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1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2019-10-16 23:28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3韩振坤王晓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分化耐药内膜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3)韩振坤 王晓宏

探寻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明确其治疗靶标,是提高子宫内膜癌治疗效果的根本途径。miRNAs的表达或功能异常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生的主要诱因。miR-21是一种新发现的miRNA。既往研究表明,miR-21在胃癌、肾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态势,并发挥类似促癌基因的作用。但miR-2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期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组织样本 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样本由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所收治子宫内膜癌病例)。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53.8±10.4)岁;所有样本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且病理资料完整。同时取对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边缘≥1cm),并经病理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1.2 试剂与设备 RT-PCR仪(美国Bio-Rad);逆转录试剂盒、RT-PCR试剂盒(美国Promega公司);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miR-21、U6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合成。

1.3 总RNA提取 取2mm3组织样本制备组织匀浆,按TRIzol试剂盒说明书提取组织中总RNA,DEPC水溶解,取1μLRNA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完整性,采用Bio-Rad检测RNA纯度及浓度。

1.4 逆转录反应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5 PCR扩增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6 统计学方法 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子宫内膜癌组织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miR-21表达水平比较 RT-PCR检测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38±0.31 vs 0.65±0.11)(t=5.823,P<0.05),见附图。

2.2 子宫内膜癌组织miR-2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miR-21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miR-21表达水平与年龄、绝经、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见附表)。

3 讨论

既往认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但之后人们发现,并非所有类型的子宫内膜癌都是激素依赖型的。进一步明确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对于子宫内膜临床诊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miRNA属于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并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调控着约30%的人类基因。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内miRNA表达遵守严格的组织、时序特异性;但在肿瘤环境下,甲基化、基因组丢失或扩增等均可导致miRNA表达异常[2]。Zhai等[3]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205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且miR-205表达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miR-205表达越高者生存期越短。周飞梅等[4]研究发现,相较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01表达显著降低,且miR-10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上述研究提示,miRNAs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miRNAs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

附图 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比较。注: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P<0.05。

附表 子宫内膜癌组织miR-2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s)

附表 子宫内膜癌组织miR-2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s)

病理特征 例数 miR-21相对表达量 t P绝经 是 18 2.41±0.35 0.042 0.985否 32 2.36±0.47年龄 ≥40 26 2.48±0.58 0.194 0.846<40 24 2.34±0.29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 35 2.55±0.63 1.782 0.092非子宫内膜样腺癌 15 2.32±0.76 FIGO分期中分化 20 2.36±0.33低分化 13 2.39±0.54淋巴结转移I~II 21 2.08±0.55 3.251 0.034 III~IV 29 2.89±0.43分化程度高分化 17 2.47±0.27 0.391 0.071是 12 2.78±0.25 3.178 0.041否 38 2.21±0.30

miR-21是公认的促癌基因,其定位于人类17q23.2染色体FRA17B脆性区域上,而17q染色体区域的扩增可诱发多种恶性肿瘤。故认为,以17q染色体区域扩增为主的表观遗传调控是导致miR-21表达上调的主要因素。转染干扰质粒simiR-21至结肠癌细胞HT-29,可沉默细胞中miR-21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浸润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factor 4,PDCD4)有关。

食管癌组织中miR-21表达显著高于癌旁上皮组织(P<0.05),利用siRNA技术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中miR-21表达可显著降低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同时显著提高细胞肌球家族蛋白1(tropomyosin 1,TPM1)表达,提示miR-21可能通过靶向TPM1表达介导食管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沉默卵巢上皮性癌顺铂耐药细胞中miR-21表达,可抑制PTEN/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减轻卵巢上皮性癌顺铂耐药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并提高卵巢上皮性癌顺铂耐药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提示miR-21过表达可能是导致卵巢癌顺铂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上述研究提示,miR-21在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过程中发挥着与促癌基因相似的作用。但其在子宫内膜癌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该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提示miR-21过表达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发展。进一步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21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性相关性发现,FIGO分期越高则miR-21表达越高(P<0.05),提示miR-21过表达可能是促进子宫内膜癌进展的主要因素;盆腔淋巴转移者miR-21表达与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提示miR-21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细胞侵袭及迁移。此外,miR-21表达水平与年龄、绝经、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提示miR-21表达不易受个体因素或其他因素影响,其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指标。

综上所述,miR-2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过表达,且其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及盆腔淋巴转移密切相关。miR-21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猜你喜欢
分化耐药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