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巨灿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治疗痤疮过程中应用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的最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痤疮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人,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维A酸乳膏,观察组患者采用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观察组患者实际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痤疮过程中应用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存在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红蓝光;维A酸乳膏;痤疮;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5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02
痤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皮肤疾病,始发于青春期男女,属于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患者度过青春期后就可以自然痊愈或减轻。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痤疮的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不但影响着患者的外观,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患者来说及时治疗痤疮是十分重要的[1-2]。基于此,本文对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痤疮患者应用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的最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详细探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78例痤疮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人,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维A酸乳膏,观察组患者采用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18人,女性21人,年龄范围在17-25岁,平均年龄为(19.54±1.46)岁,病程在2-4年,平均病程为(2.47±0.53)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9人,女性10人,年龄范围在18-26岁,平均年龄为(20.02±1.98)岁,病程在3-5年,平均病程为(2.97±1.03)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尚未发现差异,因此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维A酸乳膏治疗,使用外用0.05%维A酸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816),洗净患处后选取适量药物涂抹患处,每晚一次;观察组患者采用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维A酸乳膏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涂抹完毕维A酸乳膏后应用痤疮治疗仪,输出红光(633±5)nm和蓝光(415±4)nm。治疗中,蓝光剂量为48J/cm2,红红光剂量为126J/cm2,交替使用红蓝光治疗,20min/次,2次/周,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治愈和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有效、治愈的总和;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包括皮肤干燥、皮肤潮红以及口渴等。
1.4 數据处理 本次研究均行SPSS20.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对比用()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际效果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对比用[n(%)]的形式表示,行检验,当两组患者数据展现出明显差异,同(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时数据出现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观察组患者实际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痤疮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患者机体雄性激素分泌过旺以及患者自身机体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出现异常,以及患者皮脂腺分泌过多导致痤疮丙酸杆菌增多;同时还会与遗传、饮食以及免疫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光疗技术已经能够逐渐应用到皮肤科当中,尤其是红蓝光在治疗痤疮疾病中更是取得了极大成果。红光有着生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有利于表皮胶原蛋白形成[3]。另外,红光还能够抗炎,从而减少炎症出现;蓝光能够降低痤疮丙酸杆菌的数量。同时,使用维A酸乳膏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表皮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促进细胞更新,帮助肌肤角质层细胞脱落[4]。
通过本文论述可知,应用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观察组患者实际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痤疮的效果显著。
综上,治疗痤疮过程中应用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存在的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苏琪.红蓝光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心理月刊,2019,14(16):199.
王时巧,于晓博.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139-140.
王妤.红蓝光与异维A酸对面部痤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9):1638-1639.
徐萍,赵小兴.当归苦参丸联合红蓝光和维A酸乳膏治疗中度痤疮疗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01):18-19.