖尿病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遗传易感性,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从而增加了糖尿病发病率。临床统计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呈流行势态[1]。2型糖尿病与患者自身代谢紊乱有关,同时其也是引发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临床特点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视力下降等[2]。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现象,需要从饮食管理开始,故培养患者良好的饮食结构,进而提高治疗效果[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个体化营养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10例本院自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干预组(55例)。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9.5±10.6)岁,病程5.0~15.5年,平均病程(10.4±5.1)年,平均体质量(22.5±4.5)kg/m2;干预组男37例、女18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0.4±11.2)岁,病程5.1~16.5年,平均病程(10.5±5.2)年,平均体质量(23.1±4.6)kg/m2。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规定的糖尿病分型及诊断标准,同时经相关检查已确诊[4]。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参与研究。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

附表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比较(±s,n=55)

附表 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比较(±s,n=55)

组别 空腹血糖(m m o l/L) 餐后2 h血糖(m m o l/L) 血红蛋白(%) I R T C(m m o l/L) T G(m m o l/L)干预组 6.0±0.9 8.1±1.1 6.0±1.1 3.0±1.3 4.1±0.3 1.9±0.4对照组 7.0±0.9 9.2±1.2 7.1±1.2 4.1±1.4 4.8±0.5 2.4±0.5 t 5.8 2 7 5.0 1 1 5.0 1 1 4.2 7 0 8.9 0 3 5.7 9 1 P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给予患者实施口头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运动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建立营养干预护理小组:建立一支由医生、护士长、护士、营养师等组成的营养干预护理小组,定时对组内成员实施培训,培训其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内容、流程等,提高小组成员团队认知水平及护理水平,合理分配任务,让患者得到全方面的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定期组织患者实施糖尿病健康讲座,同时向其发放健康手册,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明确用药治疗、健康饮食、合理搭配营养的重要性;同时向患者讲解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式,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高治疗信心[5]。饮食护理:患者入院第二天,营养师及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饮食结构,结合其病情,为其制定相应的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每日热量的摄入量,科学、合理的搭配膳食结构,多食用低盐、低脂类食物;指导进餐时间,为患者制定食谱,指导常见的食物交换方法,便于患者合理的选择食物。辅助治疗:在用药及饮食治疗过程中,辅助运动治疗,指导患者科学、有效的有氧运动方法,如上楼梯、爬山、跳绳等,要求患者在餐后0.5~1小时间进行运动,不可空腹运动[6]。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IR)、脂代谢指标(TC、TG)、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有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即非常满意(总评分>90分)、较满意(总评分80~90分)、满意(总评分70~80分)、不满意(总评分<70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较满意度+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 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对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2.2 比较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非常满意43例、较满意8例、满意度3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8.2%(54/55);对照组非常满意34例、较满意7例、满意度5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83.6%(46/55),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X2=7.040,P=0.008。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是由于患者机体胰岛素出现缺乏与胰岛素生理功能下降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具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引起其他相关性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7]。此外,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其心理与生理也存在特殊性,再加上文化因素、年龄、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对治疗及预后效果均会产生影响。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主要治疗原则有两个,一是坚持药物治疗,二是加强营养护理管理,以此才能将病情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同时还可使患者自身营养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平[8]。故在治疗中实施科学、有效的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延伸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是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科学的营养指导干预,进一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将其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先建立营养护理干预小组,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明白饮食均衡、治疗措施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干预,保障患者营养均衡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进一步改善糖脂代谢状态;给予合理的运动指导,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

综上所述,个体化营养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对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糖脂个体化营养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180天长期密闭环境对志愿者骨代谢、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糖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糖脂康平颗粒对糖脂代谢紊乱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